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1)
2023(9315)
2022(7793)
2021(7225)
2020(5838)
2019(12992)
2018(12496)
2017(24568)
2016(12594)
2015(13816)
2014(13358)
2013(12721)
2012(11507)
2011(10388)
2010(10840)
2009(10423)
2008(9434)
2007(8273)
2006(7662)
2005(6972)
作者
(32089)
(26421)
(26299)
(24963)
(16795)
(12509)
(12096)
(10094)
(9988)
(9566)
(8802)
(8568)
(8313)
(8282)
(8248)
(8202)
(7754)
(7746)
(7655)
(7546)
(6492)
(6337)
(6316)
(6087)
(6052)
(5951)
(5802)
(5762)
(5281)
(5266)
学科
(44953)
经济(44913)
管理(35384)
(34588)
(28322)
企业(28322)
(26124)
金融(26123)
(23795)
银行(23794)
(23157)
(21367)
贸易(21350)
(20808)
中国(20563)
方法(16472)
(15630)
(15456)
数学(14014)
数学方法(13809)
(13650)
地方(12492)
业经(11639)
中国金融(11169)
(10291)
财务(10261)
财务管理(10248)
农业(9775)
企业财务(9660)
(9634)
机构
学院(167901)
大学(160876)
(76374)
经济(74784)
管理(61614)
研究(54680)
理学(51945)
理学院(51515)
管理学(50737)
管理学院(50450)
中国(49605)
(37560)
(31729)
财经(28797)
科学(28051)
中心(27658)
(25989)
(25875)
(25712)
经济学(24216)
研究所(22853)
(22621)
(22212)
经济学院(22002)
银行(21482)
(21379)
(21325)
财经大学(21178)
金融(20931)
(20242)
基金
项目(104151)
研究(83465)
科学(82173)
基金(74196)
(61888)
国家(61331)
社会(53208)
科学基金(53111)
社会科(50714)
社会科学(50709)
(41681)
教育(38044)
基金项目(37553)
编号(36143)
(33739)
资助(31060)
自然(31018)
自然科(30317)
自然科学(30311)
成果(29835)
自然科学基金(29745)
课题(24990)
(24344)
重点(23580)
(23049)
(22855)
(22824)
项目编号(22275)
(21856)
国家社会(21683)
期刊
(85986)
经济(85986)
研究(54785)
(35738)
金融(35738)
中国(32145)
(28070)
管理(23049)
(22298)
教育(18177)
学报(17886)
科学(17392)
经济研究(15817)
(15753)
业经(15723)
国际(14842)
大学(14798)
农业(14640)
学学(14078)
财经(13736)
技术(13607)
(11811)
问题(11700)
商业(9134)
世界(8869)
理论(8485)
现代(7927)
实践(7614)
(7614)
(7491)
共检索到267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好  戢梦雪  
2008年金融危机后印度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一方面为鼓励出口出台了大量便利化措施,另一方面频繁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限制外国产品进口。印度积极的贸易防御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外贸政策调整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自2005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及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中国外贸增长率开始呈现下降态势,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剧了上述趋势。为此,国家对各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其对外贸的提升效果在2009年已获得初步显现。如何在保证外贸稳步恢复的同时,以更有效的手段推进我国贸易结构的改善将成为下阶段中国外贸政策选择的重大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章安平  
当前外贸风险的特征(一)外部风险1.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依然不稳,外需仍旧疲软,企业订单缩减。目前,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低迷、外需疲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依然较大,究其原因:一是目前世界经济企稳复苏,主要是依靠各国政府以大规模政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雪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金融部门虽然没有受到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是真实经济部门,尤其是外贸部门遭受了巨大冲击,中国严重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保增长,稳定外需成为中国在危机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2008年以来中国为促进外需所采取的外贸政策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外贸政策,促进外需稳定、健康增长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来势猛、冲击大、影响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需求显著萎缩。受此影响,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经济体,受到重创,普遍出现进出口增速下滑、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伟  
一、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运行情况1.外贸进出口各项指标连续10个月负增长。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我国外贸进出口额逐月下降,11月份开始,外贸进出口各项指标同比出现负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建仁  王雷  
文章从我国外贸规模与速度、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金融风险、汇率、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政策七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政策思路,并从金融、财政、组织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曾建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究竟该如何认识这场危机?它对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我国外贸来说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特点及启示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利润以及利用外资的影响,并从加快推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增强外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如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防范汇率波动风险、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大国家对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等已成为当务之急,需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瑞  周人杰  
中韩建交16年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韩两国经济与贸易形成重大冲击。包括贸易逆差在内的中韩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固有问题发生了一定变化。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韩两国应该加强金融合作、改善贸易环境,同舟共济、勇闯难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21世纪印度外贸政策的重点从贸易自由化调整为促进出口。新的外贸政策具有重视传统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注重出口产品国内价值增值、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和进口替代措施促进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带动了印度国内需求增长,改善了国内生产条件,从而推动了资本积累,为长期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印度新贸易政策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应当重视出口对国内经济活动的积极影响,从而克服"剩余产品出口"的内在缺陷,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印度当前贸易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21世纪印度外贸政策的重点从贸易自由化调整为促进出口。新的外贸政策具有重视传统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注重出口产品国内价值增值、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和进口替代措施促进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带动了印度国内需求增长,改善了国内生产条件,从而推动了资本积累,为长期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印度新贸易政策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应当重视出口对国内经济活动的积极影响,从而克服"剩余产品出口"的内在缺陷,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印度当前贸易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逆差积累,这表明印度出口部门的国内配套生产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也表明贸易政策需要与国内其他经济政策相互配合,才能产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启林  汪海波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扩散到世界主要开放国家,影响范围也从虚拟经济深入到实体经济,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出台各种刺激经济的财税方案,大规模地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如何保持经济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韩笑  
韩国金融危机后 ,金大中政府开始对韩国经济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整 ,已表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此次经济改革过程中韩国取得的成绩仅是阶段性的 ,在韩国经济体系中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影响经济发展 ;而政府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尤其是联合债权银行对产业结构和大企业结构进行调整时 ,许多做法也似乎有悖于经济市场化的根本主张 ,使人感到有重蹈越权覆辙之虞。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亮亮  苗永旺  
由于此次危机爆发后,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国际贸易约束规则、国际生产体系、国际协调机制和应对金融危机经验等与大萧条时期不同,因此,目前虽存在国际贸易保护趋势,但由此引发大萧条时期大规模世界性贸易战的可能性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