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890)
2022(7408)
2021(7102)
2020(6059)
2019(13326)
2018(13143)
2017(24767)
2016(14196)
2015(16043)
2014(16117)
2013(15305)
2012(14664)
2011(13168)
2010(14148)
2009(13707)
2008(13055)
2007(12312)
2006(11315)
2005(10706)
作者
(38991)
(32115)
(32041)
(30984)
(20746)
(15512)
(14864)
(12464)
(12375)
(12211)
(10888)
(10882)
(10469)
(10340)
(10251)
(10046)
(9702)
(9516)
(9463)
(9451)
(8425)
(7851)
(7824)
(7649)
(7456)
(7325)
(7312)
(7265)
(6743)
(6572)
学科
(44482)
经济(44412)
管理(39499)
(36686)
(30244)
企业(30244)
(26872)
金融(26871)
(25300)
银行(25290)
(24575)
中国(22957)
(16776)
(15817)
(15618)
方法(14975)
数学(12589)
数学方法(12268)
地方(12198)
业经(11474)
中国金融(11239)
(10609)
财务(10574)
财务管理(10549)
(10485)
贸易(10469)
(10364)
理论(10288)
农业(10250)
(10247)
机构
大学(191293)
学院(188857)
(74234)
经济(72081)
研究(66660)
管理(65685)
中国(59354)
理学(53537)
理学院(52949)
管理学(51810)
管理学院(51455)
(41385)
(41039)
科学(37577)
(34130)
中心(33881)
(33011)
(30904)
研究所(30107)
财经(29987)
(28080)
师范(27830)
北京(27254)
(27196)
(26875)
(25611)
业大(24751)
银行(24736)
农业(23957)
(23609)
基金
项目(109946)
研究(87384)
科学(84610)
基金(75094)
(63207)
国家(62494)
科学基金(52736)
社会(51991)
社会科(49169)
社会科学(49158)
(44240)
教育(42314)
编号(38306)
基金项目(37516)
(36972)
成果(36157)
资助(32797)
自然(31572)
自然科(30878)
自然科学(30870)
自然科学基金(30300)
课题(28220)
重点(24980)
(24407)
(24353)
(24330)
(24308)
项目编号(24042)
(22883)
大学(21986)
期刊
(91281)
经济(91281)
研究(67019)
中国(48896)
(40025)
金融(40025)
教育(35048)
(32468)
(29864)
学报(27099)
管理(26545)
科学(23079)
大学(21795)
农业(19312)
学学(18960)
技术(16171)
财经(15204)
图书(14816)
业经(13793)
经济研究(13614)
(13114)
书馆(11276)
图书馆(11276)
国际(11134)
(11092)
问题(11025)
理论(10324)
(10141)
论坛(10141)
(9674)
共检索到327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邹海燕  
2008年夏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界开始感受到源于本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强烈震撼。美国高校普遍面临拨款削减、捐赠减少、基金缩水、学生申请资助增加等诸多困难形势。为此,高校管理层紧急动员起来,从自减工资到紧缩开支,从提高学费到增加学生资助等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分析这些经验对提高高校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是复杂和深远的。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内涵入手,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运行、金融市场监管三个层面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针对金融风险监控和经济振兴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继红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美国国会由此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如何在维系整个金融业的稳定与避免产生道德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公共资金援助则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整措施和制度安排。全文在比较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共资金援助制度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对公共资金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培训班全体学员  李虹  赵宗华  赵宗滨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各国迅速、有力的措施阻止了金融危机的深化,避免了经济步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课题组  邹贤启  张静  马天禄  刘美频  
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升级和扩散的过程,探讨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效应,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秀福  田娟  
此次危机为金融监管提供了生动的借鉴素材,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市场的背后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亚洲金融危机刚刚过去11年,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再度成为描述全球经济最频繁的关键词。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快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经济体系、国际金融体系乃至政治格局。对于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探究其成因,反思其教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剑平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共性是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外部要素。美国政府为挽救金融机构付出巨额资金,实际上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也体现了美国自身利益高于"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对于中国来说,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要并进,并保护好实体经济的企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些人对中国是否应当继续学习和借鉴欧美,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法治体系,以及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方向产生怀疑。针对上述质疑,本文讨论了以下问题:金融发展所需的基本法治要素,金融危机对金融法治要素提出的挑战,今后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取向等。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市场主导原则这一金融法治基本理念的失败,失去监管的过度自由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把市场主导原则作为中国金融法治的基本理念,并把继续完善金融发展法治环境构成要素作为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萍  
本文在简要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教训之后,着重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淑娟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现状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他劳动人口数量也大量增加,而就业岗位增加的幅度相对滞后,伴随金融危机的到来,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明棋  
近期看,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美国金融市场将经历较长时间的低迷和调整。但是,美国商业银行将通过此次危机的冲击加速其兼并和整合的步伐,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将因此加快重组。对于近期美国金融资产价格走低的前景,我们一是不要在低位盲目抛售,使潜亏变成实际亏损。二是不能抱着抄底的侥幸;对于资金大进大出的冲击,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流动的监管;对于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的前景,需要注意中国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控制;我们的银行信贷应该更加注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信用盲目虚拟扩张和收缩,金融创新也要根据我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稳步推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成晓  王亚男  王猛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及不平衡的经济结构。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并进一步蔓延到全球,从而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避免经济的过快下滑;另一方面,也应适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浩进  
美国金融危机主要在于金融风险内生力量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其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应该在扩大投资、促进国内消费、扩大政府支出、继续促进出口等方面,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同时要继续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