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
2023(163)
2022(124)
2021(118)
2020(117)
2019(235)
2018(243)
2017(639)
2016(260)
2015(278)
2014(253)
2013(305)
2012(248)
2011(243)
2010(251)
2009(430)
2008(204)
2007(181)
2006(157)
2005(126)
作者
(629)
(537)
(532)
(480)
(330)
(282)
(254)
(221)
(209)
(193)
(189)
(179)
(171)
(155)
(154)
(153)
(150)
(148)
(139)
(137)
(133)
(131)
(122)
(121)
(120)
(120)
(118)
(117)
(117)
(115)
学科
(1815)
金融(1815)
(1400)
经济(1400)
(1381)
银行(1381)
(1337)
(973)
税收(931)
(930)
中国(856)
中国金融(747)
(620)
(620)
方法(583)
数学(575)
数学方法(573)
管理(515)
地方(450)
(445)
企业(445)
世界(444)
(329)
(324)
财务(323)
财务管理(323)
企业财务(300)
事业(283)
地方经济(281)
财政(275)
机构
学院(3463)
大学(3385)
(1990)
经济(1967)
中国(1304)
研究(1286)
(1175)
管理(1120)
理学(970)
理学院(959)
管理学(948)
管理学院(939)
财经(877)
经济学(823)
(788)
(759)
经济学院(758)
金融(752)
(654)
财经大学(632)
中心(627)
(610)
(583)
银行(583)
(557)
人民(528)
研究所(506)
科学(502)
国人(495)
中国人(490)
基金
项目(1950)
研究(1556)
科学(1528)
基金(1495)
(1223)
国家(1218)
社会(1088)
社会科(1056)
社会科学(1055)
科学基金(1028)
基金项目(718)
资助(692)
(641)
教育(618)
编号(583)
成果(551)
(539)
(536)
(535)
国家社会(526)
自然(517)
(514)
自然科(503)
自然科学(503)
自然科学基金(489)
(470)
金融(466)
社科(463)
发展(458)
(454)
期刊
(1846)
经济(1846)
研究(1483)
(1091)
金融(1091)
(1024)
(573)
(567)
税务(493)
国际(463)
中国(425)
财经(416)
经济研究(381)
管理(375)
(363)
学报(338)
财会(309)
大学(302)
学学(296)
(292)
科学(260)
(260)
问题(243)
世界(223)
会计(214)
(204)
月刊(196)
理论(196)
(180)
(171)
共检索到5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霖  
近日,世界税收领域令人瞩目的大事似乎都与"增税"或试图"增税"有关。无论是澳大利亚推出的"矿产资源租赁税",还是日本近乎夭折的消费税增税,或是美国各州大幅提高的烟草税,似乎都在讲述一种新的趋势:增税势在必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萎缩,促成各国推行出口增长战略促进经济复苏,引发包括关税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使得关税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各国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工具,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等发生巨变对形成2009年以来全球关税发展的特征、原因及趋势影响重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伟  
我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出现过信贷膨胀,经济过热之后又出现信贷紧缩。信贷紧缩会导致信贷增长下降,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紧缩有管理性成因,也有制度性成因。同时,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的一定增速,我国的货币政策又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这样,我国就出现了信贷紧缩和流动性供给之间的矛盾。本文讨论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现信贷紧缩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失灵的内在逻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伟  
我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出现过信贷膨胀,经济过热之后又出现信贷紧缩。信贷紧缩会导致信贷增长下降,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紧缩有管理性成因,也有制度性成因。同时,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的一定增速,我国的货币政策又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这样,我国就出现了信贷紧缩和流动性供给之间的矛盾。本文讨论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现信贷紧缩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失灵的内在逻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建伟  
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预示着中央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将对21世纪中央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金融稳定将成为与价格稳定同等重要的中央银行政策目标,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创新型政策工具将不断涌现,传统的金融安全网将延伸到整个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业的这些发展方向,对于中国金融稳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金融危机对收入分配和社会变动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显露。本文讨论了金融危机之后带来的三条断裂线:不同年龄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超级富豪和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同种族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三种潜在的社会冲突,再加上遭遇债务压力的各国将采取更加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城市化的发展、全球化的推动以及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软件的出现等因素的催化,未来的国际经济中将会出现更多的贸易战、货币战和就业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洋  
本文首先就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PE市场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并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PE市场在投资主体、基金退出形式、投资对象和投资热点方面的显著特征进行总结。文章进一步对当前PE投资的重点行业之一银行业进行了分析,对投资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归纳。最后,指出中国PE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本土私募应该加强对风险投资的参与,PE基金应加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应对PE市场和银行借贷市场实行一定程度的隔离,谨防PE市场的过热发展等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乔舒亚·艾森曼  张贤旺  伊藤宏  宋莹  鲁振坤  
本文通过评估全球金融危机(GFC)和结构变化对于国际储备(IR)积累模式的影响,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于国际储备的需求模式呈现不同态势,一国国际储备的合适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决定因素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产生变化。同时,在对国际储备的历史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储备预测结果与汇率变动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进行了研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民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军  高谦  
全球养老基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的养老基金遭受了重大损失。DB型养老基金的筹资率大幅下降,筹资不足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负担;DC型养老基金的投资损失对即将退休的缴费人有长期负面影响。危机后养老改革需要继续朝着建立多支柱养老体系的方向,推进养老基金多元化,增强养老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克文  周朔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澳大利亚《月刊》(Monthly)杂志2009年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长篇论文,系统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论根源,认为过去主宰西方世界30余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至此宣告破产。西方国家应借此契机强化政府职能,增加市场干预,强化金融监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岩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是导致近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加强金融监督、防范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应对问题。本文在国际、区域等方面从法律角度分析了这些应对之策 ,并提出我国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法律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鲁直  
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化进程的问题,引起对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究竞应怎样看全球化,金融危机是不是全球化的第一次大危机,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何启示?本文认为,全球化和金融危机都是战后特别是冷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必须把它们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之内来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屠年松  朱雁春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东盟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再次凸显出通过金融合作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契机,论述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是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现实模式,阐述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未来双方金融合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涂德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行业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系列举措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整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