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7)
- 2023(12496)
- 2022(10149)
- 2021(9178)
- 2020(7720)
- 2019(16773)
- 2018(16414)
- 2017(31879)
- 2016(16761)
- 2015(18336)
- 2014(17526)
- 2013(17407)
- 2012(15503)
- 2011(13847)
- 2010(14426)
- 2009(14182)
- 2008(13322)
- 2007(12075)
- 2006(10892)
- 2005(9959)
- 学科
- 业(87395)
- 济(70798)
- 企(70701)
- 企业(70701)
- 经济(70700)
- 管理(60992)
- 农(45910)
- 农业(30818)
- 业经(30336)
- 方法(27948)
- 融(25881)
- 金融(25879)
- 财(24374)
- 银(23491)
- 银行(23480)
- 中国(23252)
- 行(22851)
- 数学(20092)
- 数学方法(19965)
- 制(19590)
- 务(18744)
- 财务(18723)
- 财务管理(18708)
- 企业财务(17711)
- 技术(16366)
- 策(15566)
- 体(14926)
- 理论(14095)
- 地方(13550)
- 贸(13499)
- 机构
- 学院(238269)
- 大学(225523)
- 济(105638)
- 经济(103828)
- 管理(99053)
- 理学(84983)
- 理学院(84342)
- 管理学(83402)
- 管理学院(82981)
- 研究(70589)
- 中国(65324)
- 农(52103)
- 财(48565)
- 京(44773)
- 农业(39599)
- 科学(38642)
- 财经(38427)
- 江(37380)
- 业大(36983)
- 中心(36065)
- 经(34854)
- 所(34060)
- 经济学(31292)
- 研究所(30223)
- 州(29740)
- 经济管理(29440)
- 经济学院(28398)
- 财经大学(27899)
- 商学(27618)
- 商学院(27371)
- 基金
- 项目(152269)
- 科学(122748)
- 研究(117620)
- 基金(111957)
- 家(94719)
- 国家(93685)
- 科学基金(83535)
- 社会(78850)
- 社会科(74532)
- 社会科学(74517)
- 省(62622)
- 基金项目(59117)
- 教育(51645)
- 自然(50955)
- 自然科(49864)
- 自然科学(49856)
- 编号(49129)
- 自然科学基金(49028)
- 划(48646)
- 资助(43925)
- 成果(37481)
- 业(37281)
- 创(35798)
- 发(34542)
- 部(33666)
- 重点(33071)
- 国家社会(32735)
- 创新(32556)
- 制(32532)
- 课题(31852)
- 期刊
- 济(127039)
- 经济(127039)
- 研究(66581)
- 农(56092)
- 中国(47596)
- 财(39837)
- 管理(39360)
- 融(38139)
- 金融(38139)
- 农业(37429)
- 科学(30719)
- 学报(29069)
- 业经(28587)
- 大学(24120)
- 学学(23539)
- 技术(21775)
- 业(19733)
- 财经(19079)
- 经济研究(18147)
- 教育(17009)
- 经(16526)
- 问题(16524)
- 农村(14918)
- 村(14918)
- 技术经济(14210)
- 农业经济(14043)
- 世界(13675)
- 现代(12842)
- 商业(12607)
- 版(11890)
共检索到364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春 张占平
金融危机对当前我国农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农作物价格回落抑制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受到重创,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冲击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组织属弱势组织。所以,发展农业需要做大做强农业生产组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涂圣伟 蓝海涛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农业的冲击也不断加深。在国家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已经出现积极变化。然而,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嘉昕 谭华清
在农业生产的纵向一体化演变过程中,专业合作社是取代家庭分立生产的主要模式。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它的生物性特质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组织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可以解释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特征。对我国而言,农户生产的专业化趋向以及土地改革的深化将将有利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生产组织 交易费用 生物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志扬
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冲击,美国近几年陆续大幅度调整农产品进口政策,包括关税大幅度提升、"自动扣留"范围进一步扩大、反倾销力度持续增强等。中国应通过发挥不同区域优势、调整出口农产品结构、改进出口农产品包装、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等措施,来应对美国的农产品进口政策调整,实现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美国 农产品出口 贸易壁垒 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志远
1991—2008年俄罗斯农业发展情况表明,1998年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农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深层次原因是金融危机使卢布汇率大幅度贬值,从而抑制了农产品进口,使国内农产品市场空间扩大,国内农业组织得以提高农产品产量。2008年俄罗斯深受金融危机影响,但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次金融危机仍然有利于国内农业生产。尽管2009年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农产品进出口情况表明,俄罗斯农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俄罗斯政府应当利用这一机遇,提高国内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慧萍 王玉斌 邹於娟 武拉平
