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6)
- 2023(18075)
- 2022(15301)
- 2021(14454)
- 2020(11971)
- 2019(27342)
- 2018(26953)
- 2017(52033)
- 2016(27797)
- 2015(31252)
- 2014(31063)
- 2013(30590)
- 2012(28325)
- 2011(25777)
- 2010(26044)
- 2009(24372)
- 2008(23104)
- 2007(20216)
- 2006(18242)
- 2005(16492)
- 学科
- 济(124925)
- 经济(124739)
- 管理(78610)
- 业(73528)
- 企(59948)
- 企业(59948)
- 方法(49126)
- 数学(43018)
- 数学方法(42545)
- 中国(39099)
- 农(31662)
- 财(29663)
- 融(29226)
- 金融(29224)
- 地方(28196)
- 银(28086)
- 银行(28053)
- 行(27094)
- 业经(26144)
- 制(24522)
- 学(24180)
- 贸(23339)
- 贸易(23320)
- 易(22691)
- 农业(21000)
- 理论(18417)
- 环境(18077)
- 务(17960)
- 财务(17864)
- 财务管理(17833)
- 机构
- 大学(393922)
- 学院(393391)
- 济(172289)
- 经济(168760)
- 管理(152722)
- 研究(138598)
- 理学(130966)
- 理学院(129560)
- 管理学(127521)
- 管理学院(126829)
- 中国(109911)
- 京(83632)
- 科学(80177)
- 财(78648)
- 所(69095)
- 中心(63103)
- 研究所(62499)
- 财经(62482)
- 农(57768)
- 经(56824)
- 江(56664)
- 北京(53826)
- 经济学(53714)
- 业大(52806)
- 范(51766)
- 师范(51382)
- 院(49717)
- 经济学院(48160)
- 财经大学(46356)
- 州(46302)
- 基金
- 项目(259224)
- 科学(204596)
- 研究(194569)
- 基金(188972)
- 家(162680)
- 国家(161330)
- 科学基金(138715)
- 社会(125065)
- 社会科(118547)
- 社会科学(118519)
- 基金项目(98718)
- 省(98583)
- 教育(88775)
- 自然(86819)
- 自然科(84782)
- 自然科学(84764)
- 自然科学基金(83243)
- 划(82853)
- 编号(79584)
- 资助(78665)
- 成果(65765)
- 部(58310)
- 重点(57762)
- 发(56507)
- 课题(54917)
- 创(53357)
- 国家社会(51854)
- 教育部(50790)
- 创新(49844)
- 人文(49558)
- 期刊
- 济(194345)
- 经济(194345)
- 研究(126072)
- 中国(76785)
- 财(58177)
- 管理(57206)
- 学报(55372)
- 农(53599)
- 科学(53597)
- 融(48716)
- 金融(48716)
- 大学(42853)
- 教育(42371)
- 学学(40290)
- 农业(36774)
- 技术(33427)
- 经济研究(32620)
- 财经(31272)
- 业经(29512)
- 经(26955)
- 问题(24665)
- 贸(21174)
- 技术经济(19831)
- 世界(19334)
- 国际(19219)
- 理论(19202)
- 图书(18875)
- 业(18550)
- 现代(18009)
- 统计(17339)
共检索到600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珍 王海东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冲击巨大,失业人口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农民工,这部分人鲜有失业保险保护;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积重难返。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就业保障政策和措施,社会团体及NGO也积极帮助就业,成效颇为明显,但监管不足和政策漏洞也是显而易见。相关政策建议为:注重应急就业政策规范化、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并扩大覆盖面、重视儒家传统文化下的非制度保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金木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简要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态势,论述了我国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定位和着力点,重点探讨了充分发挥税收作用以化解危机、促进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税收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辉
目前正在上演的美国华尔街风暴已将全球金融带入了一个恐慌的状态,并必将导致全球生产要素价格和增长格局发生演变,从而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这次金融海啸的实质,进而展望了金融海啸后强势美元归位的历程,认为世界经济有可能重回低利率低通胀时代,对此,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应当有所调整。
关键词:
金融海啸 低利率低通胀时代 政策走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琳
中国和美国是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两大经济模式的典型。在2007年前后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危机前,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宏观调控不力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频繁调控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两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调和,进而对各国的危机应对政策和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秀云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命题。目前我国实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险领域。伴随经济波动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但基于公平、共享原则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政策目标不应改变,在制度设计上,应优先发展体现权利义务对应关系的社会保障,适度发展非就业关联性保障,同时,应尽快改变分割的社会保障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伟 朴明根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加深,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重重压力将加深全球增长下滑的风险。为了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救市措施来应对危机。本文在对美国救市措施进行简要概览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情况下财政政策更为有效的结论,并对美国未来救市政策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救市政策 经济学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珍 王海东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晚,机制还不健全,尚存在微观上保障不足,宏观上覆盖面窄、不利于其天然双向调节经济波动功能的有效发挥等问题,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有力证明了这一点。本文研究认为:应深刻总结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在不超越发展阶段、充分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一方面,失业保险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提高覆盖面,特别是失业风险较高的农民工,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应提高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在应对经济波动方面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其宏观上调节需求、平滑波动的功能,随着参保率的提高,基金规模的加大,这方面的空间也将随之拓展。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微观保障 有效需求管理 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宁燕 杨朝峰 蒯强
科技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各国在进行战略决策时的选择。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各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对各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法国为例探寻今天各国通过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以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这将对科技决策者制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发展战略起到一定决策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梅新育
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剧变,在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着眼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文章由低到高提出了三个层次发展目标的设想,并分别就每一层次应采取的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保增长 目标层次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杨元杰 陈新平 马洪范 张立承 张询
金融危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坏事件",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但仍未有效建立突发性经济事件的应急机制。本文在考察国外化解金融危机的制度安排和财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应急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凤华
2008年9月世界金融市场风云突变,把全球推向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冲击了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危机演变、防范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应对危机挑战,需要搞清楚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闻媛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贸易额大幅下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口退税作为我国相机抉择的政策工具被再度起用,退税率频繁上调多次。本文通过对出口退税政策传导路径的分析,认为:由于政策覆盖面的限制,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并不能影响所有出口商品的价格;而且,由于我国出口商品整体需求价格弹性很弱,出口价格下降在带来出口商品量增长的同时,却将导致出口贸易额下降。因此,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难以改变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出口大幅下滑的趋势,亦无法缓解出口企业的生存压力,回归中性是其最佳选择。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出口规模 需求价格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强 崔丹
一、出口退税率上调所引发的经济问题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开始陷入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同时与之伴随的问题也浮出水面。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癌变的金融危机,不断地向世界经济扩散,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