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5)
2023(6893)
2022(5585)
2021(5086)
2020(4193)
2019(9404)
2018(8979)
2017(17435)
2016(9320)
2015(10654)
2014(10777)
2013(10502)
2012(9835)
2011(8823)
2010(9425)
2009(9153)
2008(7861)
2007(7274)
2006(6439)
2005(6081)
作者
(27605)
(22696)
(22636)
(21530)
(14428)
(10810)
(10340)
(9013)
(8588)
(8245)
(7724)
(7676)
(7399)
(7334)
(7314)
(7143)
(6902)
(6495)
(6472)
(6202)
(5816)
(5656)
(5389)
(5248)
(5200)
(5132)
(5048)
(4904)
(4782)
(4599)
学科
(35603)
经济(35559)
(26756)
金融(26749)
管理(26050)
(25318)
(23705)
银行(23683)
(23071)
(21313)
企业(21313)
中国(18634)
方法(13605)
(13483)
(12773)
数学(12075)
数学方法(11960)
中国金融(11176)
(9832)
(9485)
地方(9156)
(8589)
财务(8557)
财务管理(8547)
企业财务(8239)
业经(8182)
(7576)
理论(7505)
(6960)
贸易(6948)
机构
学院(130490)
大学(129663)
(55772)
经济(54420)
研究(46791)
管理(46175)
中国(44739)
理学(38170)
理学院(37788)
管理学(37113)
管理学院(36868)
(29773)
(27607)
科学(25745)
(24002)
中心(23819)
(23278)
财经(22899)
研究所(21340)
(20757)
(20626)
(20082)
(19949)
金融(19598)
银行(19383)
经济学(18342)
农业(18263)
业大(18037)
(18024)
北京(17723)
基金
项目(81309)
科学(63075)
研究(60431)
基金(58309)
(50869)
国家(50420)
科学基金(42566)
社会(37916)
社会科(36017)
社会科学(36008)
(32136)
基金项目(29695)
教育(27649)
(26660)
自然(26511)
自然科(25943)
自然科学(25933)
自然科学基金(25476)
资助(25122)
编号(24555)
成果(21123)
重点(18577)
课题(17896)
(17837)
(17793)
(17137)
(16410)
创新(16092)
国家社会(15804)
教育部(15398)
期刊
(63355)
经济(63355)
研究(43405)
(34080)
金融(34080)
中国(30696)
(24280)
(21430)
学报(21359)
管理(18313)
科学(18082)
大学(16364)
学学(15613)
教育(14123)
农业(13194)
财经(12660)
(10831)
技术(10693)
经济研究(10612)
业经(9675)
理论(7902)
问题(7820)
国际(7224)
(7093)
实践(7050)
(7050)
(6487)
统计(6069)
(5972)
世界(5899)
共检索到218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自力,文兼武  
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7月出现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最近于今年1月13日巴西货币雷亚尔的大幅贬值,都已经或者正在冲击着整个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金融危机犹如洪水猛兽到处横冲直撞,导致整个世界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宝伟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主的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是国际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也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着重阐述在这个体系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汇率问题、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淑芹  王玉凤  肖宏伟  
美国频繁对外作战导致其财政赤字不断恶化,从战争的视角探析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根源,有利于揭示出"美元霸权"的真正动机。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考虑到美元的中心地位,文章引入一国货币为国际储备货币,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两国一般均衡模型,系统考察了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财政冲击对世界实际利率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巨额战争开支引致的财政恶化推高了世界利率,当利率上升超出稳定区间所要求的界限时,便会刺破泡沫,诱发危机。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是本轮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而潜藏在战争背后的"美元霸权"才是本轮危机的实质根源。为应对"美元霸权",中国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艳声  邹辉文  
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与信用衍生品的定价有关,且当前对信用衍生品的定价研究主要使用无套利原理。在单一框架下进行研究很可能对其定价产生盲点。本文使用一般均衡原理,建立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同时均衡下的单名CDS定价模型,发现一般均衡的定价结果已经包含了无套利定价结果。在敏感性分析中,将无套利定价与一般均衡定价进行对比,发现一般均衡定价有更丰富更准确的风险刻画能力。在情景模拟中,将金融危机时期和金融危机后无套利定价与一般均衡定价进行对比,发现一般均衡定价在金融危机时期与无套利定价差距较大,在正常时期差距较小,这也从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德君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向纵深发展,我国外汇管理政策也应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均衡外汇管理理念,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对跨境资金流出和流入两个方向都要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保障在外汇资金流出、流入两个方向均有完善的管理手段和保障措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争取主动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艳声  邹辉文  
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与信用衍生品的定价有关,且当前对信用衍生品的定价研究主要使用无套利原理。在单一框架下进行研究很可能对其定价产生盲点。本文使用一般均衡原理,建立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同时均衡下的单名CDS定价模型,发现一般均衡的定价结果已经包含了无套利定价结果。在敏感性分析中,将无套利定价与一般均衡定价进行对比,发现一般均衡定价有更丰富更准确的风险刻画能力。在情景模拟中,将金融危机时期和金融危机后无套利定价与一般均衡定价进行对比,发现一般均衡定价在金融危机时期与无套利定价差距较大,在正常时期差距较小,这也从侧面表明一般均衡定价对于无套利定价的完善和补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  
笔者基于200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的中国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验证了中美两国股市的联动性,并在原RB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假设,建立一个DSGE模型。经过数量建模分析,得到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脉冲响应,验证了本文的传导机制,得到金融因素外部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本文指出经济杠杆化直接导致了次贷危机,认为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是次贷危机、美元危机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深层次根源;阐述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与美元危机的区别;最后从目前次贷危机的救助措施、境外投机者力量以及"滥币陷阱"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必然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属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过经常项目失衡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这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美元通过外围国家对美国金融资产的购买回流到美国,美元扩张的最终结果又会造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造成了危机不断在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发生。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的流动不发生根本改变,未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义平  徐斌  
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大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经济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严重的波动甚至危机,严重破坏经济的运行。文章认为,为了防患于未然,缓和或避免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性,有必要建立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升级,并演变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虽未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影响,但却通过实体经济的传导链条,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形成了显著冲击。面对严峻形势,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危机跟踪监测指标体系,及早做好相应预案准备,积极稳妥地应对危机。本文尝试构建了一套新的金融危机监测综合指标体系,并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数,即金融危机风险指标(Risk of Financial Crisis Index,ROFCI)。本文界定了ROFCI每项指标的区域划分标准,并运用美国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对ROFCI进行了回溯评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杰  
金融,已是近两年全世界最敏感的话题。从1997年7月泰国金融危机伊始,沸沸扬扬几乎闹遍了全球,直到最近的巴西货币贬值。我国这一次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冲击,也和其它国家一道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说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超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斌  顾海宁  
影子银行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给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高度的繁荣。由于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贷款操作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内生的脆弱性,成为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教训给我国金融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我国金融业应循序渐进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实行全面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