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2)
- 2023(6660)
- 2022(5366)
- 2021(5086)
- 2020(4260)
- 2019(9638)
- 2018(9446)
- 2017(17986)
- 2016(9660)
- 2015(10437)
- 2014(10540)
- 2013(10158)
- 2012(9269)
- 2011(8280)
- 2010(8833)
- 2009(8778)
- 2008(7741)
- 2007(6656)
- 2006(6031)
- 2005(5847)
- 学科
- 济(33750)
- 经济(33702)
- 业(27215)
- 融(26833)
- 金融(26833)
- 管理(25151)
- 银(24118)
- 银行(24111)
- 企(23615)
- 企业(23615)
- 行(23386)
- 中国(17474)
- 制(14687)
- 财(14360)
- 方法(13794)
- 数学(12306)
- 数学方法(12176)
- 中国金融(11181)
- 务(9583)
- 财务(9563)
- 财务管理(9543)
- 体(9420)
- 企业财务(9287)
- 业经(8794)
- 农(8707)
- 体制(8364)
- 地方(8213)
- 理论(6901)
- 度(6818)
- 制度(6813)
- 机构
- 大学(126631)
- 学院(126559)
- 济(54853)
- 经济(53656)
- 研究(45337)
- 中国(44816)
- 管理(44290)
- 理学(37026)
- 理学院(36626)
- 管理学(36005)
- 管理学院(35754)
- 财(31008)
- 京(26314)
- 科学(25376)
- 中心(23649)
- 财经(23555)
- 农(23268)
- 银(23142)
- 所(23095)
- 银行(22327)
- 经(21464)
- 行(21044)
- 研究所(20722)
- 融(20459)
- 金融(20114)
- 江(19975)
- 经济学(18630)
- 人民(18107)
- 农业(17968)
- 财经大学(17905)
- 基金
- 项目(80253)
- 科学(62852)
- 基金(58812)
- 研究(58768)
- 家(51491)
- 国家(51052)
- 科学基金(43410)
- 社会(37961)
- 社会科(36226)
- 社会科学(36215)
- 省(31116)
- 基金项目(30319)
- 教育(27311)
- 自然(27270)
- 自然科(26693)
- 自然科学(26683)
- 自然科学基金(26229)
- 划(26060)
- 资助(24783)
- 编号(22671)
- 成果(19496)
- 重点(18598)
- 性(18210)
- 部(18147)
- 创(17434)
- 发(17365)
- 课题(16464)
- 创新(16357)
- 国家社会(16354)
- 教育部(15905)
共检索到210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元旭
一、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金融动荡和危机很早就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据IMF的资料表明,自1980年以来,该组织181个成员单位中有133个成员单位发生过重大金融动荡,52个国家的大多数银行多次丧失支付能力。进入90年代以来,金融动荡和危机更是不断,主要有:1991年英国货币危机,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全球债券市场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美元狂跌,英国巴林银行破产,1996年捷克、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银行倒闭,1997年泰国金融金融危机等,其中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墨西哥危机和东南亚危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蔺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贷款条件性(Conditionality)从产生至今因存在的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不断受到各界质疑和批判。2009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危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面临严重阻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进出口贸易受到波及,国际收支面临失衡的国家不得不寻求IMF的贷款援助。而贷款条件性作为IMF贷款援助的核心内容,必然受到各界的重新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IMF贷款条件性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贷款条件性 绩效标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邝梅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制度失灵密切相关。IMF的权力结构主要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益,导致IMF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本功能失效。虽然IMF进行了改革,但美国在IMF权力结构中仍具有明显优势。重建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
IMF 制度失灵 美国金融危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新初
金融机构回收贷款本金货币的同时,还要回收贷款利息货币,因借贷者不能创造货币,由此导致贷款悖论。该文通过构建模型阐明贷款悖论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内在机理。同时提出利用利息平衡机制,解决利息货币来源,可破解贷款悖论,消除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贷款悖论 利息平衡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新夫 宋玉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民营上市公司政治联系对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比无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财务杠杆,能获得更长期且条件更优惠的银行贷款。而且,在金融危机时期,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更有可能因为承担了政策性负担而使得这种贷款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果从银行信贷决策的角度为民营企业建立政治联系提供了一种解释。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治联系 金融危机 银行贷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立昱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成功的援助措施使各国要求加快其改革进程。同时国际金融体系也在危机后重组,新兴经济体作为新兴力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崛起。新兴经济体成为一支独立的联合力量,并在IMF改革中提出自身的主张,要求获得更多话语权。新兴经济体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促使发达国家依赖其进行IMF改革。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参与IMF改革中也面临发达国家的压力,综合实力对比与金砖国家之间关系均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合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留禄
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并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这是IMF拯救东亚金融危机方案中的主要措施。左翼经济学家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只是一场流动性危机,紧缩政策只会使危机国家雪上加霜,而右翼经济学家则认为IMF拯救行动加剧了道德风险问题,使国际金融更加动荡。IMF拯救方案引发的争议正在深入,并向国际金融领域的其他层面渗透。
关键词:
IMF 东亚金融危机 拯救方案 争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晓龙 姜冉
作为银行同业间合作的重要金融产品,银团贷款既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分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从新增银团贷款、区域格局、市场份额等视角讨论了金融危机后国际银团贷款发展动态,然后从银团贷款余额、竞争格局、区域和行业布局以及不良率等视角讨论了金融危机后国内银团贷款发展动态,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银团贷款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银团贷款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洪才
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中央银行如何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腾
大部分理论研究者把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但研究发现私人部门也可以通过功能的拓展替代公共部门发挥作用。早期私人机构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责的主要形式是清算所票据、股票市场团体及银行合作。分析表明:在特殊情况下合理引导私人机构及时参与危机救援不可或缺;同样,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私人机构才能通过功能的拓展部分承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 私人机构 中央银行 金融危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植 徐守东 刘希成
央企国际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面临一个历时性的机遇,同时也是目前化解我国外汇储备过高矛盾的重要渠道。并购的资金来源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主要瓶颈,2008年12月9日,并购贷款的破冰为具有并购能力、有充裕现金流、在某个行业有龙头地位的央企国际化提供了资金支持。针对并购贷款的特性,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为央企海外并购目标公司的识别、目标公司的估价和并购的动态监控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以期提高作为并购贷款支持对象的央企的偿债能力和央企并购对象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央企国际化 并购贷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毅
自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全世界再次感受到大型危机的破坏力。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并且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受到本次危机的冲击更加明显。历史表明,每次危机都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我国应深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复杂形成机制,并根据本国国情,积极调整发展思路,稳步推动金融乃至全社会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改革 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建华 成钢
在去年冬季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韩国成为全球瞩目的新焦点。韩国金融危机带有显著的外债型特点。到1997年,韩国外债额高达1530亿元,60%以上为短期外债,其中400多亿美元外债今年一季度到期。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与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呆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