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2)
2023(17314)
2022(14307)
2021(13149)
2020(11565)
2019(26525)
2018(26296)
2017(50440)
2016(27332)
2015(30775)
2014(30600)
2013(30388)
2012(27881)
2011(24940)
2010(25276)
2009(24119)
2008(23186)
2007(20809)
2006(17867)
2005(16138)
作者
(81225)
(67625)
(67620)
(63997)
(43003)
(32704)
(30753)
(26529)
(25831)
(24281)
(22966)
(22875)
(21758)
(21506)
(21332)
(21181)
(20419)
(20204)
(19746)
(19350)
(16948)
(16766)
(16546)
(15597)
(15375)
(15331)
(15151)
(15111)
(13755)
(13664)
学科
(115756)
经济(115626)
(100874)
(90009)
企业(90009)
管理(89081)
方法(56622)
数学(47196)
数学方法(46468)
(35760)
(34451)
业经(33614)
中国(31286)
(28798)
金融(28795)
(27154)
银行(27098)
(26119)
(26056)
财务(26055)
财务管理(26007)
(24978)
企业财务(24685)
农业(24300)
(21613)
理论(21492)
地方(21108)
技术(20948)
(20382)
贸易(20366)
机构
学院(394342)
大学(388919)
(160804)
经济(157553)
管理(154692)
理学(133301)
理学院(131950)
管理学(129395)
管理学院(128713)
研究(126846)
中国(103581)
(81454)
科学(80254)
(75269)
(75137)
(65418)
业大(62804)
中心(61137)
(60213)
财经(60015)
农业(59764)
研究所(59433)
(54420)
北京(50573)
经济学(49001)
(47830)
(45699)
(45548)
师范(45043)
财经大学(44443)
基金
项目(263409)
科学(207116)
基金(192190)
研究(185087)
(169441)
国家(168003)
科学基金(144719)
社会(116599)
社会科(110735)
社会科学(110702)
(105196)
基金项目(101159)
自然(97420)
自然科(95257)
自然科学(95228)
自然科学基金(93537)
(87686)
教育(85844)
资助(80569)
编号(73850)
重点(59839)
成果(58075)
(57406)
(57140)
(56271)
创新(52969)
科研(51862)
(51707)
课题(50945)
计划(49945)
期刊
(173255)
经济(173255)
研究(107567)
中国(74306)
(68520)
学报(65501)
(62894)
管理(60771)
科学(59461)
大学(49253)
学学(47232)
农业(45969)
(45804)
金融(45804)
技术(37362)
教育(33944)
财经(30145)
业经(29864)
经济研究(27590)
(27385)
(25930)
问题(22426)
技术经济(21793)
统计(21003)
(19714)
(19450)
财会(19020)
商业(18159)
科技(18040)
现代(17881)
共检索到580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俊伟  王杰  
本文利用多省问卷调查数据,通过Oaxaca静态分解和JMP动态分解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企业部门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收入差距、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收入差距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大。然而,分解后的指标表明,导致二者差距扩大背后的原因有明显差异。前者是因为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力流失造成个体特征差异扩大所致;后者则是因为非国有部门要素报酬率下降、从而造成系数差异扩大所致。鉴于相关结论,如何保护经济冲击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劳动者的经济利益,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理应成为政策制定部门在实施反危机政策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新华  
文章首先探讨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特性,构建危机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寻找静态与动态评价模型,模型的应用不仅帮助企业在总体上掌握自身危机管理能力的大小,还能清楚地了解每一项影响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力的情况,这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决策,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在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中国企业采取了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加快兼并收购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管理等多项应对策略,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具体包括:企业景气状况稳步回升,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增强;企业产销形势持续好转,库存再次出现攀升;企业出口扭转下滑势头,出口的根本性好转尚待时日;产品价格企稳回升,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改观。尽管如此,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依旧突出、招工难和用工紧张问题再次出现,新一轮的成本上升压力日益显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待破解,部分行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要破解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进行主动"转型升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贤春  
危机情境反映企业受危机冲击的状况,对危机情境信息的分析是企业危机处理的前提,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导致危机决策的偏差,使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危机。系统分析危机情境中不全面型、增加型、错误型、丢失型和模糊型等5种信息失真表现形式,并从情境客体、认知主体、信息传递与吸收等角度探讨其失真的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平  杜晓蓉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一国经济的突发性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间关联程度发生变化,甚至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产生传染效应。本文运用Skew t-GARCH模型处理了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来的尖峰、波动性和厚尾等特性,并结合静态和动态copula函数方法,比较了近20年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美、中两国三个金融市场间相关结构的变化,从而对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和传染途径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黎来芳  黄磊  李焰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7-2006年的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企业集团化运作与融资约束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静态视角,实施了集团化运作的上市公司所受融资约束显著较低;从动态视角,上市公司所受的融资约束在集团化运作过程中逐年下降。