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7)
2023(9665)
2022(8066)
2021(7187)
2020(5736)
2019(12763)
2018(12408)
2017(23441)
2016(12319)
2015(13771)
2014(13667)
2013(13481)
2012(12874)
2011(11743)
2010(12261)
2009(11658)
2008(10686)
2007(9872)
2006(9019)
2005(8400)
作者
(34760)
(28533)
(28392)
(26813)
(18155)
(13738)
(13052)
(11168)
(10976)
(10419)
(9747)
(9556)
(9173)
(9085)
(8883)
(8880)
(8366)
(8341)
(8232)
(8147)
(7357)
(6936)
(6899)
(6665)
(6586)
(6508)
(6388)
(6361)
(5817)
(5699)
学科
(55838)
经济(55686)
(34251)
管理(32876)
(27805)
企业(27805)
中国(26559)
(26142)
金融(26140)
(23967)
银行(23959)
(23413)
地方(21194)
(17189)
业经(16515)
方法(15788)
(13678)
(13465)
农业(11840)
数学(11436)
数学方法(11339)
中国金融(11149)
理论(10936)
地方经济(10756)
(10474)
(9890)
(9552)
贸易(9537)
(9171)
(9033)
机构
学院(171668)
大学(166587)
(72712)
经济(71043)
研究(62442)
管理(61769)
中国(54613)
理学(51142)
理学院(50530)
管理学(49794)
管理学院(49467)
(35995)
(35925)
科学(35207)
(31206)
中心(30374)
(27780)
研究所(27635)
财经(27055)
(26849)
(24343)
(24259)
师范(24124)
(23659)
北京(23454)
经济学(22355)
(22216)
业大(21334)
(21175)
银行(20374)
基金
项目(106345)
研究(84076)
科学(83836)
基金(73896)
(62293)
国家(61627)
社会(55119)
科学基金(53183)
社会科(51267)
社会科学(51251)
(44416)
基金项目(38408)
教育(37862)
编号(35877)
(35862)
成果(30240)
自然(30153)
资助(29529)
自然科(29447)
自然科学(29444)
(29372)
自然科学基金(28901)
课题(26009)
发展(24310)
重点(24217)
(23868)
(23135)
(22426)
项目编号(21945)
国家社会(21864)
期刊
(91118)
经济(91118)
研究(58226)
中国(44969)
(34524)
金融(34524)
(27496)
(27301)
管理(24635)
教育(24217)
学报(22065)
科学(21632)
农业(17928)
大学(17493)
业经(16336)
学学(16270)
技术(15576)
经济研究(14480)
财经(13590)
(11710)
问题(11297)
(8902)
商业(8667)
(8595)
(8586)
论坛(8586)
国际(8509)
图书(8490)
理论(8415)
世界(8268)
共检索到290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认为,金融部门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天然职能和历史使命。要通过加强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以及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英  甘俊美  许新三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需要对“渐进改革”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渐进改革模式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理性选择,但是,渐进改革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持续推进的能量在收缩,难度在增大。本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必须对渐进改革的思维基点进行位移和创新,突破传统的渐进改革思维基点的束缚,从而使渐进改革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进入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并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敏  汪强  
富国强军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阶段。文章对建设和谐社会中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调整演变必须着眼于实现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必须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经济的军民兼容度,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刚  
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城乡关系问题的焦点则在于当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剖析了该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出了它在各时期对城乡关系的不同影响。目前它与市场化改革总方向是不相适应的,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户籍制度,改革的重难点则集中在公共品供求紧张、本地人和外来人矛盾尖锐的一些城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红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旧的协调关系已经被打破,新的协调关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益纷争和利益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光志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基础,也是涉及到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新长  侯沛  
社会和谐是一个多层次的总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础和前提。自然是人类存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重建人与自然平衡,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保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维树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党和政府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社会利益不够协调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解决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滨肖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自觉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