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4)
2023(4567)
2022(3681)
2021(3339)
2020(2898)
2019(6138)
2018(5442)
2017(10963)
2016(5466)
2015(6030)
2014(5800)
2013(5704)
2012(5322)
2011(4720)
2010(5196)
2009(5376)
2008(3982)
2007(3493)
2006(3157)
2005(2951)
作者
(13950)
(11246)
(11032)
(10743)
(7010)
(5233)
(5167)
(4392)
(4224)
(4081)
(3816)
(3771)
(3650)
(3498)
(3457)
(3373)
(3310)
(3175)
(3134)
(2922)
(2744)
(2697)
(2638)
(2579)
(2522)
(2481)
(2409)
(2331)
(2307)
(2292)
学科
(24773)
金融(24773)
(21386)
银行(21386)
(20881)
(19926)
经济(19904)
管理(17839)
(16444)
(14386)
企业(14386)
中国(14375)
(11032)
中国金融(10909)
(8509)
方法(7145)
地方(6770)
(6417)
财务(6403)
财务管理(6388)
数学(6385)
数学方法(6350)
企业财务(6182)
(5958)
国家(5802)
业经(5575)
(5260)
(5105)
体制(4545)
事业(4452)
机构
学院(72042)
大学(71143)
(34181)
经济(33471)
管理(27052)
中国(26186)
研究(23108)
理学(22834)
理学院(22666)
管理学(22433)
管理学院(22304)
(19966)
财经(15282)
(15281)
(15179)
金融(14882)
银行(14792)
(13984)
(13878)
(13806)
中心(13347)
经济学(12323)
人民(11953)
财经大学(11664)
经济学院(11291)
国人(10942)
中国人(10889)
中国人民(10821)
科学(10570)
(10488)
基金
项目(45660)
科学(36261)
研究(35929)
基金(34218)
(28341)
国家(28094)
科学基金(24704)
社会(24686)
社会科(23698)
社会科学(23694)
基金项目(17476)
(17258)
教育(15444)
编号(14146)
资助(14033)
(13887)
自然(13610)
自然科(13341)
自然科学(13340)
自然科学基金(13113)
成果(12261)
国家社会(10952)
(10929)
(10446)
(10372)
重点(10283)
(10273)
(10240)
(10071)
创新(9613)
期刊
(35012)
经济(35012)
(26732)
金融(26732)
研究(24467)
(16380)
中国(14155)
管理(9956)
(8159)
财经(8069)
学报(7977)
科学(7361)
大学(7082)
学学(6842)
(6841)
经济研究(6194)
中国金融(4820)
理论(4732)
业经(4649)
技术(4584)
农业(4509)
教育(4452)
国际(4295)
问题(4276)
实践(4216)
(4216)
(4058)
财会(3857)
现代(3334)
会计(3231)
共检索到117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在对不同的金融危机的历史研究中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一般具有危机孕育、引发、爆发和深化等阶段,逐步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功能、金融稳定性和实体经济等造成巨大的冲击,并对政府政策提出挑战。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政府应该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与市场相协调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相关措施,并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评估与反思。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永强  孟子平  
为什么金融危机冲击会给不同企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甚至是不同的命运?本文基于"外部冲击→企业缓冲能力→经济后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风险缓冲机制的一般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可以概括为业绩下降(对应于产品市场恶化)和现金流短缺(对应于融资市场恶化)两个方面;微观层面上,金融危机下,影响企业风险缓冲能力的因素包括企业资本结构、资产结构、成本结构、高管背景与政治关联、政府干预程度等因素,企业应通过调整和优化上述因素应对外部冲击;宏观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考虑通过合理选择政府投资领域、企业打包贷款、设立中小企业基金、改变税收减免方式、促进企业资金周转等方式缓解企业的外部冲...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魏加宁  杨光普  
本文聚焦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亲历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回顾了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并系统梳理了在两次危机中中国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应对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就如何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要使中国经济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必须继续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并辅之以适当的宏观需求管理,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激发经济活力,改善市场预期,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实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魏加宁  杨光普  
本文聚焦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亲历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回顾了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并系统梳理了在两次危机中中国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应对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就如何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要使中国经济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必须继续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并辅之以适当的宏观需求管理,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激发经济活力,改善市场预期,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实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军山  宋贺  
为什么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更依赖财政投入?在官员晋升压力和追求GDP的目标效应函数框架逻辑上,探讨省级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候的财政行为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谁更有利。在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目标下的财政金融掌控能力的发挥需要条件,这种条件又与地方官员的晋升动力与机制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的掌控能力较强,与他们对金融掌控能力的特征明显不同。实证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面临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时,更多依赖财政手段,财政支出明显高于银行信贷增长;东中西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地方财政行为和银行信贷行为存在显著差别;西部地区对财政的依赖更强,而中部地区信贷减少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杨丹辉  黄速建  张其仔  罗仲伟  陈耀  吕铁  刘楷  
本文根据目前各种统计数据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工业的反应。外部需求萎缩致使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利润明显减少。工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不佳;工业增长的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增大。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同时也为中国工业发展路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政府尚须出台更有效的后续政策应对日趋加深的危机影响。从长远来看,中国工业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建立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大国工业体系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长期任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订单减少或流失,沿海地区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最先受到生产和出口冲击,进而使得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受到就业冲击。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加深,中国未来城镇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为此,我们需要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把"反冲击"和"反周期"的政策措施有效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金融危机的空前深化不仅有助于启发我们挣脱盲目崇拜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的思想枷锁,也向我们警示了开放经济环境下的风险传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剑  
本文从流动性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把流动性划分为资金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阐述流动性的扩张和收缩与金融危机的相互联系。重点分析流动性与金融危机纵向和横向传染的四条机制,包括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的传染、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相互传导、预期传染和心理恐慌以及跨国溢出与挤出。文章进一步对流动性的国内和国际监管及流动性危机的救助与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窦菲菲  
肇始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席卷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也重创了中东欧转型国家,曾一度使其处于崩溃边缘。两年后,这些国家已相继走出金融危机冲击阴影,重新回到经济复苏、改革与发展的正常轨道。中东欧国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危机冲击,原因在于国内及时果断、有针对性的政策反应;有效的国际政策协调;中东欧银行业鲜为人知的优点和西欧银行的继续驻守以及这些国家寻求新的增长和稳定机制的主观努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卫东  吉进波  司林波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部分企业已陷入资金紧缺、市场萎缩、人才流失、成本上升等困境。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没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服务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结构调整不到位,企业家信心严重不足。因此,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政府和企业必须双管齐下,对政府来说,一要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二要提升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行政服务水准;三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扶持力度;对中小企业来说,则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昌忠泽  
本文认为:(1)流动性冲击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来影响金融市场,正是这两种渠道才使得流动性在金融危机爆发及传导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损失螺旋和保证金螺旋的产生,造成资产的折价销售,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下跌和进一步的银根紧缩;(2)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误、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等有关,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3)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通过调整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推出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工具,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有效地降低了金融市场崩溃的概率。论文最后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