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6)
- 2023(8407)
- 2022(6879)
- 2021(6302)
- 2020(5147)
- 2019(11326)
- 2018(10872)
- 2017(20559)
- 2016(10527)
- 2015(11469)
- 2014(10988)
- 2013(10497)
- 2012(9114)
- 2011(8033)
- 2010(8478)
- 2009(8591)
- 2008(8007)
- 2007(6689)
- 2006(5871)
- 2005(5456)
- 学科
- 济(35839)
- 经济(35793)
- 管理(33516)
- 业(33202)
- 企(30499)
- 企业(30499)
- 融(25457)
- 金融(25456)
- 银(22891)
- 银行(22890)
- 行(21995)
- 中国(17700)
- 财(17311)
- 方法(14087)
- 务(13933)
- 财务(13912)
- 财务管理(13894)
- 企业财务(13094)
- 制(11246)
- 中国金融(10960)
- 业经(10905)
- 数学(10833)
- 数学方法(10700)
- 理论(9959)
- 农(9571)
- 学(8329)
- 地方(8178)
- 贸(7469)
- 贸易(7456)
- 易(7274)
- 机构
- 学院(140038)
- 大学(135274)
- 济(56213)
- 经济(54953)
- 管理(51693)
- 理学(44238)
- 理学院(43872)
- 管理学(43168)
- 管理学院(42940)
- 中国(39503)
- 研究(39457)
- 财(33497)
- 京(26665)
- 财经(25531)
- 经(22892)
- 科学(21067)
- 中心(21033)
- 江(20577)
- 财经大学(18895)
- 所(18592)
- 经济学(18468)
- 融(17832)
- 银(17816)
- 州(17686)
- 金融(17486)
- 银行(17207)
- 范(16825)
- 师范(16677)
- 经济学院(16623)
- 北京(16431)
- 基金
- 项目(86342)
- 研究(68203)
- 科学(68184)
- 基金(62128)
- 家(51783)
- 国家(51275)
- 科学基金(45367)
- 社会(44194)
- 社会科(41953)
- 社会科学(41946)
- 省(34870)
- 基金项目(32107)
- 教育(31574)
- 编号(29524)
- 划(27749)
- 自然(26901)
- 自然科(26279)
- 自然科学(26274)
- 自然科学基金(25814)
- 资助(24959)
- 成果(24349)
- 课题(19847)
- 重点(19685)
- 项目编号(19326)
- 创(19199)
- 性(19180)
- 发(18845)
- 部(18662)
- 国家社会(18117)
- 年(17767)
共检索到216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盖地 杜静然
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相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并且这次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会计。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美国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是对公允价值的估价不准确引起了金融机构等各方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来说,金融危机为其完善带来机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丰
公允价值会计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认为具有顺周期效应而加剧了金融危机,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大争论,2023年发生的硅谷银行危机事件则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这个问题。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及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产生的争议,简述了本次硅谷银行危机爆发的过程及原因,从金融工具准则应用视角探讨了硅谷银行危机事件,对公允价值会计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次硅谷银行危机事件中的角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硅谷银行危机事件对金融工具准则和公允价值会计在当前的应用和问题进行了再反思,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安红梅
随着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的蔓延,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次贷危机的"帮凶"。在2009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许多银行家强烈呼吁彻底改革资本充足和公允价值会计等金融规则。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仍值得信任,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能带来哪些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旭东 逯东
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背景、焦点和原因。文章从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是否优于历史成本、为什么会计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会计如何与金融监管相协调并在金融稳定中发挥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为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稳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夏成才 邵天营
本文对影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历史成本会计对不稳定的经营环境的不适应性,是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诱因;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对经济学收益计量的追求,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则构成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关键限制。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并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反思和重构,是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国民 徐彦坤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稳健性等原则产生负面影响;公允价值会计通过造成报告实体报表业绩的波动、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顺周期性的扩大等渠道恶化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也存在着制度本身部分内容过于复杂、缺乏针对性披露、缺乏关于判断的具体指南、面临诉讼风险等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上述问题存在使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危机 顺周期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兰芳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人们将焦点直指公允价值能否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上。在公允价值计量实施过程中,要正视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问题,让公允价值尽可能接近理想假设条件下的公允程度。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桂环 王志亮 门瑢
公允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如实反映市场和价值波动的经济真相。本轮金融危机之所以对银行的财务稳定性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除了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工具账面价值造面巨额减计外,还在于没有将企业自创商誉纳入资产负债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素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已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拯救危机,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纷纷探求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和针对性策略。美国银行家认为"按市值计价"会计原则在市场高涨或发生危机时,严重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容易造成财务结果失真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美国《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公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完善性修正。本文在总结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两面性和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应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环境,提出中国在金融危机下正确应用和还原公允价值本质的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应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思考一: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欧美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是否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是存在缺陷的。如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估计技术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俊华
公允价值计量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缺陷。本文运用公司行为金融理论,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投资行为异化的影响机理,用Ohlson估价模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临界条件;用公允价值目标资产贴现模型和可转债估价Black-Shoes模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并用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金融监管指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传递金融顺周期性。最后,给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动态减值准备模型,该模型具有逆周期机制,能实现金融稳定,克服公允价值顺周期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