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3)
2023(10122)
2022(8034)
2021(7318)
2020(6356)
2019(14123)
2018(13532)
2017(26471)
2016(13773)
2015(15334)
2014(15057)
2013(15085)
2012(13605)
2011(11974)
2010(12622)
2009(12577)
2008(11679)
2007(10528)
2006(9336)
2005(8980)
作者
(37419)
(31186)
(31140)
(29227)
(19853)
(14774)
(14060)
(11785)
(11758)
(11260)
(10720)
(10340)
(10259)
(9738)
(9721)
(9412)
(9104)
(9019)
(8769)
(8731)
(7646)
(7629)
(7491)
(7215)
(6995)
(6929)
(6860)
(6798)
(6180)
(6047)
学科
(76861)
(72156)
企业(72156)
(63769)
经济(63661)
管理(58620)
业经(27186)
方法(26716)
(26563)
(26254)
金融(26254)
(23224)
银行(23222)
(23152)
(22663)
中国(20894)
(19660)
财务(19640)
财务管理(19621)
数学(19243)
数学方法(19139)
(18906)
企业财务(18598)
农业(17251)
技术(16091)
(15521)
贸易(15509)
(15262)
(14037)
(13543)
机构
学院(200445)
大学(193362)
(92524)
经济(91024)
管理(83642)
理学(71189)
理学院(70608)
管理学(69940)
管理学院(69573)
研究(58414)
中国(56180)
(47183)
(38903)
财经(36811)
(33386)
(31397)
(30871)
科学(30174)
中心(29370)
经济学(29049)
(27873)
财经大学(27032)
经济学院(26464)
商学(25595)
业大(25507)
商学院(25377)
(24747)
研究所(24461)
农业(24410)
北京(24197)
基金
项目(124030)
科学(100328)
研究(94639)
基金(92777)
(77910)
国家(77128)
科学基金(69199)
社会(64177)
社会科(61077)
社会科学(61065)
(48963)
基金项目(48919)
自然(42365)
教育(41525)
自然科(41463)
自然科学(41455)
自然科学基金(40826)
(38705)
资助(37457)
编号(37408)
(31890)
(29914)
成果(28986)
(28048)
(27806)
重点(27146)
国家社会(27070)
(27002)
创新(26998)
人文(25370)
期刊
(106580)
经济(106580)
研究(60924)
(40970)
中国(38644)
管理(36590)
(35423)
金融(35423)
(31200)
科学(23751)
学报(22257)
农业(20682)
业经(19686)
财经(19384)
大学(19020)
学学(18411)
技术(18374)
经济研究(16752)
(16711)
问题(13874)
(13101)
(12848)
技术经济(12483)
教育(12302)
财会(12008)
国际(11448)
世界(11351)
现代(11089)
商业(10635)
会计(9824)
共检索到31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靖佳  张龑  孙浦阳  
为了验证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渠道的有效性,本文使用我国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首次构建了微观企业对危机溢出渠道的敏感度指标,分别检验了信号渠道、贸易渠道和融资渠道对危机跨国溢出效应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我国微观企业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周期信号敏感度最为显著,危机的"自我实现"效应降低了我国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最终影响生产环节。而金融市场开放度相对较低、企业出口产品需求弹性较小的特征使得我国微观企业对贸易和融资的敏感度并不显著。此外,企业自身的异质性、所处城市的差异性对上述传导渠道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考虑了样本选择性偏误、内生性以及指标有效性等因素后,本文的主要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杜晓蓉  
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阴影至今仍未消散,各国经济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很多国家甚至陷入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考察和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溢出的传染渠道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指标并估算贸易传染渠道和金融传染渠道指数,发现二者均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重要传染渠道。然后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方法,区分了这两个传染渠道对中国溢出的作用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这两个传染渠道确实存在;并且贸易传染渠道对中国的作用程度更强烈,作用时间更长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剑平  王婧婧  王松华  
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领先全国,为此比较长三角地区金融和信息因素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构建理论实证分析框架对区域经济研究有现实意义。首次采用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分别对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上市企业(细分为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企业)进行类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和通讯信息的发展对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具有正向作用。然而三地不同行业对金融和通讯信息因素依赖强弱是不同的。金融因素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加速作用",而通讯信息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剑平  王婧婧  
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完善货币政策的价格指导工具是利率市场化的两大重要目标。以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为起点,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及利用1 996-201 1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对企业发展与融资成本因素(包括利率因素和对内源融资因素的敏感性变化情况)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显著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尤其是对规模较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刺激了银行对规模较小企业的差别定价;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的货币政策价格指导工具的功能在逐渐减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志坚  徐迪  左楠  
不同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时变、非对称、非线性相关的特性,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影响下,证券市场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尾部相关的特性。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利用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证券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结果发现无论是金融安全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均存在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溢出,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任喜  