本文利用回归方程和季节调整法分别对1978~2008年度和2003年第1季度~2009年第2季度的中国农业增加值进行分解和修正,去除季节因素和趋势因素后,获得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的时间、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只是由于中国农业增加值的长期确定性趋势值较大,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还在继续,但程度有所减缓;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表现在2009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有一定的滞后期。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业 影响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锐 赵建梅
一、问题的提出1997年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泰铢对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转而实现浮动汇率,触发了一场金融危机。1998年6月,日元与美元的比价急剧下跌,进一步加剧了这场危机,从而引起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动荡。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对外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大胜 杨宇丹 王海燕
一、泰国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泰国土地面积5109万公顷,可耕地占41%,林地占26%,牧地占2%。在2080万公顷的农用土地中约有592%用于稻谷生产,238%用于种植高地、旱地作物如玉米、木薯、高梁等,96%用于种植果树。全国农业人均耕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珮 吴千羽
基于2006—2010年资本结构发生变化的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资本结构重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受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资本结构重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征。研究结论为企业面对危机有的放矢地进行融资决策、促进公司价值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瑜玲
金融危机不仅从物质方面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危害,而且对企业文化也是严峻的考验,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文化的考验,探讨了进行企业文化重构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企业文化重构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重构 金融危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罗必良 李孔岳 吴忠培
本文从分工、专业化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生产组织的选择 ,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式取决于政府目标及其采取的相应宏观政策。价格自由、择业自由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前提 ,如果政府既控制农产品价格 ,又严格限制择业 ,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 ,人民公社体制就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 ;如果政府控制价格 ,松动择业 ,就会造成工业品生产过剩 ,农产品供给不足 ;如果政府放开价格 ,控制择业 ,就会人为制造行业垄断 ,保证少数人利益 ;如果政府放开价格 ,择业限制松动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选择就成为政府推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如果价格、择业充分自由 ,家庭农场可能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袁永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走过15个春秋。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向世人展现了这个制度的伟绩。但中国农业发展和增长进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先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大起大落,“卖难储难调难”,烧棉弃粮现象不断发生;紧接着“民工潮”象开了阐的江河汹涌奔向城市,堵也堵不住;然后是各种摊派、提留压向农民,同时“白条子”、“绿条子”又雪上加霜;接下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涨再涨,呈“直线运动”,致使农民对其需求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农业投入全国性大幅度减少;再接下来,农村干群关系普遍紧张,干部逼死农民的和农民打死干部的现象都有发生;最后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工农不等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黎钟 郭之骁
现代农业不仅是生产资源、技术和方式的现代化,而是供产销全过程的现代化运作,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片面的研究不能完全解释其先进性以及其实施路径的内在逻辑联系,片面的模仿也不能有效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本文从供应、生产、销售、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和可持续发展六个紧密相连的维度,系统、深入地剖析美日两国看似迥异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发现,它们只是在不同资源禀赋和人文背景下依据相同的理念和路径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释了其现代化的实质,如扩大单体规模、促使产业集聚、加速科技转化、推进行业交融、完善监管体系、实现产品分级、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持续发展等,借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