- 年份
- 2024(14418)
- 2023(20624)
- 2022(17389)
- 2021(16189)
- 2020(13457)
- 2019(30712)
- 2018(30036)
- 2017(57440)
- 2016(30508)
- 2015(34173)
- 2014(33621)
- 2013(32692)
- 2012(30038)
- 2011(26967)
- 2010(27406)
- 2009(25837)
- 2008(24577)
- 2007(21382)
- 2006(18932)
- 2005(16838)
- 学科
- 济(139322)
- 经济(139187)
- 管理(89995)
- 业(85721)
- 企(70889)
- 企业(70889)
- 方法(59188)
- 数学(52838)
- 数学方法(52086)
- 中国(40537)
- 农(34560)
- 财(33822)
- 融(30802)
- 金融(30800)
- 地方(29464)
- 银(29446)
- 银行(29429)
- 业经(29013)
- 行(28357)
- 制(26776)
- 贸(25960)
- 贸易(25940)
- 易(25241)
- 农业(23145)
- 学(22389)
- 技术(21454)
- 理论(20719)
- 务(20551)
- 财务(20474)
- 财务管理(20433)
- 机构
- 学院(426133)
- 大学(423264)
- 济(191534)
- 经济(187971)
- 管理(167437)
- 理学(144346)
- 理学院(142912)
- 研究(141870)
- 管理学(140480)
- 管理学院(139691)
- 中国(115151)
- 财(87890)
- 京(86911)
- 科学(79111)
- 财经(69842)
- 所(68249)
- 中心(66974)
- 经(63637)
- 江(61967)
- 研究所(61447)
- 经济学(60738)
- 农(59304)
- 业大(54999)
- 北京(54848)
- 经济学院(54630)
- 范(53741)
- 师范(53314)
- 财经大学(51974)
- 院(51097)
- 州(49638)
- 基金
- 项目(280513)
- 科学(224738)
- 研究(210414)
- 基金(206919)
- 家(177423)
- 国家(175999)
- 科学基金(153916)
- 社会(138106)
- 社会科(131257)
- 社会科学(131230)
- 省(107807)
- 基金项目(107161)
- 教育(98118)
- 自然(96203)
- 自然科(94135)
- 自然科学(94116)
- 自然科学基金(92461)
- 划(90157)
- 资助(85677)
- 编号(84891)
- 成果(68935)
- 部(63474)
- 重点(62788)
- 发(61072)
- 创(60171)
- 课题(58663)
- 国家社会(58219)
- 创新(56303)
- 教育部(56111)
- 人文(54581)
- 期刊
- 济(208596)
- 经济(208596)
- 研究(130368)
- 中国(83238)
- 财(67034)
- 管理(64591)
- 科学(54667)
- 农(54247)
- 学报(54098)
- 融(53174)
- 金融(53174)
- 教育(45558)
- 大学(43627)
- 学学(41055)
- 技术(40100)
- 农业(36859)
- 经济研究(36040)
- 财经(34991)
- 业经(32217)
- 经(30191)
- 问题(26193)
- 贸(23899)
- 统计(23511)
- 技术经济(22641)
- 策(21671)
- 国际(21442)
- 世界(21168)
- 业(20442)
- 商业(19393)
- 理论(19175)
共检索到64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素 武晓霞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尽管多数国家已经从经济快速下滑的泥潭中走出,但是全球经济却仍处于疲软的迷雾之中。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且中国处于积极转型升级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识别和测度中国在此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政策工具组合效果及其启示显得颇合时宜。危机爆发后,中国积极出台各类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予以应对,并率先取得成效。本文通过构建FA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目的是识别并分类研究率先引领中国经济走出经济危机阴霾的有效政策工具是哪些,并进一步分析各类工具的实施效果。研究结论表明,通过一系列中国经济指标提炼出两大公因子,一类集中在财政政策工具上,一类为货币政策工具,而在实证研究中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素
2007年爆发并于2008年蔓延至全球经济的国际金融危机渐渐落下帷幕,各国应用多重政策搭配调控取得成效。然而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新兴经济体经济低迷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等显示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依然存在。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经济体,又是危机爆发的核心国,其应对危机的政策搭配效果尤为引人关注。本文在梳理和界定政策搭配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以美国应对此次危机的政策搭配为研究对象,设计FAVAR模型以检验其实施效果,得出结论:在拉动经济复苏和提高就业率目标上,美国的政策搭配中以货币政策最为有效,其次是汇率政策,最差为财政政策,且各政策在搭...
