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7)
- 2023(15223)
- 2022(12978)
- 2021(12485)
- 2020(10494)
- 2019(24187)
- 2018(23712)
- 2017(45926)
- 2016(24471)
- 2015(27961)
- 2014(27676)
- 2013(27633)
- 2012(25735)
- 2011(23220)
- 2010(23295)
- 2009(22066)
- 2008(21015)
- 2007(18358)
- 2006(16178)
- 2005(14646)
- 学科
- 济(98187)
- 经济(98077)
- 管理(68481)
- 业(67573)
- 企(54982)
- 企业(54982)
- 方法(46393)
- 数学(40161)
- 数学方法(39726)
- 中国(34781)
- 融(29945)
- 金融(29944)
- 银(29393)
- 银行(29357)
- 行(28249)
- 贸(27463)
- 贸易(27442)
- 易(26732)
- 财(26217)
- 农(24741)
- 制(22747)
- 业经(21236)
- 地方(19767)
- 学(19510)
- 务(17366)
- 财务(17297)
- 财务管理(17262)
- 理论(17151)
- 农业(16397)
- 企业财务(16357)
- 机构
- 大学(349979)
- 学院(345513)
- 济(147028)
- 经济(144018)
- 管理(135568)
- 研究(118194)
- 理学(116237)
- 理学院(115002)
- 管理学(113116)
- 管理学院(112532)
- 中国(99852)
- 京(75104)
- 科学(69675)
- 财(68134)
- 所(58846)
- 中心(55104)
- 财经(54645)
- 研究所(53471)
- 农(51769)
- 经(49820)
- 江(48589)
- 北京(48424)
- 业大(48080)
- 经济学(45900)
- 范(43453)
- 师范(43077)
- 院(42661)
- 经济学院(41586)
- 财经大学(40961)
- 农业(40675)
- 基金
- 项目(230271)
- 科学(180599)
- 研究(169941)
- 基金(168914)
- 家(146202)
- 国家(145032)
- 科学基金(124217)
- 社会(108067)
- 社会科(102550)
- 社会科学(102525)
- 基金项目(88853)
- 省(85970)
- 自然(79440)
- 自然科(77641)
- 自然科学(77623)
- 教育(76762)
- 自然科学基金(76235)
- 划(72976)
- 资助(71223)
- 编号(68618)
- 成果(56373)
- 部(52046)
- 重点(50926)
- 发(48445)
- 创(47294)
- 课题(46560)
- 教育部(45149)
- 国家社会(44966)
- 创新(44235)
- 科研(43965)
- 期刊
- 济(155809)
- 经济(155809)
- 研究(109168)
- 中国(66903)
- 学报(52547)
- 财(50250)
- 管理(49234)
- 融(48769)
- 金融(48769)
- 科学(48622)
- 农(47135)
- 大学(40593)
- 学学(38142)
- 教育(34670)
- 农业(32528)
- 技术(27791)
- 财经(26847)
- 经济研究(26211)
- 经(22929)
- 业经(22877)
- 贸(22369)
- 问题(20823)
- 国际(20549)
- 理论(18279)
- 图书(17421)
- 业(17191)
- 世界(16842)
- 实践(16539)
- 践(16539)
- 技术经济(16400)
共检索到524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华初 刘欣
我国对外贸易风险主要集中在燃料矿产品行业、化工行业、机械运输设备行业、办公通讯电子行业、纺织服装行业。在这五个外贸高风险的行业中,纺织服装行业的外贸风险主要存在于出口贸易;燃料矿产品行业和化工行业的外贸风险主要存在于进口贸易;机械运输设备行业和办公通讯电子行业的外贸风险不仅存在于出口贸易,还存在于进口贸易。2003至2007年这五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高的是纺织服装行业,最低的是燃料矿产品行业。当前,我们要积极扩大内需,缓解外向型经济带来的风险压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章安平
当前外贸风险的特征(一)外部风险1.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依然不稳,外需仍旧疲软,企业订单缩减。目前,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低迷、外需疲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依然较大,究其原因:一是目前世界经济企稳复苏,主要是依靠各国政府以大规模政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伞锋 祝宝良
1998年是亚洲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并在全球蔓延的一年。危机对世界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并末因去年底全球范围的降息潮而趋于平息。刚刚进入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的爆发又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动荡。实际上,长期以来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太平洋圈的国际贸易,都是依赖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对美贸易的顺差来支付对日贸易逆差的,一旦美国的借贷资金中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盛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已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伟
一、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运行情况1.外贸进出口各项指标连续10个月负增长。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我国外贸进出口额逐月下降,11月份开始,外贸进出口各项指标同比出现负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申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从西方国家逐渐蔓延到整个世界。随着世界经济衰退的加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不仅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加大,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影响尤为突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如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防范汇率波动风险、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大国家对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等已成为当务之急,需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出口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曾建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究竟该如何认识这场危机?它对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我国外贸来说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特点及启示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利润以及利用外资的影响,并从加快推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增强外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燕
金融危机具有贸易传染的效应。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贸易受到冲击、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趋势,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趋缓。为摆脱金融危机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海关应采取如下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贸易便利;建立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伙伴关系;整合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和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规模逐年扩大,外贸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仍存在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偏弱、出口效益低下、国际市场环境有所恶化的问题。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外贸高速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完善外贸促进体系、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培植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等策略,才能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陈文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日益加深。为了提高外贸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当前,外贸企业只有合理分析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恰当的财务管理策略,综合运用财务管理措施和衍生交易工具,规避财务风险、提高收益,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外贸企业 财务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自2005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及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中国外贸增长率开始呈现下降态势,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剧了上述趋势。为此,国家对各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其对外贸的提升效果在2009年已获得初步显现。如何在保证外贸稳步恢复的同时,以更有效的手段推进我国贸易结构的改善将成为下阶段中国外贸政策选择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外贸政策 金融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秀英
1993年以后日本与东亚之间形成了直接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正因为如此,从去年7月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对日本与东亚经济关系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导致日本对东亚的贸易及直接投资均趋于减少。由于日元贬值,日本对美出口扩大,从美进口则由于经济衰退而趋于下降,导致日本对美贸易黑字大幅度上升,并带动日本整个外贸黑字趋于上升。估计上述趋势在今后一二年内将持续下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若芸
1997年7月以来的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各国对其货币的大幅贬值无疑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面对周围的经济震荡,人民币是否也应该相应贬值来减小冲击呢?本文从马歇尔-勒纳条件和贸易实践两个方面对此次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人民币贬值并非上策。我国只有调整实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的外贸政策,才是我国企业在危机和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长远之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