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4)
2023(10199)
2022(7955)
2021(7111)
2020(5862)
2019(12978)
2018(12746)
2017(24946)
2016(13084)
2015(14797)
2014(14586)
2013(14360)
2012(13086)
2011(11473)
2010(11800)
2009(11056)
2008(9551)
2007(8350)
2006(7532)
2005(7008)
作者
(34969)
(29006)
(28553)
(27447)
(18272)
(13799)
(13301)
(11195)
(10848)
(10283)
(9738)
(9724)
(9144)
(9073)
(9024)
(8852)
(8339)
(8259)
(8233)
(8013)
(7181)
(6963)
(6750)
(6608)
(6549)
(6467)
(6283)
(6216)
(5762)
(5624)
学科
(56833)
经济(56783)
(35056)
管理(32207)
(27460)
企业(27460)
(25803)
金融(25801)
中国(24181)
(23127)
银行(23120)
(22511)
方法(18922)
地方(18656)
(17513)
数学(16468)
数学方法(16349)
业经(16008)
(15237)
贸易(15225)
(14900)
(14894)
(13146)
产业(13022)
农业(12361)
(11519)
中国金融(11076)
(9059)
技术(9022)
(8632)
机构
学院(175442)
大学(172680)
(78459)
经济(76916)
管理(64461)
研究(59842)
理学(54773)
理学院(54195)
管理学(53367)
管理学院(53061)
中国(52372)
(36471)
(35766)
科学(33502)
中心(29860)
(28390)
财经(28168)
(27477)
(26650)
经济学(26090)
研究所(25662)
(25469)
经济学院(23829)
业大(23249)
(22892)
师范(22694)
(22572)
北京(22500)
(22109)
财经大学(20824)
基金
项目(117507)
科学(92994)
研究(90320)
基金(84550)
(72008)
国家(71381)
科学基金(61917)
社会(59372)
社会科(56578)
社会科学(56568)
(47327)
基金项目(44996)
教育(39514)
(38048)
编号(36881)
自然(36586)
自然科(35734)
自然科学(35729)
自然科学基金(35089)
资助(33180)
成果(29133)
(28327)
重点(26433)
课题(25615)
(25464)
(25263)
国家社会(25166)
发展(23835)
创新(23820)
(23480)
期刊
(87451)
经济(87451)
研究(55127)
中国(36636)
(32646)
金融(32646)
(27447)
(25882)
管理(23882)
学报(22829)
科学(22153)
大学(18427)
学学(17174)
农业(16941)
教育(16913)
技术(15131)
业经(15074)
经济研究(14397)
财经(13941)
问题(12784)
(12206)
(11422)
国际(10342)
(9178)
现代(8820)
世界(8346)
技术经济(8156)
理论(8129)
(8001)
商业(7930)
共检索到275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柏丙林  劳铖强  
珠三角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形成了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产业形态也成为此次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内因。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工业所造成的冲击,并对珠三角在金融危机中进行产业升级进行了理论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我国珠三角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环境日趋严厉,珠三角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而金融风暴的袭击更是加剧了制造业的生存危机。因此,推动珠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已经是迫在眉睫。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德友  梁琦  
本文在分析了广东区域经济布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因素:迫使企业离开珠三角迁往其他地区的"推力",即政策推动、土地约束、环保管制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鼓励企业继续留在珠三角的"拉力",即规模经济吸引、产业特征粘性、城市功能限制和投资环境差异。珠三角的企业通过权衡这两类因素决定是否往其他地区迁移。在上述分析框架下,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广东"双转移"的影响以及广东产业转移的趋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丽华  
我国制造业一直以低成本、低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金融风暴的袭击更是加剧了其生存危机。因此推动产业集群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剖析了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了推动其集群升级的战略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楠  陈健  
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珠三角深受重创。继信息产业后的全球新一轮高科技产业升级——世界生物技术革命已经开始,珠三角不能仅停留在夕阳性的"三来一补"和产业承接上,而应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和生物产业集群,抢占21世纪世界生物技术革命历史机遇,实施珠三角"生物产业强区"战略,把生物产业培育为战略支柱产业,这是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自主高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纳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必然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淑妮  陈贵壹  
为改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劳资矛盾,以珠三角地区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深度访谈和理论文献分析,得到描述劳资关系的测项;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金融危机下的劳资关系由劳动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环境管理、民主管理与工会管理五个影响因素构成。最后,利用五个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当前的劳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冬昶  苗燕民  
金融危机的侵袭给外向型、外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扭转产业集群过度竞争格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供了契机。本文认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应着眼于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地改造升级以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两层面上,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伟  周迎迎  杨新华  
在非危机时期,区域扩张的动力主要是突破资源瓶颈、对经济腹地的需求、扩展市场空间及寻找投资场所等。而在危机时期,区域的扩张具有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扩大区域范围来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强经济区域抗风险能力的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讲,区域扩张是外部压力和内部发展冲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危机的产物。由于外部金融危机是通过贸易、金融以及心理预期这几个渠道实现跨区域扩散的,那么在区域外部冲击下,经济区加强与外部区域联系的愿望更加强烈,希望通过与区外的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恢复市场信心,从而使区域的范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就区域扩张方式而言,由于在危机压力下,经济水平比较接近的地区也会加强联系,互相融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玲  许宗祥  
文章运用珠三角运动服装业最新的运行数据,从资源禀赋、销售业绩、贸易影响要素入手,以产业升级为切入点,综合分析该产业在全球运动服装产业价值链上所处位置,深度剖析珠三角运动服装业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所面临的"危"与"机",提出产业优化升级路径和实施策略,为珠三角运动服装业及我国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指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阳明明  
文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觉、以运输成本下降为线索,援引大量历史数据探讨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贸易、产业转移与港口变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港口经济的发展规律。文章认为凭借物流优势,港口周边很可能发展为制造业中心和贸易中心,但随着腹地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和升级,港口本身又可能而逐渐丧失物流市场,上演由盛转衰的规律。依据这个规律,文章认为珠三角的制造业将向那些具备优良港口条件的国家或地区转移,珠三角目前庞大的港口群因此都将面临危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德存  
次贷危机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国经济何时能走出危机?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将会如何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局面?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判断美国这次源于房地产信贷、已经也必然波及所有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尚未见底,可能持续5至7年,而美国经济的复苏需10年甚至更久。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知道中国,事实上也包括与中国类似发展模式的很多其他东亚经济体,实体经济究竟要被迫做出哪些调整,才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作一个方向性的判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红珊  
历时一年有余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在亚洲恢复缓慢,还在南美等世界其他地区继续蔓延,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种危机能持续多久?如何才能制止和预防这种危机的发生,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世纪之交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在寻找发生这场危机的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三大经济区域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中,对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发展经济学理论与新的工业化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长期以来主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主导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做出分析。进而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加伟  袁丰  吕卫国  王桂玲  
在华FDI的区域差异及其区位选择的演化过程与机制,受企业属性、产业特性及来源国和承接国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虚拟与实体经济波动、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国家宏观政策新导向等内外部因素不断重构在华FDI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与机制。基于路径依赖、外部冲击等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从总量、行业与区位选择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FDI的时空演变过程;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对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演变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后泛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转变遵循路径依赖动态演化模式,主要表现为原有演化路径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伴随市场环境、生产要素成本、创新环境、集聚经济和沉淀成本、制度环境等内外生因素影响,FDI总量、行业与区位选择的演化趋势也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