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4)
- 2023(7021)
- 2022(5735)
- 2021(5401)
- 2020(4542)
- 2019(10199)
- 2018(9714)
- 2017(19436)
- 2016(10170)
- 2015(11611)
- 2014(11501)
- 2013(11414)
- 2012(10861)
- 2011(9700)
- 2010(10166)
- 2009(10292)
- 2008(9405)
- 2007(8865)
- 2006(7848)
- 2005(7506)
- 学科
- 济(41115)
- 经济(41064)
- 业(32115)
- 管理(29591)
- 融(28133)
- 金融(28133)
- 银(26100)
- 银行(26088)
- 企(25911)
- 企业(25911)
- 行(25259)
- 中国(20709)
- 方法(19307)
- 数学(17334)
- 数学方法(17131)
- 制(14413)
- 财(14152)
- 中国金融(11432)
- 险(10905)
- 保险(10814)
- 务(10612)
- 财务(10588)
- 财务管理(10566)
- 农(10226)
- 企业财务(10154)
- 贸(9703)
- 贸易(9688)
- 易(9467)
- 业经(8726)
- 体(8309)
- 机构
- 大学(146251)
- 学院(145245)
- 济(64494)
- 经济(63072)
- 管理(53855)
- 中国(50661)
- 研究(46608)
- 理学(44314)
- 理学院(43915)
- 管理学(43095)
- 管理学院(42843)
- 财(35618)
- 京(30341)
- 财经(27730)
- 中心(25393)
- 经(25190)
- 科学(24724)
- 融(24411)
- 金融(24018)
- 银(23455)
- 所(23330)
- 银行(22511)
- 江(22498)
- 农(21969)
- 经济学(21967)
- 财经大学(21059)
- 行(20959)
- 研究所(20407)
- 经济学院(19889)
- 北京(19661)
- 基金
- 项目(86031)
- 科学(67491)
- 基金(64403)
- 研究(62510)
- 家(54657)
- 国家(54182)
- 科学基金(47169)
- 社会(41072)
- 社会科(39038)
- 社会科学(39024)
- 基金项目(32901)
- 省(31981)
- 自然(30041)
- 自然科(29458)
- 自然科学(29451)
- 自然科学基金(28938)
- 资助(28798)
- 教育(28142)
- 划(26554)
- 编号(24769)
- 成果(20820)
- 部(19545)
- 重点(18868)
- 创(17598)
- 教育部(17394)
- 发(17353)
- 性(17283)
- 国家社会(17214)
- 大学(17063)
- 科研(16698)
共检索到243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增霆
由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市场同时作为经济体制的状态变量及重要的金融投资工具,因此,商品市场应当成为金融稳定政策的重要监测对象,甚至成为有效衔接金融稳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种操作工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苗文龙
本文根据金融部门资产负债关系,揭示部门间的风险传染网络,并将其放在金融市场中,推理各市场间风险传染机制;进而选择中、美、德为样本国,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数据为基础,使用时变Copula模型实证比较市场主导型金融、银行主导型金融、发展中国家金融等国内金融市场间的冲击传染效应,得出如下结论:金融部门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相互持有资产负债、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同时也形成了灵敏的传染路径,风险事件通过网络传染路径迅速流转、造成金融部门连锁反应和金融市场之间显著的传染冲击效应。中国某些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甚至高于市场主导型国家—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与银行主导型金融内部不同...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风险网络 系统性风险传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梁芹 陆静
本文采用2000-2012年欧元、澳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五种货币的汇率数据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各汇率市场都出现大幅波动,且多数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均存在由共同冲击的结构性传导机制的改变而引起的影响系数的变化。在高波动状态和低波动状态下,共同冲击的影响系数不成比例地改变,表明各汇率市场样本对之间存在一定的传染效应。部分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共同冲击的结构化传导机制未发生改变,系数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冲击的强弱程度而导致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玉婷
笔者通过向量自回归及多元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比分析了2008年次贷危机前后黄金、原油和美元市场的相互联系,研究了次贷危机在这三个市场间的传导机制和波动性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危机是由美元和黄金市场向原油市场传染的。这场危机不仅加剧了市场的剧烈波动,而且使市场间的风险相互溢出,同时影响多个市场。危机后黄金市场的风险较低,美元市场的波动最为剧烈。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风险传染 波动溢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骆振心
本文通过运用GARCH模型和事件研究方法分析美国政府财政注资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中,财政注资能有效地稳定市场情绪和抑制金融市场波动。据此,本文为我国健全财政注资机制,完善金融安全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注资 市场情绪 金融安全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丹屏 徐长生
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从而在面临危机时,我们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或隔离危机的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染渠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相宁 陆汇滔
选取2002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欧元、加元、澳元、南非兰特和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日数据,采用Markov状态转换动态相关模型(RSDC模型)研究外汇市场间相关性的动态变化,检验并分析了外汇市场中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一 吴宝秀 李喆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金融危机所伴随的传染效应需要加倍关注。以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采用多元FIAPARCH动态时变相关系数模型研究了此次危机对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间的传染效应,按照宏观经济定性分析法和隐马尔科夫转换模型两种方式对金融危机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时间上的划分,并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初期,均没有传染现象发生;随着危机的深入,各个市场开始受到美国市场的影响发生传染现象,但传染的时间窗口并不同步;随着雷曼破产事件的发生,传染程度加剧,五个市场同时受到强烈的传染;直到2009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五个市场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隋建利 杨庆伟