关键词:
政策搭配 国际金融危机 FAVAR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晓郁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暴露了美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矛盾,而且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推向了亟待调整的路口。世界市场需求萎缩恰好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成本最小化的契机。本文对斯旺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将同一失衡状态分为两个区域,结果发现,分别位于两个区域的国家虽然属于同一失衡状态,却由于其国内、国外失衡状态的差异应当采用不同的政策组合。利用该模型,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失衡状态,认为运用人民币稳步升值搭配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是解决中国经济失衡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结构性调整 斯旺模型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素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目前及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搭配及搭配效应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政策搭配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文献综述的视角对政策搭配及其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与单项政策研究所不同的是,在多重政策搭配效应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认同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政策搭配所发挥的效应,并强调了政策搭配应对危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政策搭配及其效应研究的理论方向和实证方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娟 蔡云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标与政策搭配影响深远。在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的失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搭配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就业困境、股市与房产市场泡沫重生、通货膨胀有抬头的趋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引发的问题与国际收支双顺差压力仍然存在五个方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鞠颂
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增长乏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转型经济"国家与美国经济的关联度不断加深,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转型国家 金融全球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良勇 孙丽华
一、引言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已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负面冲击。据财政部会计司(2009)统计,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1624家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显著特征,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7.34%,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4.98%。理论上公司高额现金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功富
笔者以上市公司季度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冲击以及现金储备对这一冲击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显著下降;持有较多现金的公司,其投资下降幅度更小;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分别比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投资下降幅度更大;现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减小融资约束企业投资的下降幅度。研究结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实施扩大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扩大投资政策的内容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金储备 企业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红建 李青原 邢斐
本文以2003~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是否为获取更多政府补贴进行盈余操纵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负向盈余操纵的公司获得更多政府补贴;(2)金融危机之后,负向盈余操纵与政府补贴关系更强;(3)公司使用负向盈余操纵获取更多补贴,会降低政府补贴的边际价值,且操纵程度越大,政府补贴边际价值越低。进一步检验还发现,盈余操纵至亏损状态的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而盈余操纵降低政府补贴边际价值现象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该结果说明,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补贴时,需考虑其可能存在盈余操纵,借助非会计信息以提高补贴的科学性,降低政策性风险,以促进补贴资源更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盈余操纵 政府补贴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莉昀
本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绩效微观层面入手,探讨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继而进一步讨论政府补助对微观经济实体的激励效果。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较大,通过金融渠道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不显著。其次,美国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和销售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但对上市公司股价和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再次,该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影响我国企业绩效存在异质性,即小公司相比大公司而言,在面临危机冲击时不那么敏感,业绩相对更好。同时,政府补助可以提高企业利润,但政府补助对企业利润与公司投资外部融资依赖对企业利润的作用存在相互削弱关系。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恋军 仲维清
为了比较不同的财政政策组合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本文将政策搭配的思想放在财政政策研究的框架下,利用有关月度数据,模拟了8种财政政策组合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从刺激产出的角度而言,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效果一样,如要运用平衡型预算的政策工具组合,应该采用逆向平衡型;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对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大,赤字化减税政策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则很微弱;而对于投资来说,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的效果俱佳,而赤字化支出政策容易造成投资波动;正向平衡型预算政策工具会造成价格水平上升,而其他工具组合则会平抑物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胜会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针对金融动荡、信贷收缩和经济减速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对提供额外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改善金融市场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洪钟 杨攻研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和实践领域均认为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一门科学,并形成了一系列广为接受的"共识"。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原本的货币政策共识遭到前所未有的抨击与挑战,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正处于变革的边缘。本文首先在长期视角下考察货币政策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其次追问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货币政策共识的"变"与"不变";最后重新探讨呼之欲出的货币政策"新"共识。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迷雾中希望国内外的研究能够为各国政策制定者带来些许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熠 何茵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重创了美国经济。本文利用美国的实际资产回报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这两个指标,按照Lumsdaine andPrasad(2003)的方法创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危机"共同因素"的单变量指标;并在测度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真实值和假设没有危机时的预测值差距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考察了美国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结果显示:(1)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因美国危机受到显著、持续并重大的负面影响,危机的深化加剧了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下降;(2)美国的危机使我国的财政和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