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6)
2023(12073)
2022(9993)
2021(9397)
2020(7951)
2019(18156)
2018(17344)
2017(34103)
2016(18212)
2015(20565)
2014(19996)
2013(20105)
2012(19075)
2011(17077)
2010(17422)
2009(16592)
2008(15835)
2007(13900)
2006(12420)
2005(11325)
作者
(49180)
(40875)
(40771)
(39090)
(26460)
(19660)
(18661)
(15881)
(15630)
(14761)
(14200)
(13802)
(13239)
(13225)
(12968)
(12760)
(12087)
(11943)
(11881)
(11506)
(10305)
(9978)
(9865)
(9417)
(9298)
(9285)
(9105)
(8681)
(8079)
(8048)
学科
(78671)
经济(78596)
(58584)
管理(56990)
(48959)
企业(48959)
方法(37256)
数学(34314)
数学方法(34058)
中国(29089)
(28753)
(28465)
金融(28465)
(26660)
银行(26655)
(25729)
(20536)
(20276)
(20125)
财务(20097)
财务管理(20061)
企业财务(19298)
(17982)
贸易(17966)
(17613)
业经(15945)
地方(14716)
农业(13784)
(13220)
(13040)
机构
大学(255433)
学院(254584)
(120600)
经济(118494)
管理(98846)
研究(88611)
理学(84475)
理学院(83683)
管理学(82699)
管理学院(82238)
中国(79270)
(60562)
(52898)
财经(47535)
科学(46649)
(43558)
(43216)
中心(42789)
经济学(39553)
研究所(38563)
(36865)
(36049)
经济学院(35841)
财经大学(35740)
北京(34120)
(31937)
业大(30908)
(30532)
金融(29987)
(29623)
基金
项目(162429)
科学(130513)
基金(123192)
研究(121257)
(105728)
国家(104909)
科学基金(91071)
社会(81384)
社会科(77636)
社会科学(77622)
基金项目(63608)
(58717)
自然(56648)
自然科(55376)
自然科学(55364)
教育(55267)
自然科学基金(54445)
资助(52461)
(50421)
编号(47184)
成果(39612)
(38966)
重点(36879)
国家社会(35048)
(34978)
教育部(34435)
(33858)
人文(32979)
(32681)
中国(32551)
期刊
(126811)
经济(126811)
研究(83029)
中国(49114)
(48467)
(45107)
金融(45107)
管理(37353)
科学(32605)
学报(32551)
(31707)
大学(26413)
学学(25117)
财经(24602)
经济研究(22524)
(21044)
农业(20845)
教育(20221)
技术(19274)
业经(17612)
(17272)
问题(16536)
国际(16178)
世界(14422)
技术经济(12377)
理论(12375)
统计(12260)
(11996)
财会(11928)
会计(11923)
共检索到397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学勇  薛志宏  
本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公司层面研究公司微观特征对于公司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股票回报率和财务业绩两方面考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发现:就金融危机冲击作用而言,行业特征、公司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对于公司的表现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危机前扩张速度快、估值水平高的公司更容易受到危机的负面冲击。与已有的针对其他国家的研究结论不同,我们并没有发现公司治理对公司在危机中的表现有显著影响的证据。就政策效果而言,货币政策没有起到纾缓公司流动性困难和财务困境的作用;4万亿财政政策仅在短期内对其重点支持的行业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良勇  孙丽华  
一、引言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已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负面冲击。据财政部会计司(2009)统计,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1624家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显著特征,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7.34%,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4.98%。理论上公司高额现金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婷婷  韩忠雪  李浩波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季度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固定效应模型,探讨金融危机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的财务实力、竞争优势以及治理质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额明显降低,但是,那些拥有雄厚财务实力、良好竞争优势以及完善治理机制的公司,受金融海啸的冲击程度较小,其投资支出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功富  
笔者以上市公司季度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冲击以及现金储备对这一冲击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显著下降;持有较多现金的公司,其投资下降幅度更小;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分别比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投资下降幅度更大;现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减小融资约束企业投资的下降幅度。研究结果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实施扩大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扩大投资政策的内容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红建  李青原  邢斐  
本文以2003~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是否为获取更多政府补贴进行盈余操纵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负向盈余操纵的公司获得更多政府补贴;(2)金融危机之后,负向盈余操纵与政府补贴关系更强;(3)公司使用负向盈余操纵获取更多补贴,会降低政府补贴的边际价值,且操纵程度越大,政府补贴边际价值越低。进一步检验还发现,盈余操纵至亏损状态的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而盈余操纵降低政府补贴边际价值现象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该结果说明,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补贴时,需考虑其可能存在盈余操纵,借助非会计信息以提高补贴的科学性,降低政策性风险,以促进补贴资源更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莉昀  
