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4)
- 2023(6469)
- 2022(5349)
- 2021(4872)
- 2020(4242)
- 2019(9377)
- 2018(9028)
- 2017(17547)
- 2016(9086)
- 2015(10462)
- 2014(10371)
- 2013(10353)
- 2012(9897)
- 2011(8861)
- 2010(9506)
- 2009(9342)
- 2008(8555)
- 2007(7805)
- 2006(7002)
- 2005(6616)
- 学科
- 济(34556)
- 经济(34510)
- 管理(29656)
- 业(27852)
- 融(25992)
- 金融(25992)
- 企(25004)
- 企业(25004)
- 银(23124)
- 银行(23114)
- 行(22390)
- 中国(18013)
- 财(14607)
- 方法(13764)
- 制(11997)
- 数学(11326)
- 数学方法(11100)
- 中国金融(11064)
- 务(10049)
- 财务(10017)
- 财务管理(9997)
- 企业财务(9653)
- 农(8918)
- 业经(8786)
- 地方(8740)
- 学(8229)
- 理论(8076)
- 体(7385)
- 贸(6335)
- 贸易(6325)
- 机构
- 大学(131741)
- 学院(129386)
- 济(52765)
- 经济(51449)
- 管理(48185)
- 研究(43865)
- 中国(42944)
- 理学(40405)
- 理学院(39938)
- 管理学(39069)
- 管理学院(38837)
- 财(29345)
- 京(28054)
- 科学(25279)
- 中心(22922)
- 所(22326)
- 财经(22101)
- 农(20719)
- 江(20009)
- 经(19964)
- 研究所(19738)
- 银(18827)
- 银行(18159)
- 北京(18133)
- 融(17883)
- 金融(17527)
- 业大(17166)
- 行(17007)
- 州(16945)
- 经济学(16913)
- 基金
- 项目(79627)
- 科学(61823)
- 研究(58036)
- 基金(58014)
- 家(49995)
- 国家(49536)
- 科学基金(42493)
- 社会(36966)
- 社会科(35075)
- 社会科学(35064)
- 省(30236)
- 基金项目(30032)
- 自然(26967)
- 自然科(26347)
- 自然科学(26339)
- 教育(26205)
- 自然科学基金(25854)
- 划(25229)
- 资助(24549)
- 编号(23615)
- 成果(20814)
- 重点(18035)
- 部(17470)
- 发(16639)
- 创(16608)
- 课题(15825)
- 性(15710)
- 项目编号(15605)
- 创新(15493)
- 国家社会(15431)
共检索到215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欣 李稻葵 冯俊新
近年来,政府、央行等公共部门持有的资产规模不断攀升,在历史上数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对于维护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公共财政理论集中于对政府财政收支流量、财政预算的讨论,而缺乏对公共部门掌握的资产存量的关注与思考,最新金融危机理论揭示了资产负债表以及公共资产的宏观稳定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金融危机理论关于公共资产研究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中外币公共资产宏观稳定作用的文献研究,并指出当前宏观经济领域急需对广义公共资产如何抵御金融危机冲击和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关键词:
公共资产 宏观稳定 金融危机 资产负债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海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结果表明2007年外汇储备存量更高和2008年外汇储备流量增加更多的国家,在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保持了更稳定的汇率。在进一步对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做了面板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可以降低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但这种效应是非线性的;更高的外汇储备充足率代表在危机状况下实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更大潜力;其他经济变量如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波动降低、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内金融深化程度的加强都能降低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冰
为了总结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经验,探讨国家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机制和方法,中国审计学会于2010年4月27—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了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研讨会。来自各地审计机关、审计学会和科研所的理论研究人员、部分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83篇,有60多篇论文的作者参加研讨,其中11位作者在会上作了发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刘晓静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对于世界经济金融和中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分析,评价了当前经济金融的现状和问题;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论述加强金融监管、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欧债危机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建 张科 李青原
以抵押资产约束为核心的金融加速器理论是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考察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作用及其内在机理,这对跨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抑制上市企业投资波动,表明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运行具有稳定器作用。机制识别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减少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降低抵押品在债务契约中的重要性,从而显著弱化金融加速器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投资的稳定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房价波动较大地区以及金融监管更严格地区的样本中更显著。本文研究从金融加速器理论视角揭示了金融科技影响实体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可为跨周期调控以及金融科技政策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学成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危机国家忽视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化,内部宏观管理失误、监管不力等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应引以为鉴的。(一)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首先要高度注意国际资本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清 李东
金融稳定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波动密切相关。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尚处起步阶段,因而对已有经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过程的总结有利于明确金融稳定理论的内涵。本文按实体经济运行不均衡,货币、银行信用不稳定和汇率、金融体系脆弱性为主线,归纳各种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张鑫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它给美国带来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恐慌和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对有些人来说,这段记忆或许已经渐渐消退——人们会忘了金融危机的代价有多么沉重以及为何采取某些特定的措施以应对危机。今天,我将回顾这场危机,并讨论美国和全球决策者为了加强金融监管所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既限制了危机再次发生的可能,又降低了危机的负面影响。一个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对全球经济的活力至关重要。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康秀华
本文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笔者认为,在东南金融危机过程中保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笔者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及我国的外汇储备情况分析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可能性,阐述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遏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曼延,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的必要性和作用。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策,是对东亚经济及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
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席涛 徐光东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生的失衡导致了经济体系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实体经济中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之间增长比例失衡;虚拟经济中资产价格背离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大幅涨跌;要素价格低估和收入分配中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居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失衡。经济肌体本身比例失衡隐含的脆弱性,遇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时,导致国内经济的不稳定。因此,作者认为,不仅要强调短期应对的调控政策,更应重视经济的长期制度安排,保障经济稳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薇
金融危机冲击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孙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自1997年7月初,由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并波及到亚洲的其他地区。几个月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贬值了20%至30%以上,股市跌到了多年来的最低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志辉 王飞飞
本文从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理论观点和文献梳理出发,得出对本次金融危机从不同学派观点的五个角度的论述:新自由主义论、过度消费论、监管失效论、结构失衡论、经济周期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过度消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雨泽
企业是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冲击中,企业往往是受到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主体。这场危机对中国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总量变量到结构性变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章从多个维度对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进行描述,进而构建对金融危机影响的直观认识。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