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9)
- 2023(16029)
- 2022(13347)
- 2021(12396)
- 2020(10379)
- 2019(23372)
- 2018(22441)
- 2017(41716)
- 2016(22006)
- 2015(24647)
- 2014(23397)
- 2013(23373)
- 2012(21753)
- 2011(19877)
- 2010(19877)
- 2009(18968)
- 2008(17662)
- 2007(15011)
- 2006(13336)
- 2005(12286)
- 学科
- 济(95386)
- 经济(95295)
- 管理(64160)
- 业(63362)
- 企(52842)
- 企业(52842)
- 方法(41489)
- 数学(36838)
- 数学方法(36536)
- 中国(34182)
- 融(28696)
- 金融(28695)
- 银(26329)
- 银行(26295)
- 行(25474)
- 财(24475)
- 农(24048)
- 地方(21200)
- 业经(20621)
- 制(20147)
- 贸(20030)
- 贸易(20012)
- 易(19511)
- 技术(19127)
- 学(17047)
- 农业(16445)
- 务(14929)
- 财务(14899)
- 财务管理(14866)
- 理论(14261)
- 机构
- 大学(304824)
- 学院(303201)
- 济(136937)
- 经济(134588)
- 管理(115267)
- 研究(110146)
- 理学(99088)
- 理学院(97997)
- 管理学(96540)
- 管理学院(95978)
- 中国(91437)
- 京(64336)
- 科学(62850)
- 财(62654)
- 所(54682)
- 中心(51787)
- 财经(49679)
- 研究所(49557)
- 农(47835)
- 经(45509)
- 江(44318)
- 经济学(44293)
- 北京(40964)
- 业大(40589)
- 经济学院(39954)
- 院(39897)
- 范(38477)
- 师范(38045)
- 农业(37553)
- 财经大学(37347)
- 基金
- 项目(204308)
- 科学(163774)
- 基金(151779)
- 研究(150587)
- 家(132895)
- 国家(131856)
- 科学基金(113462)
- 社会(99960)
- 社会科(95068)
- 社会科学(95051)
- 基金项目(78740)
- 省(77946)
- 自然(70965)
- 自然科(69440)
- 自然科学(69419)
- 教育(69277)
- 自然科学基金(68274)
- 划(66599)
- 资助(61861)
- 编号(58191)
- 创(48037)
- 重点(47337)
- 成果(47301)
- 部(46654)
- 发(45624)
- 创新(44201)
- 国家社会(43101)
- 课题(41471)
- 教育部(40725)
- 科研(39125)
- 期刊
- 济(145769)
- 经济(145769)
- 研究(96298)
- 中国(66136)
- 财(47144)
- 管理(45930)
- 学报(45275)
- 科学(44128)
- 融(43445)
- 金融(43445)
- 农(42750)
- 大学(35059)
- 教育(34055)
- 学学(32806)
- 农业(28965)
- 经济研究(26047)
- 技术(25452)
- 财经(25420)
- 经(22024)
- 业经(21747)
- 贸(18691)
- 问题(18307)
- 国际(17301)
- 业(17101)
- 世界(16286)
- 技术经济(15436)
- 科技(14575)
- 统计(14426)
- 策(13862)
- 理论(13851)
共检索到472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甄峰 吴翌琳 王敏
中国正在全面奔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之中,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根本,创新指数依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结合我国自主创新目标和过程,以及非技术创新的特殊性,全面刻画我国区域创新能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仍持续发展,2009年将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指数 区域创新能力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吴翌琳
中国正在全面奔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之中,区域间创新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各自的特色,需要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比较,寻找差距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能力",再到"中国创造",技术创新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系统能力发展过程中,非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开始凸显,它成为引领和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创新模式,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流驱动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
创新指数 区域创新模式 非技术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琦 柴亮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是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应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熠 何茵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重创了美国经济。本文利用美国的实际资产回报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这两个指标,按照Lumsdaine andPrasad(2003)的方法创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危机"共同因素"的单变量指标;并在测度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真实值和假设没有危机时的预测值差距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考察了美国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结果显示:(1)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因美国危机受到显著、持续并重大的负面影响,危机的深化加剧了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下降;(2)美国的危机使我国的财政和货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数据以及其他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抑制了出口企业创新活动;相对于国有企业或融资能力强的企业,金融危机对非国有企业或融资能力弱的企业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较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彦博 姚黎
在建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2016年我国31省区市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Matlab软件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发现,一是我国各省区市科技创新能力两极化严重,共分为4个梯队,北京位居榜首,江苏、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次之,安徽等中部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基础的省区市紧随其后,而青海、西藏等内陆不发达省区市则较为落后。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省区市的共有特征表现在四方面,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高、原始创新能力强、良好的创新资源和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最后针对模型评价结果,对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俞越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人们普遍认为都是衍生品惹的祸。事实上,由于美国金融市场上信用衍生品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两个场外金融衍生品(OTC)创新失当,加之衍生品市场监管缺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冷静分析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金融创新适当地"踩刹车",而中国金融创新则应适当地"踩油门",积极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缩短与美国、英国、日本等金融列强之间的差距,争取早日成为世界金融强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品 期货市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甄峰 吴翌琳
2001—2007年区域创新能力呈现了一个逐步分化和持续上升的趋势。创新资源正在从单一地区的绝对优势发展为多个地区的强势,资源分布趋于合理;创新产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在专利还是在人才培养和价值创造上,基本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在创新辐射能力方面越来越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持续创新能力在略有波动中保持了提升的趋势;创新网络尽管还不完善,但网络能力正在蓬勃发展和积极构建之中。概括来讲,21世纪头7年的创新要素发展过程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较快全面提升的阶段。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松青 余建辉
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对经济危机后的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变动情况进行测算,并与木材加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等行业进行横向比较,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恢复,但由于技术效率大幅下降,即使技术进步指数提高,后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恢复速度仍然趋缓。最后,对造纸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鹏 杨丽华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规避信用风险,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创新结算方式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在对各种传统结算方式的风险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推出结算方式的创新机理,尝试性地提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的结算模式和风险买断的结算方式,并分别从政府、银行、贸易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结算方式 风险买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曜祖 毕洁颖 包盛
文章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首次对中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综合技术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都被低估,投入规模不足和创新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提升的瓶颈。此外,我国各区域农村金融扶贫效率差异显著,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东北"的空间格局。通过对Malmquist指数分解可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值的演变趋势基本相同,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技术进步的依赖。因此,各类金融扶贫机构及组织应扩大金融扶贫规模,增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投入来提升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效率,不同区域应根据种子型、发展型、成长型、成熟型四种效率类型选择相应的区域金融扶贫效率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我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差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用SPSS进行聚类的依据,并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的过程及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讨论评价区域技术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创新能力 系统聚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庭辉 范玲
文章构建了由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区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环境与潜力三个要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中国2006年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数据进行实证得到了以下结论:影响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大小因素依次为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经济投入因子、技术创新因子、创新潜力因子和创新环境因子;北京、广东、上海、天津区域创新能力较强,但不同地区在创新能力和经济投入等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不完全一致。进一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层面以及区域层面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则,构建了可操作性强的线性模型来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然后就该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对我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进行了排序比较。并按东中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以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线性模型 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