本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绩效微观层面入手,探讨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继而进一步讨论政府补助对微观经济实体的激励效果。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较大,通过金融渠道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不显著。其次,美国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和销售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但对上市公司股价和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再次,该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影响我国企业绩效存在异质性,即小公司相比大公司而言,在面临危机冲击时不那么敏感,业绩相对更好。同时,政府补助可以提高企业利润,但政府补助对企业利润与公司投资外部融资依赖对企业利润的作用存在相互削弱关系。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雪松  洪正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数据,考察银行授信是否降低了金融危机中企业的预防性现金储备。研究发现,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在危机期间现金储备的增幅更小,这表明银行授信发挥了流动性保障作用。但是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环境也影响着这种流动性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1)相较于国有银行,源自非国有银行的银行授信为企业提供了更有效的流动性保障;(2)银行授信的流动性保障取决于银企关系的强弱;(3)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依赖银行的流动性保障。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授信的流动性保障能够改善企业在危机中的经营业绩。文章结论表明,我国银行体系在帮助企业部门应对金融风险时存在不足,政府应该尽量剥离国有银行的"政治性"贷款,让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流动性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雪松  洪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爱民  傅元略  魏志华  
本文以2007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大陆上市企业的冲击为研究事件,实证结果发现,与非财务柔性企业相比,各类财务柔性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具有更强的资金筹集和调用能力,能更好地为其投资活动提供资金;并且在危机前储备不同类型财务柔性的企业在危机中的融资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发现支持了下述观点:当遭遇重大不利冲击而面临现金流短缺时,企业事前储备的财务柔性能较好地为其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提供资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爱民  张纯  魏志华  
以2007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外生冲击事件,本文考察了金融危机对不同财务柔性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非财务柔性企业相比,财务柔性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的投资所受融资约束程度显著更轻,能在金融危机初期更大幅度地增加投资支出,并且这些新增投资能显著更好地改善企业在随后年度的财务业绩。这些证据表明,企业事前储备的财务柔性能有效增强其抵御不利冲击的能力。本文研究丰富了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的理论,也对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春霞  李倩  邓强强  窦焘焘  陈燕华  
利用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比较分析了2008年危机前后沪深300十大行业指数的奇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危机前后各行业指数都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与其它行业相比,危机前期电信、工业、可选和信息行业的谱宽度更宽、波动更剧烈,危机后期金融、能源行业的谱宽度更宽、波动更剧烈;与危机前期相比,能源和金融行业危机后期的谱宽度变宽、波动变剧烈,而其它行业危机后期的谱宽度变窄、波动变平稳;就危机前后谱宽度的变化来说,能源、工业、可选、信息、消费和电信行业比其它行业变化幅度大,它们受危机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茫茫  王红建  李青原  
本文以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天量信贷扩张为背景,基于会计盈余信息的银行债务契约有用性这一视角,研究政府干预下的信贷刺激政策如何扭曲银行债务契约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天量信贷致使会计盈余信息在银行债务契约中的有用性出现显著性下降,表明银行债务契约被严重扭曲,且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契约被扭曲程度更高。经济后果检验显示: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债务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且国有企业的违约风险显著更高,进一步检验价值效应还发现金融危机期间的天量信贷刺激政策虽有助于提升企业短期业绩,却降低了企业长期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志花  金莲花  
股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投资的回报。企业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股利需求,或为了传递信号以及增发新股,需要发放股利。根据代理理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希望将现金留在企业内部使用,因而倾向于少发现金股利,多发股票股利。文章以2001—200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治理层特征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在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治理  刘志勇  
本文基于外部经济特征的视角,研究了行业生命周期阶段、市场竞争结构、产品市场分布及外部融资约束等外部经济因素对上市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的影响机理,并基于美国金融危机期间中国697家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处于成熟期行业中的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强于成长期和衰退期行业中的公司;市场竞争程度与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间呈负相关关系,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越弱;产品市场分布于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地区的比例越多,公司抗金融危机能力越差;受外部融资约束越弱,公司抗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越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抗金融危机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鞠颂  
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增长乏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转型经济"国家与美国经济的关联度不断加深,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