本文采用Almeida等人提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来检验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并以2014~2017年在A股上市的762家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IPO前普遍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主板上市公司在IPO前面临较小的融资约束,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前面临较严重的融资约束,而中小板上市公司在IPO前面临最严重的融资约束。然后根据固定资产规模进行分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型企业面临最小程度的融资约束,小型企业面临中等程度的融资约束,中型企业面临着最大程度的融资约束。最后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中小型企业在IPO前的融资约束与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密切相关,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强,其融资约束程度越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申明龙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存在着影响关系。与以往研究关注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不同,本文沿用Heitor(2004)的方法,分析融资约束与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之间的关系。以沪深两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其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为正,而不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不显著。同时进一步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负债率都会对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琦  肖文翀  夏新平  
本文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与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民营企业、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中存在过度投资,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进一步提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而中、小规模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比较突出,为了抵御外部融资约束,持有现金充当对冲工具、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琦  
本文借鉴Biddle和Hilary(2006)衡量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方法,具体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发现高质量会计信息通过减少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投资效率,对于代理问题的发生有一定缓解作用;随着盈余质量的提高,内部现金流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变弱,高质量会计信息降低了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孟祥洁  
本文以"南山奶粉致癌门"事件为例,从认知理论视角探讨利益相关者认知变化对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将根据危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来改变自己对相关企业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当危机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使利益相关者形成新的认知平衡时,他们将运用归因理论使与危机企业类似的企业受到传染效应,但当传播中的危机信息变化时,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受其影响也发生变化,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分化成传染效应和竞争效益。本文弥补了现有文献只关注声誉危机后果的不足,为未来深入探讨声誉危机后果的前因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扬彬  吴砚峰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以出口为主的OEM企业产生了致命的打击。OEM企业如何应对全球性危机,文章提出应迅速转变生产方式,实施产业升级,形成ODM的生产方式;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扩大OEM企业的利润来源;实施市场区隔;最终实现自有品牌等应对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方彦富  刘义圣  
本期特设专题研讨栏目"后金融危机与福建",采选福建外经贸问题研究课题组部分成果,侧重研讨金融危机之后福建对外经济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新的合作发展领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昱  
当今世界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以"市场占有率"一决雌雄,而是以更高的"顾客占有率"来立于不败之地。西方一种新型的营销理论——关系营销应运而生。无数企业的实践证明,关系营销可以帮助企业维系顾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摆脱困境,求得生存与发展。本文从关系营销的视角,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出口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研究了中小企业关系营销的现状和不足,把中国中小出口企业应对危机的主张具体化为九点建议,希望能帮助中国中小出口企业摆脱困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稳固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丹屏  徐长生  
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从而在面临危机时,我们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或隔离危机的传递,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张爱萍  
本文以2005-2016年的A股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从高管的薪酬结构入手,对高管薪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了六种方式来衡量金融机构的风险:市场风险(贝塔系数)、非系统风险、股票收益率波动性、业绩指标ROA和ROE的波动性以及是否违规。研究发现: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业绩呈显著正相关;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市场风险有着正向关系,但与其他风险无明显关系;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以货币性薪酬为主,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往往有着较高的固定薪酬(即固定工资)和较低的变动薪酬(即业绩薪酬),高风险的金融机构则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