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7)
- 2023(8590)
- 2022(7152)
- 2021(6738)
- 2020(5921)
- 2019(13577)
- 2018(13081)
- 2017(27769)
- 2016(14559)
- 2015(16608)
- 2014(16513)
- 2013(16724)
- 2012(15938)
- 2011(14087)
- 2010(14614)
- 2009(14451)
- 2008(13942)
- 2007(12514)
- 2006(11389)
- 2005(10650)
- 学科
- 济(61204)
- 经济(61135)
- 业(51479)
- 管理(48135)
- 企(43882)
- 企业(43882)
- 银(34517)
- 银行(34372)
- 方法(33215)
- 行(32690)
- 融(31696)
- 金融(31696)
- 数学(30834)
- 数学方法(30732)
- 财(28513)
- 中国(24351)
- 制(23576)
- 务(21642)
- 财务(21624)
- 财务管理(21574)
- 企业财务(20823)
- 农(14765)
- 贸(12903)
- 贸易(12886)
- 度(12870)
- 制度(12868)
- 易(12661)
- 体(12450)
- 业经(12427)
- 业务(12365)
- 机构
- 大学(206317)
- 学院(205220)
- 济(95634)
- 经济(93791)
- 管理(81153)
- 理学(68524)
- 理学院(67971)
- 管理学(67360)
- 中国(67351)
- 管理学院(66977)
- 研究(62266)
- 财(54749)
- 财经(42527)
- 京(41868)
- 经(38618)
- 银(37184)
- 银行(35733)
- 行(33370)
- 中心(33103)
- 经济学(32149)
- 财经大学(32120)
- 融(31707)
- 金融(31128)
- 江(30558)
- 所(30140)
- 科学(29815)
- 经济学院(29526)
- 农(28747)
- 北京(27047)
- 人民(26257)
- 基金
- 项目(120922)
- 科学(95644)
- 研究(91449)
- 基金(90890)
- 家(75798)
- 国家(75173)
- 科学基金(65722)
- 社会(61094)
- 社会科(58425)
- 社会科学(58408)
- 基金项目(47478)
- 省(44707)
- 教育(42216)
- 自然(39797)
- 资助(39649)
- 自然科(38845)
- 自然科学(38835)
- 自然科学基金(38204)
- 划(37166)
- 编号(36569)
- 成果(30934)
- 部(29497)
- 重点(26586)
- 教育部(26550)
- 人文(25866)
- 国家社会(25828)
- 性(25716)
- 创(25449)
- 发(25177)
- 制(24447)
共检索到33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茫茫 王红建 李青原
本文以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天量信贷扩张为背景,基于会计盈余信息的银行债务契约有用性这一视角,研究政府干预下的信贷刺激政策如何扭曲银行债务契约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天量信贷致使会计盈余信息在银行债务契约中的有用性出现显著性下降,表明银行债务契约被严重扭曲,且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契约被扭曲程度更高。经济后果检验显示: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债务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且国有企业的违约风险显著更高,进一步检验价值效应还发现金融危机期间的天量信贷刺激政策虽有助于提升企业短期业绩,却降低了企业长期业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铮 李增泉 王景斌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要低于私有企业。本文对两类公司事后违约概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检验结果说明,公有企业较低的会计信息债务契约有用性主要源于政府对公有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实质上起到了为公司贷款提供隐性担保的作用,而非政府直接干预银行贷款决策的结果。
关键词:
所有权性质 会计信息 债务契约 政府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丫苹 丁聪敏
文章以后金融危机为时代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状况以及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资不足;而银行债权能够对企业投资不足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实证结果显示,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效应主要由长期银行债权来体现,短期银行债权在这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对此研究不仅丰富了负债—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政府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银行债权 投资不足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媛媛 刘斌 罗楠
自1995年我国实行房屋预售制度以来,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预收账款占比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种与其他非房地产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预收账款以及其隐含的盈余储备是否有违约预测作用?是否能提高债务契约的有效性?为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计量预收账款盈余储备的方法;其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证明了因预收账款而形成的盈余储备具有明显的违约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其预收账款所形成的盈余储备有明显的信贷决策价值;同时,为检验其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本文还运用了Zhang的利率影响因素模型,其实证结果也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因预收账款而形成的盈余储备降低了银行等信贷机构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雪松 洪正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数据,考察银行授信是否降低了金融危机中企业的预防性现金储备。研究发现,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在危机期间现金储备的增幅更小,这表明银行授信发挥了流动性保障作用。但是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也影响着这种流动性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1)相较于国有银行,源自非国有银行的银行授信为企业提供了更有效的流动性保障;(2)银行授信的流动性保障取决于银企关系的强弱;(3)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依赖银行的流动性保障。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授信的流动性保障能够改善企业在危机中的经营业绩。文章结论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在帮助企业部门应对金融风险时存在不足,政府应该尽量剥离国有银行的"政治性"贷款,让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流动性保障。
关键词:
银行授信 金融危机 企业流动性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张樱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强、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越大、金字塔层级数量越多,银行贷款契约越紧缩(贷款利率越高、贷款金额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贷款担保越严格),反之亦然;(2)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多、终极控制股东类型是国有属性,银行贷款契约越宽松(贷款利率越低、贷款金额越多、贷款期限越长、贷款担保越宽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倪娟 孔令文