这表明,在中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实施集团化运作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罗欢  杨赛凡  邱雯韵  舒梅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家电行业内不同企业规模与规模变化对竞争复杂性的三个维度(行动多样性、行动变化性和行动新奇性)的影响差异,以及这些行动特点是如何进一步影响市场绩效的。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以及规模变化对行动多样性、行动变化和行动新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行动多样性、行动变化和行动新奇对市场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本文既丰富了动态竞争领域的研究成果,又对中国家电行业内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组合,以及当自身规模发生变化时家电企业应该如何参与竞争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权小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迈出改革的步伐起,为了成功实现经济转型、使企业在市场上活跃起来以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国内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已臻成熟期的企业战略管理"静态模式"来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效率。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战略管理的"静态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战略执行中的突发状况,这就需要催生出迎合时代需要的战略管理新模式——"动态模式"。本文通过探究"静态模式"的起源及其特点,深入分析了"静态模式"在当前社会商业形势下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动态模式"的由来及特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园  
在突发性外部冲击下,企业投资行为必然受到影响。企业投资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冲击之后对企业影响何时消散,不仅对衡量冲击本身十分重要,对于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调节更是极具参考意义。文章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2年后基本恢复危机前投资水平,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危机发生5年后依然显著低于危机前水平;解释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危机发生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显著低于民营上市公司,从而得到非效率投资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且影响持续时间更长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园  
在突发性外部冲击下,企业投资行为必然受到影响。企业投资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冲击之后对企业影响何时消散,不仅对衡量冲击本身十分重要,对于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调节更是极具参考意义。文章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2年后基本恢复危机前投资水平,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危机发生5年后依然显著低于危机前水平;解释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危机发生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显著低于民营上市公司,从而得到非效率投资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且影响持续时间更长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园  
在突发性外部冲击下,企业投资行为必然受到影响。企业投资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冲击之后对企业影响何时消散,不仅对衡量冲击本身十分重要,对于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调节更是极具参考意义。文章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2年后基本恢复危机前投资水平,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危机发生5年后依然显著低于危机前水平;解释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危机发生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显著低于民营上市公司,从而得到非效率投资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且影响持续时间更长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跃良  李强  李倩倩  
文章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公司制三种典型的企业制度的比较静态的局部分析模型,论证了企业制度的产生和演变是由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结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邵学峰  杨圣奎  
作为企业理论的重要分支,对企业边界的研究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等诸多流派都广为关注。企业边界在现实中的任一时点上都客观存在,其大小依赖于划分的方法,这种划分方式是多样化的,从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边界。但是,从动态角度考虑,企业的边界是变化和模糊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春明  
文章首先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上面临的问题,又结合企业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提出了企业超动态能力观。并对超动态能力的内涵、构成维度及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基于超动态能力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相关策略。本研究对于当前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企业重整具备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梅  茅宁  
本文应用期权博弈的基本思想对处于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性质做了新的解释。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包括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者行为的不确定),企业本质上可看作是实物期权的集合,企业投融资的过程实质上是与竞争对手进行期权博弈的过程,企业边界应该确定在等待的期权价值和抢先进入的战略博弈价值均衡之处,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企业边界在动态变动中寻求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