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9)
2023(7160)
2022(5803)
2021(5156)
2020(4330)
2019(9641)
2018(8947)
2017(17385)
2016(9038)
2015(10167)
2014(9849)
2013(9719)
2012(9183)
2011(8304)
2010(8680)
2009(8808)
2008(7790)
2007(7062)
2006(6293)
2005(5834)
作者
(26160)
(21734)
(21460)
(20649)
(13629)
(10495)
(9767)
(8284)
(8279)
(7825)
(7308)
(7296)
(6900)
(6795)
(6669)
(6653)
(6434)
(6334)
(6193)
(6155)
(5475)
(5269)
(5145)
(5017)
(4887)
(4875)
(4785)
(4680)
(4446)
(4286)
学科
(37281)
经济(37243)
(28886)
管理(28438)
(25632)
金融(25632)
(25475)
企业(25475)
(22656)
银行(22644)
(21996)
中国(17695)
方法(16481)
数学(14209)
数学方法(14011)
(13982)
(11154)
中国金融(11037)
(10371)
财务(10345)
财务管理(10331)
企业财务(9935)
业经(9184)
(8775)
地方(8346)
(7587)
(7565)
贸易(7555)
(7399)
理论(7332)
机构
大学(129332)
学院(129183)
(55637)
经济(54466)
管理(46896)
研究(41934)
中国(40351)
理学(40070)
理学院(39688)
管理学(38946)
管理学院(38742)
(28381)
(26280)
科学(24044)
财经(22659)
中心(22200)
(20747)
(20607)
(20570)
经济学(19118)
(19075)
研究所(18670)
(18330)
金融(18019)
(17895)
业大(17655)
经济学院(17444)
银行(17254)
财经大学(17099)
北京(16437)
基金
项目(83058)
科学(65359)
基金(61623)
研究(59944)
(53454)
国家(52994)
科学基金(45794)
社会(39950)
社会科(38075)
社会科学(38068)
(31999)
基金项目(31849)
自然(28680)
自然科(28105)
自然科学(28100)
自然科学基金(27620)
教育(27208)
(26417)
资助(25856)
编号(23349)
成果(19207)
重点(18828)
(18363)
(17730)
(17656)
国家社会(17371)
创新(16567)
教育部(16195)
科研(15942)
课题(15854)
期刊
(58498)
经济(58498)
研究(40385)
(30338)
金融(30338)
中国(25946)
(23690)
学报(21358)
(18941)
科学(18082)
管理(17905)
大学(16571)
学学(15789)
财经(12193)
农业(11980)
教育(11742)
(10471)
经济研究(10291)
技术(9845)
业经(8603)
问题(7284)
理论(7148)
(6950)
国际(6738)
实践(6395)
(6395)
统计(6335)
财会(6253)
(6251)
(6226)
共检索到20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俊华  
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成为全球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顺周期效应的根源是银行家急功近利和缺乏风险意识、金融系统管理和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及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和资本市场的混响效应。解决顺周期效应的对策是完善公允价值的实施和披露、建立逆周期机制以及加强会计与金融监管的合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胥兴军  
美国次贷危机深刻揭示了金融监管者必须关注金融体系的周期性效应问题,公允价值暴露了自身的不足和应用的限制。顺周期效应是公允价值会计备受指责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要克服公允价值下的顺周期因素,应对经济周期对金融市场产生的波动影响,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所采取的措施或策略:加强逆周期监管;引入动态减值准备技术优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伟  顾弦  
次贷危机爆发后,关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恶化了金融危机的问题,引起了广泛争议,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的界定及近期的修正;然后从公允价值与金融周期波动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记账法的优势与缺陷,及其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最后,我们尝试提出了缓解公允价值顺周期性的初步思路,并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给出了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建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曾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本文在介绍公允价值产生背景以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兰芳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人们将焦点直指公允价值能否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上。在公允价值计量实施过程中,要正视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问题,让公允价值尽可能接近理想假设条件下的公允程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娟  李慧蓉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成为经济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公允价值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虽然可能成为市场泡沫的催生剂,但其仍然是相对合理的资产计价模式。但是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在确定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作法,使之更加完善,应该建立适用于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完善现有公司业绩的评价体系,实现金融资产减值与市场环境的协调一致。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黎明  孙德轩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被质疑。美国政治集团、金融机构、学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公允价值"打压派"和"改进派"两大阵营。笔者将这些争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思考一: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欧美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是否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是存在缺陷的。如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估计技术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高华  李艳  吴东立  甄立敏  
本文对当前美国次贷业务问题诱发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在金融危机出现的特殊时期,具有"盯市"特征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并从"盯市"计量、报表附注、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进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建中  丁乾桀  
金融危机因顺周期效应使得公允价值成为焦点。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与盯市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金融机构错误的运用盯市会计是此种情况下资产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重要根源;顺周期效应应该是会计准则的一种经济后果,而不是公允价值的后果;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虽有联系,但顺周期效应并非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同时,针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和会计准则的改进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预防后危机时代顺周期效应的再次出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嘉萍  
本文从金融危机的背景出发,对导致会计准则顺周期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其顺周期的产生原因,并结合主要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的应对措施,提出了逆操作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康丽丽  李朝阳  
文章分析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问题,以及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反映;根据会计假设,认为问题的实质并非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本身存在所谓顺周期问题,而是处于围金融危机期的经济体不满足货币计量假设隐含的币值不变假设,其中的部分企业也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根本不能运用以此为前提的具体会计准则;最后提出了围经济金融危机期企业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丽娟  张佳梦  
一、问题的提出公允价值会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备受指责,当700亿救市计划未能在美国国会通过时,某些银行家指出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救市——废除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