环境信息披露是银行评估企业或项目环境风险的重要信息来源,尤其是在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已经成为银行借款契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2012-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及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考察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是否披露环境信息对银行信贷决策及债务融资成本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能够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并且债务融资成本较低。因此,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积极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并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新途
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是企业债权人与股东财务冲突最常见的两种类型。笔者以2004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一般性在于债权冲突类型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相关。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冲突类型与企业所有权性质相关:即相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的债权冲突;相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债务存在过度投资的债权冲突。
关键词:
债权冲突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了银行监督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债务融资规模越大,企业越可能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降低,而债务期限的延长却未能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关系仅存在于上期盈余管理为正向的公司之中。这说明基于债务契约的银行监督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但这一治理效应受到银行自身利益的制约。
关键词:
债务融资规模 债务期限结构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毅 彭一航 刘瑞姣
随着实体经济投资率的下降,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到高收益的影子银行业务中,系统性风险不断聚集。文章利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信贷供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增加均会正向影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扩大信贷供给并没有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反而促进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及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环境差异,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程度对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敏感程度出现异质性。要遏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趋势,应当更加精确地识别信贷的真实需求方,加强资金的后续监管,从而提高信贷的利用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为后续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非金融企业 信贷供需 地区差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刚 梁上坤 王玉涛
会计稳健性在银行借款契约中居于重要地位。借款人采用高水平的稳健性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相应地,银行会提供一定的优惠作为回报。使用手工收集的2000-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单笔银行贷款为研究数据,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强,企业获得的每笔贷款金额越大,贷款期限越长,贷款的利率越低。另外,我们发现在法制环境越好,优惠政策越多,政府干预越少的地区,上述关系更为显著。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银行借款契约 制度环境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功富
笔者以上市公司季度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冲击以及现金储备对这一冲击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显著下降;持有较多现金的公司,其投资下降幅度更小;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分别比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投资下降幅度更大;现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减小融资约束企业投资的下降幅度。研究结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实施扩大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扩大投资政策的内容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现金储备 企业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红建 李青原 邢斐
本文以2003~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是否为获取更多政府补贴进行盈余操纵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负向盈余操纵的公司获得更多政府补贴;(2)金融危机之后,负向盈余操纵与政府补贴关系更强;(3)公司使用负向盈余操纵获取更多补贴,会降低政府补贴的边际价值,且操纵程度越大,政府补贴边际价值越低。进一步检验还发现,盈余操纵至亏损状态的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而盈余操纵降低政府补贴边际价值现象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该结果说明,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补贴时,需考虑其可能存在盈余操纵,借助非会计信息以提高补贴的科学性,降低政策性风险,以促进补贴资源更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盈余操纵 政府补贴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莉昀
本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绩效微观层面入手,探讨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继而进一步讨论政府补助对微观经济实体的激励效果。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较大,通过金融渠道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不显著。其次,美国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和销售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但对上市公司股价和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再次,该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影响我国企业绩效存在异质性,即小公司相比大公司而言,在面临危机冲击时不那么敏感,业绩相对更好。同时,政府补助可以提高企业利润,但政府补助对企业利润与公司投资外部融资依赖对企业利润的作用存在相互削弱关系。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债务契约——来自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股东;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契约——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法律诉讼、政治关系与银行贷款契约——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市场化进程与债务契约实证研究——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债务契约治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债务治理、高质量审计与公司价值?——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债务治理、高质量审计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产权性质、债务结构与债务重组规模——来自中国债务重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和企业融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务重述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