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8)
2023(6317)
2022(5145)
2021(4812)
2020(4024)
2019(8840)
2018(8388)
2017(16202)
2016(8523)
2015(9528)
2014(9346)
2013(9220)
2012(8810)
2011(7919)
2010(8687)
2009(8360)
2008(7401)
2007(6716)
2006(6225)
2005(5864)
作者
(24968)
(20583)
(20574)
(19428)
(13225)
(9832)
(9319)
(8008)
(7684)
(7681)
(7211)
(7055)
(6722)
(6674)
(6615)
(6418)
(6167)
(5973)
(5835)
(5715)
(5337)
(5082)
(4988)
(4793)
(4769)
(4744)
(4740)
(4393)
(4204)
(4187)
学科
(33775)
经济(33741)
(29677)
管理(25820)
(25527)
金融(25526)
(25468)
企业(25468)
(22786)
银行(22773)
(22200)
中国(17942)
方法(11691)
(11118)
(11057)
中国金融(11019)
(10289)
地方(10174)
数学(9749)
数学方法(9575)
业经(9174)
(8064)
财务(8036)
财务管理(8023)
企业财务(7705)
农业(7647)
技术(7483)
(6819)
理论(6724)
(6623)
机构
学院(123108)
大学(122258)
(51586)
经济(50410)
管理(45550)
研究(44411)
中国(40856)
理学(38485)
理学院(38029)
管理学(37374)
管理学院(37129)
(26016)
科学(25835)
(25191)
(22540)
中心(21782)
研究所(20463)
(20095)
财经(19897)
(19208)
(17964)
(17740)
银行(17110)
(16868)
北京(16653)
金融(16555)
(16260)
(16160)
经济学(16122)
业大(16063)
基金
项目(77853)
科学(61635)
研究(58286)
基金(56196)
(48628)
国家(48218)
科学基金(41037)
社会(36620)
社会科(34895)
社会科学(34883)
(30748)
基金项目(28958)
教育(26046)
(26021)
自然(25658)
自然科(25111)
自然科学(25100)
自然科学基金(24683)
资助(23369)
编号(23338)
成果(20143)
(18034)
重点(18031)
(17585)
(16975)
课题(16922)
创新(16449)
(15272)
国家社会(15069)
项目编号(14690)
期刊
(57634)
经济(57634)
研究(38975)
(29938)
金融(29938)
中国(26826)
(19057)
(19031)
管理(18862)
科学(18042)
学报(17805)
大学(13842)
学学(13105)
教育(12443)
农业(12085)
财经(10086)
技术(9872)
业经(9010)
经济研究(8862)
(8562)
科技(7194)
(7146)
论坛(7146)
问题(7069)
国际(7006)
理论(6933)
(6585)
实践(6265)
(6265)
现代(6226)
共检索到199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宁燕  杨朝峰  蒯强  
科技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各国在进行战略决策时的选择。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各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进而对各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法国为例探寻今天各国通过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以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这将对科技决策者制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发展战略起到一定决策支撑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逄爱成  黄凤志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珍  王海东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冲击巨大,失业人口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农民工,这部分人鲜有失业保险保护;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积重难返。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就业保障政策和措施,社会团体及NGO也积极帮助就业,成效颇为明显,但监管不足和政策漏洞也是显而易见。相关政策建议为:注重应急就业政策规范化、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并扩大覆盖面、重视儒家传统文化下的非制度保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张成思  
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盛四辈  宋伟  方琳瑜  
如何更好地制定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构建自主创新战略群的方式,从系统性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群调整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世伟  
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一样,德国政府也实施了银行救助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德国的秩序自由主义传统和强调规则的经济政策理念使其应对政策与美国明显不同。文章认为,德国危机应对政策的特点是秩序政策优先,主张重塑国际金融秩序并率先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具体建议。在经济温和复苏后,德国政府坚决从扩张性财政政策中退出,坚持财政平衡对中长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近年来德国推进结构改革从而提高了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尽管德国经济振兴计划的数额相对较小,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江伟  涂柳媚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这一"黑箱"。本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从动态上考察了金融危机前后不同竞争战略对企业成本粘性影响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会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而成本领先战略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差异化战略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有所减弱,而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没有变化。这一结论弥补了以往学者基于静态经济环境开展成本粘性问题研究的缺陷,也有助于学者和管理者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理解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元真  郭卫民  徐光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宏珠  潘和平  唐小我  
文章详细阐述了博弈与战略问题,提出了金融博弈和战略金融研究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从金融危机的本质与深层次的原因出发指出进行战略博弈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对金融危机的研究进行回顾,提出了解决全球金融危机所面临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曾建辉  刘智勇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我国部分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我们应该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为管理者提供更多战略信息。文章从战略管理会计内涵入手,分析金融危机下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特征,探讨战略管理会计在危机当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如果其波及蔓延他国,使其它国家和地区陷入严重困境,被称之为地区性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一般来说,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世忠  
中国企业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应从观念层面和战略层面进行探析。从观念层面,强调掌握实情、辩证思维、举措有度;从战略层面,应在发展资源节约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寻找商机,以及选择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出击、维持、收缩、转移、退出及其组合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永恒  张永庆  廉正  
此次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在遭受冲击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巨大发展潜力。鉴于此跨国公司正逐渐改变在华投资策略,提升中国在其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一改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从整体层面上看,其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战略在华布局的实现,其负面效应也在逐渐凸显。两方面效应形成的强大反差,揭示出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过程中,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忽视和缺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宁震霖  
全球金融危机给在华跨国公司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在华跨国公司不得不对其"中国战略"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一适应性战略调整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动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蕾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也给跨国公司经营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危机后跨国公司面临新的宏观背景,同时也有着内在的调整需求,这些外在约束因素和内在发展需求决定了跨国公司全球范围的战略调整和投资方向,并对未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产业转移、投资重点等产生深远影响。从区域布局看,跨国公司投资重心向新兴经济体倾斜,但是在短期内有制造业回归母国的倾向;从行业布局看,跨国公司将不断扩大服务全球外包的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