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5)
- 2023(12148)
- 2022(10088)
- 2021(9269)
- 2020(7637)
- 2019(16833)
- 2018(16024)
- 2017(30661)
- 2016(16253)
- 2015(17590)
- 2014(16576)
- 2013(16075)
- 2012(14510)
- 2011(12925)
- 2010(13146)
- 2009(12494)
- 2008(11619)
- 2007(9919)
- 2006(8703)
- 2005(7732)
- 学科
- 济(57704)
- 经济(57629)
- 业(46008)
- 管理(44869)
- 企(37546)
- 企业(37546)
- 融(28055)
- 金融(28053)
- 方法(25080)
- 银(24995)
- 银行(24951)
- 行(24155)
- 中国(23063)
- 数学(21714)
- 数学方法(21483)
- 财(19627)
- 农(17482)
- 贸(15055)
- 贸易(15045)
- 制(14894)
- 易(14729)
- 业经(14530)
- 务(13512)
- 财务(13489)
- 财务管理(13472)
- 企业财务(12926)
- 农业(12422)
- 学(12328)
- 地方(12055)
- 中国金融(11327)
- 机构
- 学院(221830)
- 大学(220618)
- 济(91764)
- 经济(90024)
- 管理(81416)
- 研究(75206)
- 理学(70919)
- 理学院(70126)
- 管理学(68793)
- 管理学院(68424)
- 中国(63395)
- 科学(46221)
- 京(44725)
- 财(43170)
- 农(42463)
- 所(38108)
- 中心(36172)
- 业大(35323)
- 研究所(35175)
- 财经(35002)
- 农业(33930)
- 经(31941)
- 江(31406)
- 经济学(29654)
- 北京(27457)
- 范(27450)
- 经济学院(27129)
- 师范(27022)
- 院(26638)
- 财经大学(26409)
- 基金
- 项目(153011)
- 科学(120056)
- 基金(112491)
- 研究(107691)
- 家(100132)
- 国家(99289)
- 科学基金(84270)
- 社会(70568)
- 社会科(67067)
- 社会科学(67052)
- 省(59776)
- 基金项目(59509)
- 自然(54873)
- 自然科(53697)
- 自然科学(53676)
- 自然科学基金(52739)
- 划(50855)
- 教育(49211)
- 资助(45181)
- 编号(42270)
- 重点(35075)
- 成果(33461)
- 创(33295)
- 发(33206)
- 部(33146)
- 创新(31121)
- 科研(30126)
- 国家社会(29926)
- 课题(29045)
- 计划(28797)
共检索到32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中和 王红霞
一、金融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全球FDI总量显著下滑,前景黯淡据联合国贸发会预测,2008年全球FDI流量会降至1.6-1.2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斯蒂芬·格伦菲勒 洪维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新特点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并非近年方才出现的现象。1873年,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繁荣,吸引资本留在国内,对外信贷突然中止,导致美国杰·库克公司经营困难;1890年,伦敦巴林兄弟投资银行对阿根廷债权发生支付危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缑先锋
金融危机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外商在华投资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青睐的投资国。抓住机遇、利用好优势,需采取的对策有:增强外商对中国市场环境的信心;鼓励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我国服务外包;加大对欧美资金的吸引力度;引导中西部积极吸引外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对外资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等。通过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相龙
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什么影响?怎样提高中国资本的形成能力?怎样扩大中国对外投资?这些已成为当前经济金融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市场利差 预期汇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喻平 黄晗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舞台上的活动日益活跃,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流动状况,明确其异常流动原因,对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促进金融体系完善有重要意义。本文搜集了金融危机前后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私人投资等数据,通过对其趋势、浮动范围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得到了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各形式在流量及流向方面均出现异常状况的结论,并结合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理论对异常流动的原因进行说明和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辉 汪前元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甚少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文章以我国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危机降低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水平,但不显著;考虑了GARCH效应之后的结果则表明,这一负相关关系显著存在,这表明,金融危机确实降低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水平。此外,GARCH效应的存在意味着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模式在金融危机之后变得更加复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光耀
近一年多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波及面之广,危害程度之大,堪称百年不遇,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日趋严峻。美国次贷危机从何而来,它是怎样演变成金融危机进而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乃至地缘政治产生了哪些影响?面对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本刊特别邀请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颖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蝴蝶效应"下迅速蔓延全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现状,探讨了金融危机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完善人才培养开发体系;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金融危机 中部地区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盛来运 王冉 阎芳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最新数据,分析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出农民工在2009年春节前后流动就业的变化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t模型剖析了农民工返乡和继续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确实对农民工流动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不过,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大量返乡农民工在2009年春节后继续选择外出从业。从长期看,农民工进城就业依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向;今后农民工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快推进农民工的城市化、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建立一体化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路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美国金融危机,进而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2009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彰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国际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凸现了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震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使国际市场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一度萎缩,同时也使能源产品的价格经历了一个"过山车"般的变化,从而推动了国际能源战略格局重新洗牌。对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能源新格局在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机遇。面对金融危机后的新形势,中国政府和能源企业果断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对内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与能源结构调整,对外积极实践"新能源安全观",通过扩大和深化国际能源合作,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能源格局 中国能源安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喻恺 胡伯特·埃特尔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多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创。金融危机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捐赠基金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对捐赠基金支出的影响较为温和;相对而言,依赖地方政府的美国公立大学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更大的冲击,而私立大学则依靠较为稳定的科研、学费和捐赠收入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之下,世界一流大学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而多元化的收入结构、稳定的财政拨款、雄厚的捐赠基金基础以及优秀的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对于大学平安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金融危机 捐赠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