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0)
- 2023(12360)
- 2022(10388)
- 2021(9293)
- 2020(7454)
- 2019(16506)
- 2018(15761)
- 2017(30398)
- 2016(15908)
- 2015(17504)
- 2014(17029)
- 2013(16819)
- 2012(15511)
- 2011(14256)
- 2010(14632)
- 2009(13926)
- 2008(12972)
- 2007(11515)
- 2006(10524)
- 2005(10010)
- 学科
- 济(71113)
- 经济(71056)
- 业(45764)
- 管理(43402)
- 企(34228)
- 企业(34228)
- 融(28203)
- 金融(28202)
- 中国(27969)
- 银(25777)
- 银行(25767)
- 行(25135)
- 农(24240)
- 方法(22351)
- 地方(21781)
- 数学(19367)
- 数学方法(19208)
- 业经(17882)
- 贸(16621)
- 贸易(16602)
- 财(16309)
- 易(16109)
- 制(16053)
- 农业(15056)
- 发(11924)
- 中国金融(11369)
- 环境(11153)
- 地方经济(10932)
- 学(10924)
- 务(10750)
- 机构
- 学院(222599)
- 大学(215907)
- 济(99668)
- 经济(97650)
- 管理(81759)
- 研究(79395)
- 中国(69034)
- 理学(68370)
- 理学院(67656)
- 管理学(66670)
- 管理学院(66270)
- 财(46285)
- 京(46249)
- 科学(43704)
- 所(40063)
- 中心(38169)
- 农(37181)
- 财经(35800)
- 研究所(35385)
- 江(34647)
- 经(32375)
- 经济学(31156)
- 北京(29756)
- 业大(29455)
- 范(28889)
- 州(28879)
- 农业(28848)
- 师范(28610)
- 院(28269)
- 经济学院(27933)
- 基金
- 项目(138191)
- 科学(109307)
- 研究(106254)
- 基金(98637)
- 家(84578)
- 国家(83808)
- 科学基金(72258)
- 社会(68478)
- 社会科(65244)
- 社会科学(65233)
- 省(55419)
- 基金项目(50491)
- 教育(47588)
- 划(45363)
- 编号(44273)
- 自然(43490)
- 自然科(42539)
- 自然科学(42533)
- 自然科学基金(41779)
- 资助(40798)
- 发(36391)
- 成果(35459)
- 重点(31403)
- 课题(30995)
- 发展(30015)
- 部(29887)
- 创(29839)
- 展(29538)
- 国家社会(28284)
- 创新(27907)
- 期刊
- 济(119088)
- 经济(119088)
- 研究(73222)
- 中国(50943)
- 融(41306)
- 金融(41306)
- 农(36960)
- 财(34945)
- 管理(32499)
- 学报(28342)
- 科学(27953)
- 农业(25244)
- 教育(25208)
- 大学(22523)
- 业经(21790)
- 学学(21226)
- 经济研究(19985)
- 技术(19827)
- 财经(18128)
- 经(15652)
- 问题(15030)
- 业(13417)
- 贸(13365)
- 国际(13004)
- 世界(12487)
- 商业(11947)
- 理论(11420)
- 技术经济(11088)
- 现代(10574)
- 实践(10173)
共检索到36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建刚 胡志浩
随着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以及期货期权等交易品种的异军突起,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呈现出交易品种和规模扩大化、交易平台电子化、交易所一体化和公司化等特征。其相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给在次贷危机中遭受冲击的场外衍生品市场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文章展望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未来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场内衍生品市场 电子化 交易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初昌雄
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向全球扩散,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对危机的扩散和演变起到了助推器和放大器的作用。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既要吸取危机的教训,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鼓励金融创新、完善有关场外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衍生金融产品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的信息披露。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蔡国喜 徐光
本文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监管框架和改革措施入手,阐明了两国市场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监管理念和措施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厘清了当前存在的若干制约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认识误区后,对如何加快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发展 监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威
信用衍生产品自问世以来在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完善信用风险定价机制、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及其在本次金融危机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肯定了基础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应推动金融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屯 于金酉
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品 商业银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建刚
场外衍生品市场由于缺乏监管、交易信息不透明、产品过于复杂、过于巨大的规模等原因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系统风险和给金融危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为研究者理解其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场外衍生品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该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近年基本发展特点、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以及场外市场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以求加深我们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场外市场 金融衍生品 特点分析 未来走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鲲 段军山
建立市场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维持市场创新与风险管控的协调平衡,是推动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不能因为次贷相关产品出现问题,而对金融衍生产品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当前应在严格规范场外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相对简单、集中监管的交易所衍生产品,如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基础金融衍生产品。
关键词:
交易所衍生产品 次贷危机 集中监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可·谢赫
近年来,衍生品市场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最快的市场。衍生品交易所在实行电子化交易、不断提供新的产品组合方面进展迅速,同时交易所之间开始加速整合和全球化。中央对手方清算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上均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新的基于因特网的市场也越来越对衍生品交易所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衍生品交易所 场外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荣芳 荣艺华 王莹 唐烈 叶可松
文章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利率衍生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市场交易大致经历了先降后升的两个阶段;市场规模收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境内机构交易信用额度的收缩,以及新旧金融衍生产品主协议过渡期内谈判成本的影响。总体看,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影响已逐渐消除,市场仍然保持健康运行,在新旧主协议过渡期结束之后,利率衍生产品市场有望得到更快发展。
关键词:
利率衍生产品 授信额度 主协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美国商业银行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蹇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全球股价、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变动。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工业、制造业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金融危机如此广泛且迅速地蔓延也正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金融全球化的这一高级阶段。而从危机的开始到进一步发展,都与曾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推进器这一角色的金融衍生产品脱不了干系。加强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建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成长,金融不断完善,衍生品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此次金融危机暴发后,金融衍生品最早成为被归咎的对象。中国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后发展国家,这就提出了危机对中国衍生品发展的启示和未来如何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场内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然后提出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衍生品的启示,最后对中国场内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衍生品市场 发展概况 危机启示 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涂德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行业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系列举措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整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功达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丹 郭万山
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反思金融体系(市场)的功能和发展,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得出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两面性的结论。因此,应对金融衍生品风险分清层次,加强监管,积极利用并发挥其正向功能;同时,应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符合我国自身发展特点的金融衍生品发展结构与模式。
关键词: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衍生品 市场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