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7)
- 2023(4592)
- 2022(3710)
- 2021(3350)
- 2020(2766)
- 2019(6332)
- 2018(5851)
- 2017(11784)
- 2016(5616)
- 2015(6422)
- 2014(6237)
- 2013(6246)
- 2012(5823)
- 2011(5169)
- 2010(5597)
- 2009(5573)
- 2008(4394)
- 2007(3789)
- 2006(3463)
- 2005(3264)
- 学科
- 融(24738)
- 金融(24738)
- 济(24121)
- 经济(24105)
- 银(21308)
- 银行(21303)
- 行(20809)
- 贸(17822)
- 贸易(17807)
- 易(17362)
- 业(15090)
- 中国(14670)
- 管理(13414)
- 企(12725)
- 企业(12725)
- 方法(11138)
- 中国金融(10880)
- 数学(9778)
- 数学方法(9741)
- 财(7891)
- 制(7741)
- 地方(7434)
- 务(6121)
- 财务(6106)
- 财务管理(6101)
- 农(6026)
- 企业财务(5784)
- 出(5781)
- 业经(5605)
- 关系(5592)
- 机构
- 学院(77950)
- 大学(76008)
- 济(41754)
- 经济(41109)
- 中国(27281)
- 管理(26615)
- 研究(24832)
- 理学(22559)
- 理学院(22409)
- 管理学(22089)
- 管理学院(21982)
- 财(18950)
- 融(15536)
- 财经(15391)
- 银(15265)
- 金融(15264)
- 经济学(15040)
- 银行(14786)
- 京(14250)
- 经(14002)
- 经济学院(13933)
- 行(13888)
- 中心(13816)
- 人民(12063)
- 贸(11729)
- 财经大学(11670)
- 所(11411)
- 国人(10995)
- 江(10964)
- 科学(10960)
- 基金
- 项目(48077)
- 研究(37363)
- 科学(37331)
- 基金(35387)
- 家(29334)
- 国家(29100)
- 社会(25162)
- 科学基金(24935)
- 社会科(24244)
- 社会科学(24241)
- 省(18324)
- 基金项目(18044)
- 教育(16348)
- 资助(15425)
- 编号(15252)
- 划(14475)
- 自然(13942)
- 自然科(13664)
- 自然科学(13663)
- 自然科学基金(13412)
- 成果(12205)
- 发(11143)
- 融(11091)
- 部(11039)
- 国家社会(10943)
- 重点(10819)
- 性(10626)
- 创(10624)
- 社科(10485)
- 人文(10106)
共检索到12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柔 梅冬州 岳云嵩
本文依据192个出口国(地区)和169个进口国(地区)的数据,利用引力模型研究金融危机对出口及出口二元边际的当期及滞后期的影响情况,并分析影响危机复苏的机制,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违约危机。研究结果显示:货币危机对出口广延边际的影响为正,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为负,对总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银行危机对总出口的影响显著为负;违约危机对总出口的影响显著为正,该正向影响主要来自于广延边际;浮动的汇率制度和较高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对危机爆发后广延边际的复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魏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冲击,本文从美国政府应对危机而实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中国政府实施的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入手,利用VAR模型分析上述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对中国对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货币政策也会对于中国对美出口产生正向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更具预见性的出口退税政策来稳定对美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小兵 黄烨菁 朱琳
本文利用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贸易的月度数据,分析了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下澳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出口厂商定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厂商的价格歧视及歧视程度随产品的不同各异。由于中国某些产品和澳洲当地产品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出口价格粘性"现象在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定价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由于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优势,某些产品拥有国际定价权,"出口价格粘性"现象在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中没有得以体现。
关键词:
汇率波动性 当地价格粘性 中澳贸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董书辉
本文通过对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成因进行分析,引出可以从收入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收入结构的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利用美国的年度数据分析了大萧条期间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美国1929—2008年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与此次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财产性收入会影响经济波动的理由。然后运用AR(3)-GARCH(1,1)模型拟合美国二战以来的真实GDP的波动情况,建立GDP波动、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财产性收入占比能显著单向影响经济稳定性的结论。最后,通过对中国居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在"创造条件让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收入结构 财产性收入 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骆振心
本文通过运用GARCH模型和事件研究方法分析美国政府财政注资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中,财政注资能有效地稳定市场情绪和抑制金融市场波动。据此,本文为我国健全财政注资机制,完善金融安全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注资 市场情绪 金融安全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昊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价格的金融性逐步体现出来,增加了形成价格和稳定价格的难度。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国际原油期货、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大波动对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减少或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应对措施是: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控制粮食定价权;着力稳定国内物价,完善价格控制管理体系;注重信息共享,强化风险管理。
关键词:
价格波动 价格传导 定价权 价格金融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历次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的特征进行经验比较后发现:贸易波动的幅度均高于经济波动幅度,同时贸易收入弹性值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而危机冲击时期贸易收入弹性值呈现明显的"放大性"并有出现负值的可能。因此,贸易增速历来高于经济增速的事实,很难准确解释危机冲击下的贸易大幅度波动。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特征的演进规律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国际贸易自身特点入手,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关键词:
危机冲击 全球贸易 贸易收入弹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奇才 韩文龙
小布什执政期间由于"减税"以及军费和社保支出增加等原因导致政府赤字不断膨胀。本文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分析小布什执政时期政府赤字膨胀的原因。在开放经济大国情况下的IS-LM模型中债务融资、货币融资、汇率融资等方式对利率波动有影响;实际利率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表明了货币供应量、政府赤字、实际汇率和通货膨胀对实际利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此基础上,应用Taylor规则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率的不稳定变化可能引发"次债危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赤字 债务融资 利率波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宗建亮 熊豪 张准
二战后的1950-1973年间,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在此期间,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和功能的加强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高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带动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回顾研究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有利于加深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及重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思考的认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妍 覃正
为探索未来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情况,文章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贸易渠道传导的影响。首先从贸易渠道传导理论分析物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贸易渠道传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SPSS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心理预期与金融危机贸易渠道传导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推证物联网技术可以影响金融危机的传导。研究有助于探索未来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情况,对减小金融危机传播范围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对开放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志扬
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冲击,美国近几年陆续大幅度调整农产品进口政策,包括关税大幅度提升、"自动扣留"范围进一步扩大、反倾销力度持续增强等。中国应通过发挥不同区域优势、调整出口农产品结构、改进出口农产品包装、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等措施,来应对美国的农产品进口政策调整,实现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美国 农产品出口 贸易壁垒 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燕
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衰退,已经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统计,2008年,世界各国仅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就有93起,涉及金额62亿美元,对比2007年的81起和46亿美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008年1月-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有节能减排效用,规模效应促使中国出口碳排放显著降低,结构效应对出口碳也有改善作用。敏感性分析也表明金融危机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低碳转型。文章针对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昊虹
金融危机通过对进口的抑制和对出口的刺激改变了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这些影响首先传导到贸易收支账户,使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之后进一步传导到国民收入账户,减少了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冲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贸易收支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