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愈发显著。文章运用DCC-GARCH模型,刻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基于Granger-Geweke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构建动态因果网络,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测度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并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结果表明:(1)在极端风险事件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显著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概率分布曲线,呈现分布区间扩张、分布中心右移以及峰度迅速下降的态势。(2)在极端风险事件的冲击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增强,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交互冲击具有非对称性,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十分有限。(3)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可知,能源、贵金属以及工业金属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强度高于其他商品,中国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承受的外部冲击较强。文章为中国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染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志坚 徐迪 左楠
不同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时变、非对称、非线性相关的特性,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影响下,证券市场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尾部相关的特性。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利用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证券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结果发现无论是金融安全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均存在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溢出,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波动溢出 时变Copula模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薇
本文将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从理论上分为三种:贸易传染、金融传染和预期传染,三者在危机传染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其中预期传染的作用日益显现。同时,本文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贸易传染 金融传染 预期传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董书辉
本文通过对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成因进行分析,引出可以从收入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收入结构的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利用美国的年度数据分析了大萧条期间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美国1929—2008年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与此次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财产性收入会影响经济波动的理由。然后运用AR(3)-GARCH(1,1)模型拟合美国二战以来的真实GDP的波动情况,建立GDP波动、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财产性收入占比能显著单向影响经济稳定性的结论。最后,通过对中国居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在"创造条件让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收入结构 财产性收入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昊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价格的金融性逐步体现出来,增加了形成价格和稳定价格的难度。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国际原油期货、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大波动对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减少或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应对措施是: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控制粮食定价权;着力稳定国内物价,完善价格控制管理体系;注重信息共享,强化风险管理。
关键词:
价格波动 价格传导 定价权 价格金融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柔 梅冬州 岳云嵩
本文依据192个出口国(地区)和169个进口国(地区)的数据,利用引力模型研究金融危机对出口及出口二元边际的当期及滞后期的影响情况,并分析影响危机复苏的机制,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违约危机。研究结果显示:货币危机对出口广延边际的影响为正,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为负,对总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银行危机对总出口的影响显著为负;违约危机对总出口的影响显著为正,该正向影响主要来自于广延边际;浮动的汇率制度和较高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对危机爆发后广延边际的复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平 杜晓蓉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一国经济的突发性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间关联程度发生变化,甚至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产生传染效应。本文运用Skew t-GARCH模型处理了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来的尖峰、波动性和厚尾等特性,并结合静态和动态copula函数方法,比较了近20年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美、中两国三个金融市场间相关结构的变化,从而对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和传染途径进行了对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