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9)
2023(9260)
2022(7616)
2021(7050)
2020(5902)
2019(13326)
2018(13253)
2017(25457)
2016(13654)
2015(15138)
2014(14998)
2013(14794)
2012(13763)
2011(12395)
2010(13092)
2009(12903)
2008(11929)
2007(10565)
2006(9740)
2005(9265)
作者
(37051)
(30832)
(30539)
(29653)
(19538)
(14733)
(14110)
(11903)
(11620)
(11070)
(10702)
(10374)
(10023)
(9878)
(9865)
(9674)
(9147)
(8911)
(8847)
(8515)
(8059)
(7619)
(7310)
(7079)
(7026)
(7000)
(6916)
(6666)
(6092)
(5979)
学科
(51323)
经济(51242)
管理(42103)
(40056)
(35386)
企业(35386)
(27969)
金融(27967)
(25724)
银行(25706)
(24929)
中国(22095)
(21066)
(19979)
方法(18499)
数学(15876)
数学方法(15738)
业经(13964)
(13773)
(13682)
(12692)
财务(12659)
财务管理(12631)
企业财务(12100)
体制(11912)
中国金融(11244)
地方(10951)
(9724)
制度(9716)
(9705)
机构
大学(186893)
学院(186654)
(84467)
经济(82688)
研究(68030)
管理(66792)
中国(62171)
理学(55623)
理学院(55022)
管理学(54287)
管理学院(53918)
(46343)
(39353)
科学(35704)
财经(34824)
(34301)
中心(33195)
(31529)
研究所(30355)
(29442)
经济学(27892)
(26955)
财经大学(26066)
(25827)
北京(25402)
经济学院(25008)
(25006)
银行(24910)
金融(24595)
(24375)
基金
项目(115117)
科学(91143)
研究(88011)
基金(84241)
(72166)
国家(71549)
科学基金(61506)
社会(57547)
社会科(54691)
社会科学(54681)
(43655)
基金项目(43465)
教育(40738)
自然(36979)
(36679)
自然科(36094)
自然科学(36088)
自然科学基金(35472)
编号(35263)
资助(34828)
成果(30810)
(28052)
(26912)
重点(26898)
课题(25440)
(24890)
(24868)
(24686)
国家社会(24435)
教育部(23835)
期刊
(96962)
经济(96962)
研究(66131)
中国(44057)
(42640)
金融(42640)
(37922)
管理(27975)
(25482)
学报(24884)
科学(23705)
教育(21504)
大学(20245)
学学(18971)
财经(18682)
经济研究(16067)
(16039)
农业(15426)
技术(14825)
业经(13437)
问题(12035)
国际(11258)
(10962)
理论(10410)
世界(9375)
实践(9119)
(9119)
财会(8691)
改革(8631)
(8631)
共检索到311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欧明刚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结束了人民币从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对美元的单边升值趋势,但综合国内外各种因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短期内维持基本稳定是现实选择。作为一个影响力渐盛的经济大国,人民币必将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契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笔者认为,到2010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可能升值到6.5~6.6的区间。至于更长维度的人民币汇率走向,则取决于未来的经济基本面与外部压力的演变,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否会出现新的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天德  
一、当前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自1997年5月东南亚货币危机发生一年多来,一度波及到东亚地区,形成亚洲金融危机,其间经过国际社会的援助和东南亚、东亚国家的努力,整个亚洲金融形势渐趋缓和,特别是经济规模最大的印度尼西亚,苏哈托总统和平辞职,避免了国内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虎群  李育林  
基于国际贸易说、J曲线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本文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联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价格在长期具有均衡关系,在短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通常股票价格先下跌,随之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票价格影响较大,而股票价格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付琼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理论界对新自由主义全面反思,重新认识凯恩斯理论价值。凯恩斯视角的汇率理论侧重国内经济目标,主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一定程度资本管制,是实现汇率稳定、价格稳定、避免危机,拥有货币政策独立的根本途径,一国不能放弃管理本国货币的权力。本文从凯恩斯理论视角对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谨慎推行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走势浅析杨兆廷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之一,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在这次动荡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人民币汇率走势坚挺,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经济率先主动完成了调整,并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岚松  
引言时值东南亚金融危机周年有余,此次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各国,韩国与日本也未能幸免。中国堪称是一片“净土”。这次危机是以汇市的大动荡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以其泱泱大国的风度表现了负责的态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决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避免引发新一轮的货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文革  廖明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国际货币形态变更和汇率制度安排,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传统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必然趋势,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完善金融法律体制,增强金融危机的监控和应对能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亚洲金融危机与人民币自由兑换改革黄金老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人将其重要原因之一归结为过早地开放资本账户、撤除本外币之间的藩蓠。在此背景下,我国业已进展顺利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要否中断便成了亟需研究的问题。一、亚洲金融危机与货币自由兑换的关联度国际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关于全球失衡的衡量指标尽管对全球失衡有着不同的界定,但基本上都指主要国家存在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本文认为,全球失衡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持续增长,相应地积累了巨大的对外负债,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日本和德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宁  
本文通过梳理金融危机对世界城市的主要影响,分析后危机时期相关城市的新发展趋势并探讨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动因及影响要素。文中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城市的财政状况、服务能力、产业机构、对外影响力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冲击。文中认为,面对上述冲击,世界城市进行了多方面的应对,在功能综合化、经济结构多样化、绿色科技助推、社会保障提升以及区域力量整合方面形成了与传统发展模式有所差异的新特征。这种新的变化反映出世界城市在后危机时期对于流动性与根植性、全球化与地方化两对关系的重新审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萎缩,促成各国推行出口增长战略促进经济复苏,引发包括关税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使得关税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各国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工具,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等发生巨变对形成2009年以来全球关税发展的特征、原因及趋势影响重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年华  黄佳耿  徐浩宇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使得SDR篮子中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基于TVP-VAR-DY模型,构建汇率时变溢出指数,实时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汇率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而识别人民币汇率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溢出影响,旨在为增强汇率改革效果和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改革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尤其"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SDR其他货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增强。然而,汇改期间爆发的极端金融风险冲击会削弱改革效果,尤其危机爆发中心所在国汇率首当其冲,若当局通过汇率贬值抵御危机,则会弱化本国汇率的溢出影响。此外,汇率改革虽然提升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影响,但与美元、欧元等汇率相比,人民币汇率的时变净溢出水平仍较低,在SDR货币体系中的溢出影响地位仍待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祝宝良  
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1998年人民币兑美元应贬值30%~40%。原因有两个:一是1997年周边国家的货币贬了40%左右,1998年还会继续贬值,人民币若不贬值的话,出口会受到沉重打击;二是今后中国大幅度贬值人民币的机会不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再用行政手段贬值人民币是不可能的。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基于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外汇储备现状,人民币仍会稳中有升。那么,1998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究竟如何?根据汇率决定的基本理论,先建立一个确定人民币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