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5)
2023(8754)
2022(7494)
2021(6889)
2020(6084)
2019(13999)
2018(13467)
2017(26754)
2016(14490)
2015(16570)
2014(16602)
2013(16886)
2012(16144)
2011(14485)
2010(15124)
2009(14699)
2008(13972)
2007(12648)
2006(11075)
2005(10207)
作者
(42668)
(35675)
(35410)
(34497)
(22465)
(17242)
(16458)
(13784)
(13347)
(12849)
(12201)
(12016)
(11465)
(11380)
(11350)
(11115)
(10776)
(10363)
(10341)
(10194)
(8973)
(8773)
(8724)
(8270)
(8140)
(8103)
(7896)
(7862)
(7217)
(7199)
学科
(60403)
经济(60344)
(39323)
管理(39043)
(31665)
企业(31665)
方法(27701)
(26888)
金融(26886)
数学(24861)
数学方法(24677)
(24330)
银行(24298)
(23523)
中国(22351)
(22262)
(21796)
税收(20351)
(20182)
(16392)
(14970)
地方(13670)
(13295)
财务(13271)
财务管理(13243)
(12798)
企业财务(12622)
(12074)
贸易(12064)
业经(12044)
机构
大学(208716)
学院(208225)
(89115)
经济(87186)
管理(74726)
研究(72908)
理学(63494)
中国(62848)
理学院(62753)
管理学(61723)
管理学院(61337)
(48533)
(44140)
科学(43877)
(38430)
(36947)
财经(36943)
中心(35337)
研究所(34541)
(33390)
(32271)
业大(30374)
农业(29255)
经济学(29093)
北京(28419)
财经大学(27353)
经济学院(26640)
(25839)
(25626)
(25415)
基金
项目(131095)
科学(101531)
研究(95492)
基金(94567)
(82358)
国家(81692)
科学基金(68568)
社会(59865)
社会科(56800)
社会科学(56781)
(50543)
基金项目(49742)
自然(43412)
教育(42974)
(42968)
自然科(42360)
自然科学(42348)
自然科学基金(41600)
资助(39723)
编号(39678)
成果(33483)
重点(30141)
(29332)
(28767)
(27097)
课题(26804)
(26243)
科研(25496)
创新(25475)
教育部(24923)
期刊
(95963)
经济(95963)
研究(68977)
中国(39292)
(38570)
(35345)
金融(35345)
学报(33786)
(32987)
科学(28757)
大学(24691)
管理(24420)
学学(23396)
农业(21123)
财经(18207)
教育(17927)
经济研究(16592)
(16563)
技术(15860)
(15736)
(15494)
税务(13984)
业经(13737)
问题(12796)
(11593)
理论(11182)
(11130)
国际(11115)
技术经济(10043)
实践(10039)
共检索到325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陈琍  
世界各国宏观税负变化情况一直广受关注。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2007-2011年的宏观税负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丛明  靳辉文  孙群  龚辉文  刘馨颖  罗秦  韩霖  梁强  黄立新  吴毓壮  徐为人  陈懿赟  刘建民  肖晓云  李明贵  梁育从  吴金光  金爱兰  胡小梅  
本文梳理了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十几个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情况,分析和总结了该段时期世界税制变化的特点及趋势,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从国内外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周期性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各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在百年一遏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下行的风险在加大,预计本轮经济将被迫做出强制调整,维持三到四年的低位增长。我国应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型,并把握这次危机带来的机会,做好能源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新立  
过去的2009年,是我国全面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年。2009年我国经济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回升态势,在应对危机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中走出了一个V型的复苏之路。整个经济企稳向好的局面基本形成,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的代价。当前我们的经济回升存在着脆弱性,存在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等问题。为了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新的一年应坚持扩大内需不动摇,继续维持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需要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创造出口需求、维持房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振宇  
7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国内及国际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令人惊奇的不是发生变革这一事实——金融创新本身并不是一个新事物——而是变革的速度和广度,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被开发出来,原有的工具和技术也得到了革新;新的金融市场被创造出来,原有的市场也得到了改造,以适应新形势和新需要。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之间在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明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回顾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十年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变迁。从经济增长来看,全球经济在危机后复苏较为缓慢,2017年好不容易出现的协同性复苏很可能被中美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冲突打断,以至于全球经济依然不能摆脱长期性停滞的困扰。从宏观政策来看,大规模财政货币救市政策造成发达国家政府债务上升、发达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目前美国与英国已经处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中,而欧元区与日本尚未改变量化宽松与低利率政策。从金融市场来看,受到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集体放松的推动,全球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价格在过去10年均经历了显著增长。目前发达国家股市与债市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而人民币与美元是过去10年全球最强劲的一对货币。不降反增的市场风险(影子银行监管薄弱、大而不倒更加突出、与新交易新产品相关的风险等)、估值过高的美国股市与持续飙升的新兴市场国家杠杆率,构成了可能引爆下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三大潜在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斌  任泽平  
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上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应与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理解相结合,与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全面认识相结合。当前亟需系统总结在应对这次危机的过程中,我国经济运行所显现出的基本逻辑及其深层次原因,改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改善宏观调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扬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宏观型对冲基金的温床。尽管国际上受美金融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共同的特点是有意、无意地扩大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失衡,然后借助金融市场的瞬间强制调整,获取巨额利润。宏观型对冲基金作为盈利组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避免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涧生  姚淑梅  李大伟  杜琼  季剑军  
一、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举措(一)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1.财政政策。一是密集推出经济刺激方案紧急救市。2008年2月,布什政府出台了规模14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应对危机。同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资金总额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萎缩,促成各国推行出口增长战略促进经济复苏,引发包括关税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使得关税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各国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工具,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等发生巨变对形成2009年以来全球关税发展的特征、原因及趋势影响重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旭东  
2008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及时地进行宏观调控予以应对。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次宏观调控与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的宏观调控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这次调控时面临的外部冲击大小不同,调控的灵活性、预见性不同,调控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力度不同,调控时的经济体制基础不同,调控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期能更为有效地拉动内需,走出经济低迷的状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此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本文主要从此次危机出发结合亚洲各国的实际情况,对IMF提出的稳定亚洲金融危机的策略提出些许建议,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8年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8年下降0.7%。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并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本文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张双长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截止2009年7月初,中国经济已基本走出了金融危机冲击所导致的低谷,宏观经济发展的上升态势和冲力已经形成,经济增长的信心已基本恢复,如果不出大的意外,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一个V型反弹的上升通道,全年GDP增长8%以上的目标应该可以实现。支撑本轮经济较迅速反弹的直接原因是投资、消费和流动性的迅速上升,而深层因素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形成的市场经济和发展型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国际经济环境比较迅速的逆转。本文提出了一个以资产价格为核心的新宏观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解析并说明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刺激政策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