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8)
2023(17068)
2022(14400)
2021(13129)
2020(10908)
2019(24038)
2018(23635)
2017(44709)
2016(24118)
2015(26839)
2014(26390)
2013(25873)
2012(24163)
2011(21905)
2010(22678)
2009(21826)
2008(20863)
2007(19058)
2006(17388)
2005(16322)
作者
(67291)
(55932)
(55826)
(52891)
(35324)
(26852)
(25318)
(21570)
(21535)
(20094)
(19294)
(18826)
(17787)
(17747)
(17598)
(17224)
(16367)
(16314)
(16249)
(16110)
(14309)
(13797)
(13476)
(13123)
(12850)
(12608)
(12571)
(12423)
(11352)
(11018)
学科
(98905)
经济(98712)
(77037)
管理(67960)
(53537)
企业(53537)
(51153)
中国(37853)
农业(34330)
方法(31581)
(29990)
银行(29973)
(29914)
金融(29910)
业经(29581)
(29186)
(28961)
(28842)
地方(27238)
数学(25568)
数学方法(25267)
(18358)
(17560)
贸易(17539)
(17093)
(17049)
(17018)
(16924)
财务(16873)
财务管理(16828)
机构
学院(336120)
大学(330180)
(141969)
经济(138747)
管理(125131)
研究(116548)
理学(104726)
理学院(103590)
管理学(101954)
管理学院(101320)
中国(99995)
(72155)
(70142)
(66825)
科学(66140)
(58294)
中心(56474)
(55284)
财经(54125)
研究所(51410)
农业(50652)
业大(49134)
(48860)
(44811)
师范(44421)
北京(44415)
(44267)
经济学(42796)
(41188)
财经大学(39555)
基金
项目(210217)
科学(166117)
研究(162093)
基金(150743)
(128776)
国家(127489)
科学基金(109800)
社会(105835)
社会科(99273)
社会科学(99247)
(84223)
基金项目(78494)
教育(73453)
(68980)
编号(68193)
自然(65759)
自然科(64198)
自然科学(64184)
自然科学基金(63034)
资助(60564)
成果(56836)
(49955)
课题(47846)
重点(47111)
(46635)
(44728)
(44084)
国家社会(43376)
(42711)
创新(41141)
期刊
(175195)
经济(175195)
研究(110574)
中国(83154)
(69743)
(56302)
(54459)
金融(54459)
学报(47404)
管理(46479)
农业(46224)
科学(45765)
教育(41137)
大学(38301)
学学(35967)
业经(32929)
技术(28676)
财经(27114)
经济研究(25612)
(23170)
问题(22928)
(22332)
(17546)
农村(17416)
(17416)
世界(17238)
(16144)
农业经济(16017)
技术经济(15749)
理论(15731)
共检索到552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黎慈  
全球经济动荡,中国经济面临挑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不仅是维护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冲击的需要,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的严重缺失,提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慈  
全球经济动荡,中国经济面临挑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不仅是维护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视农民工返乡潮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应当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曼  
本文认为,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问题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现实需求,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问题要以人为本,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培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波  熊中楷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约2000万农民工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好办法。政府引导农民工创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而不"鼓动";应注意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应长期重视农民工创业,防止新创企业短期内倒闭。农民工创业要充分调研市场,防范市场风险;慎重选择项目,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要量力而行,争取家庭的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世勇  
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工失业之后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减压阀,一个回得去的农村是中国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稳定器",是中国社会遭遇到大量农民工失业所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时所具有的韧性所在。在宏观经济社会结构一时难以改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短期内难以完善的情况下,基于非传统安全的战略考虑,我们需要正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农民工仍然会不断地往返城乡的社会事实,摈弃城市化的单向度思维,在政策调整方面多管齐下,为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后建  卞小娇  尹希果  
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近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个体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造成了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性别差异;农民工的年龄越大,其就业过程所受的内外部约束也会逐步扩大,最终致使其就业能力下降;通过投资教育和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显著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外出务工年限越长并有非农就业技能的农民工,其就业能力越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秋柳  刘海珍  
农民工是我国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高发人群,其最基本、最必要的工伤保险项目应得以优先确立。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基金设计不完善、缺乏预防机制等问题,应参考各地实践和国际经验,健全法律法规,合理设计基金,逐步发展预防机制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龙  贾让成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开始,通过建立适合于研究农民工特点的最优社会保险机制模型,比较了信息不对称在流动性风险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保险制度中的表现,着重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社会生产效率和社会保险制度运作效率的影响,从而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和政策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康绍大  陈金香  付春蕾  
近年来,随着河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数量与日俱增。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初步建立了以工伤、养老、医疗为主的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但是,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群体所处的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驰文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更应该坚持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境地,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在于农村地区。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尽管会减少其一些可支配收入,却能减少农民工由预防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大大提高其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亚  陈浩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城市就业环境出现恶化,这导致大量农民工被动返乡,其就业安置状况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农业产业链的长远目标与农民保有土地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构建农民工长效稳定流迁就业机制、探究农民工多元就业转移方案是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展祥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表明,农民工城镇就业是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城镇化发展基本符合这一规律,但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表面是对城镇化趋势的背离,实则是城镇化新阶段的主动适应性调整,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和巩固我国实现更高城镇化水平的能力。应调整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建立利于生产要素流入农业部门长效机制,巩固持续城镇化所需的农业后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