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4)
2023(9665)
2022(8169)
2021(7446)
2020(6536)
2019(15029)
2018(14485)
2017(28853)
2016(15589)
2015(17609)
2014(17803)
2013(17988)
2012(17051)
2011(15249)
2010(15720)
2009(14954)
2008(14117)
2007(12779)
2006(10837)
2005(9953)
作者
(45767)
(38399)
(38205)
(36741)
(24387)
(18677)
(17696)
(14852)
(14522)
(13848)
(12999)
(12899)
(12222)
(12194)
(12134)
(12056)
(11762)
(11261)
(11126)
(10962)
(9580)
(9473)
(9377)
(8813)
(8704)
(8662)
(8627)
(8489)
(7823)
(7814)
学科
(64912)
经济(64849)
(45515)
管理(42409)
(35976)
企业(35976)
方法(32590)
数学(29432)
数学方法(29175)
(27883)
金融(27881)
(26278)
银行(26254)
(25331)
中国(23101)
(22896)
(18271)
(16723)
地方(14063)
(13936)
财务(13907)
财务管理(13876)
(13357)
业经(13336)
企业财务(13258)
农业(12870)
(12621)
贸易(12610)
(12309)
中国金融(11543)
机构
大学(225115)
学院(224387)
(97160)
经济(95143)
管理(83826)
研究(76011)
理学(72073)
理学院(71299)
管理学(70088)
管理学院(69684)
中国(64882)
(46909)
(46637)
科学(45679)
(41283)
(39363)
中心(37540)
财经(37400)
研究所(35770)
业大(34210)
(33948)
(33521)
农业(32731)
经济学(31848)
北京(29321)
经济学院(29168)
财经大学(27986)
(27277)
(27209)
师范(26949)
基金
项目(147192)
科学(115067)
基金(107611)
研究(105552)
(93927)
国家(93169)
科学基金(79100)
社会(67469)
社会科(64159)
社会科学(64139)
(57384)
基金项目(56738)
自然(50863)
自然科(49717)
自然科学(49700)
自然科学基金(48864)
教育(48504)
(48160)
资助(45131)
编号(42102)
成果(34588)
重点(33618)
(33350)
(31899)
(30746)
科研(29028)
(28958)
课题(28878)
创新(28849)
教育部(28551)
期刊
(99795)
经济(99795)
研究(65456)
中国(42375)
(38326)
金融(38326)
(37628)
学报(37242)
(37024)
科学(32566)
管理(28146)
大学(27928)
学学(26672)
农业(23770)
财经(19153)
教育(18955)
技术(17985)
经济研究(16897)
(16380)
业经(15325)
问题(13525)
(12648)
理论(11998)
技术经济(11348)
统计(11216)
(11074)
(11063)
实践(10830)
(10830)
商业(10161)
共检索到334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平  蒋宝珠  
运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在金融危机的隐蔽期、爆发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金融危机对出口行业和非出口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多重外部经济压力下企业净利润的减少,出口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在金融危机三个阶段均下降。非出口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在金融危机隐蔽期收入有一定上涨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期及恢复期下降幅度较小,分别是由于非出口行业产值、最终消费及相关政策实施的结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金海  潘榕芳  
过度自由却缺少监管的资产证券化,最终酿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一次非传统的金融危机,但可以体现所有金融危机的共同特征,即信用扩张背景下的资产价格泡沫。从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把握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将有助于我们在把握金融危机本质的基础上极大限度地加以防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迎  陈进  吴贤彬  
一、金融危机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200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泡沫破裂,在华尔街创新性金融衍生工具推动下,迅速波及国际市场每个角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良  
本文从阶段性视角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危机中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分析美国系列宏观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后金融危机阶段的定位依据。由此出发,遵循危机发展的连续性,对世界经济未来走势预作分析和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秀芳  伍金林  胡素华  
财务危机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有必要根据所选取指标表现出的差异性来判断不同的财务危机阶段,从而对财务危机进行阶段性预警。本文选取了我国2010~2012年首次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4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危机组样本,按照1∶1原则以同期43家非ST公司作为配对组样本,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发现:在财务危机爆发前五年,两组公司显著性差异指标在各年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性差异指标个数呈现出一个逐渐增多的趋势;同一预警变量在不同阶段模型中的系数也表现出很大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海波  曹国志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的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促使消费者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金融危机前后我国消费者消费行为变化进行对比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介入程度方面以高度介入为主,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对危机前更加理性,同时消费者购买渠道多样化趋向明显。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后金融危机阶段消费者收入的减少、人们消费观念的变革、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消费者个人心理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行为的变化对人们消费方式的变革、经济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建平  高宇  
美国次贷危机的逐步恶化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并逐渐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此冲击以及内在高通胀压力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逐渐凸显。本文利用国际主流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KLR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现阶段的金融危机做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KLR模型的预警绩效较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预警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预警分析,认为现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尚未爆发全面的金融危机,但部分国家已出现经济、金融形势恶化的趋势,其自身体系的脆弱性导致未来发生危机的概率较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随着目前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剧,名义利率再次成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因此需要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费雪关系"给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检验。通过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发现金融危机发生后的"费雪关系"进一步弱化,因此需要考虑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调控的有效性,并注重货币总量管理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果  
一、国际因素泰国金融危机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除了1996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占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很大出口比重的电子、纺织品、化工等产品饱和,而使泰国出口锐减外,还有如下两方面原因:1.数额巨大的国际游资的日趋活跃,是泰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1997年泰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瑞霖  
在金融危机中,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产业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农民工作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劳动力,就业形势也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阐述金融危机与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了金融危机与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璐  陶立  王慧敏  
本文采用Mann-Whitney检验、粗集理论中知识约简方法及财务数据结构下层次化处理的定性手段,对预警指标阶段性信息的差异性与重复性进行预处理。以商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采用ANN预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财务危机发生前两年,指标信息差异性对预警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在财务危机发生前第三与第四年,指标信息重复性影响较大。通过不同的预测期相应采用不同的指标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预警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存  马敬芝  
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分别从各收入等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与相应城镇居民总体均值的比例,以及城镇各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占总体的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1985~2011年城镇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地位的相对以及绝对变化情况。分析表明:一是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高收入等级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低收入等级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中间收入等级所占份额稳中有降;二是城镇居民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时伯  
1981—2000年间,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看,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处于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呈现"不规则的阶梯形"变动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