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2)
2023(15230)
2022(12358)
2021(11330)
2020(9205)
2019(20524)
2018(19933)
2017(36900)
2016(20592)
2015(22951)
2014(22627)
2013(21561)
2012(19784)
2011(17881)
2010(18766)
2009(17623)
2008(16745)
2007(15209)
2006(13752)
2005(13030)
作者
(54630)
(45292)
(45050)
(42315)
(28827)
(21532)
(20656)
(17495)
(17289)
(16324)
(15240)
(15124)
(14599)
(14155)
(14045)
(13963)
(13425)
(13294)
(13253)
(12774)
(11461)
(11230)
(10884)
(10467)
(10452)
(10169)
(10080)
(10014)
(9008)
(8920)
学科
(84517)
经济(84428)
(82920)
(75494)
企业(75494)
管理(67985)
中国(33916)
业经(31646)
(28343)
方法(27936)
(27053)
(26945)
金融(26944)
(24799)
银行(24790)
(24202)
地方(22738)
教育(21028)
农业(20854)
(20477)
财务(20445)
财务管理(20427)
(20220)
理论(20051)
技术(19748)
数学(19673)
数学方法(19486)
企业财务(19355)
(15978)
(15332)
机构
学院(281794)
大学(274462)
(114567)
经济(112112)
管理(104689)
研究(95442)
理学(87921)
理学院(86958)
管理学(85744)
管理学院(85179)
中国(76249)
(59459)
(55766)
科学(52720)
(47265)
(46179)
中心(43976)
(43739)
师范(43444)
财经(42897)
(42404)
研究所(41965)
(38737)
北京(38561)
(37350)
教育(35202)
业大(34988)
师范大学(34628)
经济学(34149)
(34134)
基金
项目(171176)
研究(138183)
科学(137952)
基金(119851)
(100734)
国家(99502)
科学基金(87224)
社会(87105)
社会科(82470)
社会科学(82455)
(71455)
教育(69105)
基金项目(61964)
编号(59486)
(58916)
自然(51689)
自然科(50530)
自然科学(50521)
自然科学基金(49655)
成果(49269)
资助(47753)
课题(44210)
(43290)
(39521)
重点(39515)
(38373)
(36957)
(36950)
(36368)
项目编号(36355)
期刊
(141000)
经济(141000)
研究(96199)
中国(69372)
教育(59995)
(46459)
管理(45432)
(41826)
(40352)
金融(40352)
科学(33425)
学报(32403)
技术(31231)
农业(28520)
大学(27090)
业经(26353)
学学(24172)
财经(21744)
经济研究(21599)
(18905)
职业(17693)
问题(17012)
(16894)
技术经济(15024)
现代(14657)
(14547)
论坛(14547)
商业(13948)
(13909)
世界(13825)
共检索到460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秀芬  田思路  
日本长期以来重视企业职业教育。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倡导"能力权"的保障以及"企业人"与"社会人"相统合的理念。主要方法有在职培训、自我培训等。在注重传统的内部劳动市场的基础上,关注外部劳动市场的职业教育,企业从实务的角度制定教育方针、体系和内容,并结合人事管理等制度科学地实施与评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杭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帮助陷入严重经营危机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日本政府以确保资金供给、消除雇佣不稳定为出发点推出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政策。这些政策在短期内扩大了面向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扭转了中小企业持续破产的局面;从长期看,这些政策为日本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我国与日本在经济结构的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因此,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政  张东明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北京大学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研讨会"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萍萍  
美国和日本的住宅金融体系都曾经为其住宅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然而,无论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爆发,还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都表明其原有住宅金融体系存在弊端。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美国和日本的住宅金融体系都有了新的发展。借鉴金融危机背景下住宅金融体系的国际经验,对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健全和完善我国住宅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克恩  鄂志寰  
近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性的金融危机,严重的信用紧缩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礼群  
去年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百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大、影响程度之深、危害损失之烈,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国经济一度面临极大的困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诸廷助  陈华龙  赵玉花  
金融危机后,韩国银行业经历了重大改革。这场改革突出地呈现出三个特点:外国金融资本大量进入,对韩国国内银行业的控制力度显著增加;购并模式成为韩国银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但对银行业效率的影响不确定;混业经营极大改变了整个金融业的竞争环境,银行从中受益最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远鹏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大型项目众多,并购投资额占比大幅增加;行业集中结构发生急剧变化,政府企业投资先发后稳,私人企业投资后来居上,中国FDI向全美渗透的步伐加快。中国对美国FDI大幅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国资产价格下降和交易机会;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及国有企业的率先"走出去";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绕过壁垒投资的大幅增加;中国国内市场竞争与转型升级压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快速提升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崔晓春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回购市场健全成熟与否对于防范流动性危机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回购市场的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结合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认为,有必要在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引入CCP清算和回购第三方服务,它们在危机时刻能够有效降低回购市场的整体信用风险,维持市场流动性。同时,还应该妥当协调抵押品变现问题,提高抵押品的利用率,以及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回购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李科  沈兰成  
从本次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经历了一次十分严峻的资产缩水及危机洗礼。随着全球金融市场逐步从恐慌情绪中触底并逐步回复,主权财富基金正在重新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客观分析主权财富基金在金融危机前后一些表现,以及新的发展趋势,对于把握总体的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的新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因此,正确评估一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成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内容。在学术界,金融危机(稳定性)理论已经经过了强调"基础经济变量"的第一代模型、强调"心理因素"和"预期自致型危机"的第二代模型和对国家资产负债状况进行总体分析的第三代模型的衍变过程。资产负债分析是第三代理论研究模型的核心,但由于统计资料的局限性,这一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受到诸多限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本文探讨了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最新动向,并基于国内的经济金融数据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秦建文  梁珍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探底。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直接原因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滥用金融创新产品,并疏于金融监管。虽然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相反,要在吸取这场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不断继续金融创新,并在金融创新中切实做到:金融创新立足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加强场外监管,保证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审慎对待复杂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信用评级,加强风险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