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2)
2023(6159)
2022(5128)
2021(4829)
2020(4141)
2019(9176)
2018(8626)
2017(16783)
2016(9055)
2015(10167)
2014(10057)
2013(9739)
2012(9591)
2011(8576)
2010(9301)
2009(9213)
2008(8410)
2007(7741)
2006(7064)
2005(6526)
作者
(26707)
(22045)
(21939)
(20972)
(14103)
(10601)
(9973)
(8596)
(8364)
(8141)
(7691)
(7626)
(7121)
(7041)
(7030)
(6889)
(6568)
(6432)
(6384)
(6281)
(5695)
(5515)
(5305)
(5116)
(5055)
(5027)
(4973)
(4820)
(4609)
(4586)
学科
(33593)
经济(33543)
管理(27523)
(25680)
金融(25679)
(25393)
(22602)
银行(22583)
(21989)
(21883)
企业(21883)
中国(17457)
(14235)
方法(13536)
数学(11424)
(11265)
数学方法(11191)
中国金融(10994)
(9175)
地方(8796)
(8550)
(8422)
财务(8397)
财务管理(8373)
业经(8191)
企业财务(8062)
理论(7245)
(7112)
(6707)
农业(6516)
机构
大学(131846)
学院(129928)
(52230)
经济(50997)
研究(45728)
管理(45374)
中国(42366)
理学(38288)
理学院(37810)
管理学(36950)
管理学院(36711)
(28956)
(28081)
科学(27540)
(23763)
中心(23277)
(22660)
财经(22272)
研究所(21434)
(20284)
(20192)
业大(18124)
农业(17846)
(17821)
北京(17747)
经济学(17558)
(17456)
银行(17169)
(17166)
金融(17132)
基金
项目(81573)
科学(63692)
基金(59941)
研究(58767)
(52298)
国家(51857)
科学基金(43832)
社会(37639)
社会科(35760)
社会科学(35748)
(31140)
基金项目(30896)
自然(27826)
自然科(27257)
自然科学(27247)
自然科学基金(26760)
教育(26734)
(26372)
资助(25421)
编号(23104)
成果(20781)
重点(18794)
(18158)
(17316)
(16910)
课题(16404)
(15968)
国家社会(15959)
创新(15946)
科研(15694)
期刊
(58669)
经济(58669)
研究(41319)
(30136)
金融(30136)
中国(27676)
(23554)
学报(23041)
(21410)
科学(20050)
大学(17799)
管理(17119)
学学(16860)
农业(13549)
教育(13295)
财经(11869)
(10133)
技术(9520)
经济研究(9221)
业经(7546)
问题(7212)
理论(7198)
(7175)
国际(6615)
(6537)
(6493)
实践(6447)
(6447)
业大(6086)
世界(6072)
共检索到209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俊华  干胜道  
资产定价中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心理偏差是内部原因,行为偏差是外在表现。提高投资者素质,优化外部环境,能够降低投资行为非理性心里偏差,减小价格震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洪昌  
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应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匹配性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亦有共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德美政府监管视角,梳理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措施予以思考,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借鉴,以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过去30年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近期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还在不断地救市和救助金融机构呢?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是极其脆弱的。研究和防范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则是金融研究的皇冠。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程经历了很多波折。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地干预资本市场和救助金融机构,并在2015年的权益市场动荡中达到了前所未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颖  
本文通过对历次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实践研究,分析了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救助措施的改进和思路的调整,并借此探讨本次金融危机救助措施的完善之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晓钦  
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房地产泡沫的角度辨析世界金融危机中政府和市场的责任。本文认为,美联储的监管不力和宽松货币政策是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的被动行为,政府不作为而不是干预过度是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政府不作为是因为美国政府失去了中立性,沦为市场中强势一方的工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流  
本文将 1 883年金融危机放置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通过剖析当时商人和政府应对危机的行为、举措 ,试图重新诠释这一近代重大事件在历史中的意义 ,并探究其现实借鉴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封北麟  
系统分析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注资行为有着重要的政策实践价值。本文从政府注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政府注资的政策设计、政府注资的宏观风险与政策反应三个方面,探讨政府注资行为。研究结论认为:合理的政策设计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是决定政府注资成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边卫红  
2008年以来,持续1年多的美国次债危机进一步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在危机中借鉴历史经验与创新并举,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行动。时至今日,政府救市规模和直接介入的程度还在不断加大,金融危机仍在继续,经济衰退还在蔓延,各国政府也还在救市和刺激经济的政策中艰难抉择。我们认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政府的决策充满了矛盾和失误。由于准备不足,政府在仓促应战中出现决策瑕疵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对危机的性质和规模都严重低估,缺乏全局和宏观的视野,对救市措施缺乏整体的框架和指导,这不仅对救市的效果产生影响,也为未来埋下隐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北麟  
研究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注资行为具有重要的政策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注资行为的梳理,从政策实践的角度对政府注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政府注资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海华  金钟范  
危机应对政策对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一系列的经济恢复政策看,及时的干预时点、推陈出新的干预手段、合理的宏观政策搭配和配套的微观措施是实体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北麟  
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金融危机中政府注资的研究表明:可信的注资政策、合理的金融工具设计、独立的注资管理和避免救助毫无前景的问题机构等一系列良好的工具和制度安排,是成功实施政府注资的前提条件;强健的政府债务管理和谨慎、严格的货币管理有助于控制政府注资的财政与货币风险,为政府注资目标的最终实现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颖,周剑麟  
一些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把韩国迅速摆脱金融危机并恢复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政府干预被削弱以及市场作用得以发挥的结果。其实,“政府权威”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韩国战后以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而且还能解释韩国从金融危机中捷步脱身出来并迅速恢复增长的原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江林  王庆皓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成本收益理论模型来研究政府救市对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论证金融危机中政府是否应当救市。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中政府在进行是否救市的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救市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金融机构破产损失、金融中介功能、财政成本、通货膨胀成本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比较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这两者的强弱。如果经济可持续地恢复良好状况、金融机构破产成本较高且金融中介的有效性比较重要,那么政府就应当救市;相反如果救市难以恢复经济增长、救市的财政成本过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且道德风险成本较高,政府就不应救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季春  
政府公关是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最高伦理标准,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整体利益的)和谐一致为目的的。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出现的全球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关决策及其良好的执行。因此,在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行反思的时候,如何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破解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要在构建运转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危机的预警管理,构建政府科学的危机决策机制,增强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传播沟通职能,提高政府危机公关效能等多方面,提升政府危机公关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