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0)
- 2023(6719)
- 2022(5584)
- 2021(5049)
- 2020(4127)
- 2019(8855)
- 2018(8401)
- 2017(16029)
- 2016(8097)
- 2015(8727)
- 2014(8061)
- 2013(7703)
- 2012(6696)
- 2011(5937)
- 2010(6222)
- 2009(6244)
- 2008(4842)
- 2007(4080)
- 2006(3634)
- 2005(3410)
- 学科
- 济(26363)
- 经济(26334)
- 融(25170)
- 金融(25168)
- 业(22047)
- 银(21924)
- 银行(21913)
- 管理(21479)
- 行(21362)
- 企(18704)
- 企业(18704)
- 中国(16132)
- 中国金融(10921)
- 财(10320)
- 制(9332)
- 方法(8794)
- 农(8440)
- 地方(8385)
- 业经(7802)
- 数学(7613)
- 务(7570)
- 财务(7550)
- 财务管理(7541)
- 数学方法(7519)
- 企业财务(7214)
- 贸(6683)
- 贸易(6670)
- 易(6548)
- 农业(6099)
- 体(5650)
- 机构
- 学院(99907)
- 大学(95676)
- 济(41685)
- 经济(40747)
- 管理(35315)
- 中国(32463)
- 研究(31987)
- 理学(29856)
- 理学院(29561)
- 管理学(29027)
- 管理学院(28865)
- 财(21162)
- 京(18643)
- 中心(17484)
- 科学(17131)
- 银(16609)
- 财经(16534)
- 银行(16058)
- 融(15848)
- 金融(15542)
- 所(15086)
- 行(15077)
- 经(14959)
- 江(14586)
- 农(13793)
- 经济学(13732)
- 研究所(13513)
- 人民(13183)
- 州(12957)
- 经济学院(12470)
- 基金
- 项目(65066)
- 研究(51107)
- 科学(51028)
- 基金(46042)
- 家(38924)
- 国家(38572)
- 科学基金(33498)
- 社会(32762)
- 社会科(31236)
- 社会科学(31232)
- 省(26693)
- 基金项目(23647)
- 教育(23057)
- 编号(22137)
- 划(21511)
- 自然(19602)
- 自然科(19191)
- 自然科学(19187)
- 自然科学基金(18822)
- 资助(18574)
- 成果(17703)
- 发(15295)
- 课题(15073)
- 重点(15011)
- 创(14791)
- 项目编号(14121)
- 性(13935)
- 创新(13793)
- 年(13700)
- 国家社会(13564)
共检索到158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焱
从7月份开始,欧洲进入了一年一度为期一个半月的带薪休假期。往年,7月一到,人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往世界各旅游胜地,享受阳光和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兵 何乐
面对不断恶化的危机局面,欧元区各国一边采取大规模干预措施稳定市场信心,一边提出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主张以谋求全球金融主导权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金融市场一直处于压力之下,但总体上并未出现大幅动荡。然而,以今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倒闭事件为导火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红梅 朱伟琪 崔百胜
本文以欧洲金融危机为研究事件,建立GARCH模型与C-Vine Copula函数来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欧洲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区域间相关性较低,欧洲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直接传递效应较强,通过美国与香港的间接传递性较弱。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正在不断加强,对此需要提高警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论文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冲击与影响,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带来的衰退比美国更甚。论文从欧洲经济长期存在的矛盾在危机中集中爆发以及欧盟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缺乏远见卓识两大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论文还对欧盟经济的复苏前景及未来经济增长的出路作了分析预测,认为如果欧盟不能在创新以及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上作出努力和调整,欧盟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安·诺耶 彭思珩 刘磊磊 劳川奇
欧洲面临的是金融危机而非货币危机,欧元汇率保持坚挺,银行体系总体稳健且受到严格监管,人们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危机的本质欧洲危机的演变似乎凸显了一个悖论,即经济稳健程度并不能成为能否防止危机爆发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杰克·凯利尤
内容2007年以来,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却重创了欧洲经济。展望未来,欧洲经济将面临长期衰退。本文从贸易、金融角度剖析了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
贸易相关金融危机 欧洲经济 金融联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洪炜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不同(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金融模式的固有缺陷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及所推崇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使得美国金融创新的深化速度快于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继克林顿的信息经济及新经济发展热潮之后,布什政府的导弹经济、军事经济及金融创新并没有推动美国的实体经济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借助发达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使得虚拟经济表现出虚假繁荣,从而继续维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州 司马亚玺
尽管亚洲和欧洲经济危机的背景和细节有所不同,但深层次的根源并没有不同十五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和意义深远的经济与金融改革。我们不得不进行法律、监管和治理改革,商业部门不得不削减债务,而银行家们也变得更加谨慎和更具风险意识。今天,世界正在见证另一场金融危机,它与我们所经历的危机没有什么不同,我愿意与大家分享从亚洲金融危机得出的一些教训。这说起来有些讽刺,因为我们一直将欧洲视为榜样和标杆。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继志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中央银行就开始了对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的行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次贷危机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欧洲中央银行不仅推出了一系列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措施,还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措施。对欧洲中央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操作进行初步分析,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玮
欧债危机是由主权债务危机率先爆发引起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其在欧元区不断蔓延和传导,致使全球避险情绪高涨、跨境资本流动过度流动和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较大负面冲击。目前欧债短期风险明显下降,但短期内仍面临三大风险点,并且仍可能有所恶化。欧债危机将可能对全球经济、经济治理、货币和经济再平衡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论文最后对中资银行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提出了六大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欧债危机蔓延至银行业2009年底,三大评级公司先后调低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虽然欧盟、欧洲央行和IMF已经展开数轮救助,危机反而愈演愈烈,又从希腊蔓延至"欧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有10年,欧洲在此期间经历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欧元的脆弱性逐渐暴露并多次引发欧元区解体的政治危机,欧洲经济发生较大波动。为了挽救欧元经济,欧洲央行推出了全面量化宽松政策,欧盟在欧洲全面推行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在这样翻天覆地的变革之中,欧洲的金融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莉 张鑫
欧洲金融监管对其金融风险控制能力较强,但全球性金融危机仍然暴露出弱点和不足。本文从金融创新理论和欧洲金融创新历程的梳理入手,对其金融监管以及欧洲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
欧洲 金融危机 创新 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胜杰 傅晓媛 李俊峰
笔者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及MS-VAR模型,将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环境结构性变化考虑在内,以欧洲、北美、亚洲三大区域的CDS指数及相应主要国家的股票指数和宏观经济变量为样本,研究了金融危机下信用环境在经济的波动期和平稳期两状态下的信用违约风险宏观驱动因素及跨区域传染效应,填补了学术界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空缺。此外,笔者应用bootstrap仿真实验对MS-VAR模型参数进行了检验,并利用状态相依的GIRF简化了模型解释。结论表明:经济的繁荣向好和股市收益率的提高使违约风险趋于降低,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则会使其趋于上升,同时,影响变量呈现状态转移行为,影响行为不只局限于区域内部,在特定经济状态下也会对外部区域产生溢出效应;区域间的信用违约风险传染特征是明显存在的,在经济波动期,传染效应更为明显,冲击效力更大,影响时间更长。面对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染效应,为防范信用违约风险的扩大,我们需要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式和走向,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同时,面对金融国际化的大环境,建立完善开放的信用市场对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走向全球化是很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