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95)
- 2023(20377)
- 2022(16900)
- 2021(15669)
- 2020(12895)
- 2019(29022)
- 2018(28865)
- 2017(54585)
- 2016(29786)
- 2015(33294)
- 2014(33445)
- 2013(32590)
- 2012(30078)
- 2011(27275)
- 2010(27685)
- 2009(25922)
- 2008(24401)
- 2007(21795)
- 2006(19571)
- 2005(17827)
- 学科
- 济(129930)
- 经济(129782)
- 管理(83502)
- 业(79015)
- 企(64402)
- 企业(64402)
- 方法(46730)
- 中国(41550)
- 数学(39444)
- 数学方法(39024)
- 农(34378)
- 地方(33174)
- 业经(30339)
- 财(30296)
- 融(29633)
- 金融(29624)
- 银(28922)
- 银行(28872)
- 学(28054)
- 行(27877)
- 制(26434)
- 农业(23450)
- 理论(21478)
- 贸(21112)
- 贸易(21092)
- 易(20356)
- 环境(19038)
- 和(18931)
- 体(18768)
- 技术(18543)
- 机构
- 学院(417507)
- 大学(416879)
- 济(171459)
- 经济(167629)
- 管理(157377)
- 研究(148412)
- 理学(133965)
- 理学院(132444)
- 管理学(130126)
- 管理学院(129399)
- 中国(115616)
- 京(90288)
- 科学(89839)
- 财(79871)
- 所(75248)
- 农(69026)
- 研究所(68031)
- 中心(67580)
- 江(63901)
- 财经(62500)
- 业大(60049)
- 北京(57662)
- 范(57246)
- 师范(56646)
- 经(56604)
- 院(53796)
- 农业(53598)
- 经济学(52258)
- 州(52054)
- 经济学院(46705)
- 基金
- 项目(275451)
- 科学(215799)
- 研究(204894)
- 基金(196948)
- 家(171279)
- 国家(169787)
- 科学基金(144948)
- 社会(128684)
- 社会科(121801)
- 社会科学(121771)
- 省(108779)
- 基金项目(103361)
- 教育(94088)
- 自然(91734)
- 划(90913)
- 自然科(89574)
- 自然科学(89555)
- 自然科学基金(87927)
- 编号(84644)
- 资助(80522)
- 成果(70002)
- 发(62328)
- 重点(62112)
- 部(59775)
- 课题(59529)
- 创(57217)
- 创新(53338)
- 国家社会(52752)
- 项目编号(51895)
- 科研(51779)
- 期刊
- 济(201184)
- 经济(201184)
- 研究(131247)
- 中国(90399)
- 学报(65475)
- 农(64349)
- 管理(60837)
- 财(60733)
- 科学(59941)
- 教育(52835)
- 融(50159)
- 金融(50159)
- 大学(49603)
- 学学(46462)
- 农业(43556)
- 技术(37309)
- 业经(32690)
- 经济研究(32638)
- 财经(31240)
- 经(26908)
- 问题(25586)
- 业(22261)
- 图书(22221)
- 技术经济(20361)
- 理论(19903)
- 科技(19303)
- 现代(19175)
- 贸(19018)
- 商业(18778)
- 版(18748)
共检索到648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明
我国现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协调的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金融部门过度膨胀、资本脱实向虚严重、金融市场配置扭曲,导致产业空心化严重和金融风险集聚。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金融化的弱点,使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有效供给不足,金融部门过度膨胀而实体经济弱化。通过深入分析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探讨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路径,大力完善法律法规打破金融垄断、进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调整金融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切实保障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效性。
关键词:
金融 实体经济 金融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金燕 滕建州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偏离实体、资源配置低效和融资风险增强等问题凸显。这对金融体系稳定和经济发展"脱实向虚"产生影响,已引起政府管理部门高度重视。TVP-VAR模型用于确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因素对金融化影响的权重,测度金融化发展水平并分析其传导机制和成因,重点探讨推进金融开放和改善金融环境的重要意义,并利用Lasso回归分析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金融化能预测实体经济发展,且正向与负向冲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债券发行量、利率以及股票市场的发展等因素均可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化的影响自2012年起,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作用,表明我国实施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取得成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炯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行业之间竞争力随之加大,实体经济生存越来越难,金融投资的引入可以使实体经济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与生存空间。实体经济发展中由于金融投资的介入规避了资金流周期长的弊端,使实体经济获取更灵活的投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的资金流动,能够获取更高收益,助推企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投资 投资比例 风险管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黎
本文从金融产业的视角入手,分析了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整体上看,实体经济是基础,金融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这个基础。文章从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和优化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金融机构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金融机构要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化的金融人才等方面分析了金融产业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产业 实体经济 作用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张欢 陈建英
本文基于当前实体经济虚拟化这一热点问题,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理论上,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未来主业的发展具有"蓄水池"和"挤出"两种不同的效应,二者的相对大小决定了金融化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影响的净效应。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基于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了微观企业金融化指标,实证结果发现:总体上,金融化损害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业绩,表明金融化的"挤出"效应大于"蓄水池"效应。考虑到外部环境的调节效应,本文发现金融化的损害效应随着货币政策变宽松而加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洋 彭飞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增长动力换挡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得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金融风险呈加速暴露态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令人堪忧。如何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
僵尸企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洋 彭飞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增长动力换挡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得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金融风险呈加速暴露态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令人堪忧。如何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程慧慧
近年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抑制经济“脱实向虚”成为宏观政策着力点,充分协调两者间的关系并同步推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分阶段推行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该制度实施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投资金融化和利润金融化。(2)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既能发挥竞争治理效应和资源优配效应,减少企业基于投资逐利动机的金融化行为;还会发挥创投驱动效应和融资约束效应,对企业基于蓄水池动机的金融化行为产生挤出效应。(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投资机会少、低市场竞争行业和高政府放权意愿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4)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效能评估和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推动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程慧慧
近年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抑制经济“脱实向虚”成为宏观政策着力点,充分协调两者间的关系并同步推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分阶段推行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该制度实施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投资金融化和利润金融化。(2)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既能发挥竞争治理效应和资源优配效应,减少企业基于投资逐利动机的金融化行为;还会发挥创投驱动效应和融资约束效应,对企业基于蓄水池动机的金融化行为产生挤出效应。(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投资机会少、低市场竞争行业和高政府放权意愿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4)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效能评估和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推动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成思 张步昙
传统理论大多认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持作用,然而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经济金融化问题也成为各国制定金融发展战略与金融改革顶层设计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对经济金融化的理论前沿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经济金融化的分类和界定标准,阐释经济金融化的多层动因与多重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均衡金融杠杆率作为评判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利弊的基准之一,以期为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实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金融化 金融发展 金融杠杆 实体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哲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统计资料显示,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拉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投入、资金产出非均衡造成的。因此,促进西部振兴、缩小东西部差距,必须从消除东西部资金投入差异、实现资金产出均衡着手,同时辅之以相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欧明灿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一个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无论是克服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暂时困难,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初苏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家大力推行"保增长、保民生、调结构"等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确保国内经济平稳渡过难关。作为股票市值全球第一、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市场信誉和金融地位的中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发展低碳经济乃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背景下各国形成竞争优势的新平台。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新的机遇。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度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金融创新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运用综合化的金融创新手段,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