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1)
- 2023(15392)
- 2022(12310)
- 2021(11208)
- 2020(9351)
- 2019(20616)
- 2018(20355)
- 2017(38942)
- 2016(20482)
- 2015(22482)
- 2014(21704)
- 2013(21209)
- 2012(18847)
- 2011(16562)
- 2010(16781)
- 2009(16101)
- 2008(15476)
- 2007(14074)
- 2006(12415)
- 2005(11423)
- 学科
- 业(88584)
- 济(86225)
- 经济(86130)
- 企(80529)
- 企业(80529)
- 管理(72232)
- 方法(35389)
- 业经(32180)
- 农(29280)
- 中国(28852)
- 财(28237)
- 融(26821)
- 金融(26821)
- 数学(26321)
- 数学方法(26176)
- 贸(24890)
- 贸易(24870)
- 银(24840)
- 银行(24801)
- 易(24127)
- 行(24019)
- 务(21466)
- 财务(21438)
- 财务管理(21420)
- 农业(20984)
- 技术(20865)
- 制(20471)
- 企业财务(20305)
- 地方(18029)
- 理论(17009)
- 机构
- 学院(287403)
- 大学(279357)
- 济(127889)
- 经济(125782)
- 管理(114416)
- 理学(98222)
- 理学院(97330)
- 管理学(96112)
- 管理学院(95606)
- 研究(91408)
- 中国(77817)
- 财(58243)
- 京(57061)
- 科学(52733)
- 农(52172)
- 财经(46316)
- 所(44882)
- 江(43840)
- 中心(43303)
- 业大(42833)
- 经(42130)
- 农业(41089)
- 研究所(40457)
- 经济学(39334)
- 经济学院(35793)
- 北京(35132)
- 州(34963)
- 财经大学(34150)
- 商学(34093)
- 商学院(33785)
- 基金
- 项目(188498)
- 科学(149936)
- 基金(138070)
- 研究(137909)
- 家(120237)
- 国家(119111)
- 科学基金(103617)
- 社会(91642)
- 社会科(87227)
- 社会科学(87205)
- 省(75995)
- 基金项目(73565)
- 自然(65569)
- 自然科(64184)
- 自然科学(64166)
- 自然科学基金(63135)
- 划(61488)
- 教育(61043)
- 资助(54040)
- 编号(53811)
- 创(46326)
- 业(43215)
- 重点(42412)
- 创新(42377)
- 发(42183)
- 成果(41405)
- 部(40779)
- 国家社会(38556)
- 课题(36814)
- 制(36456)
- 期刊
- 济(141477)
- 经济(141477)
- 研究(82955)
- 中国(56416)
- 农(49568)
- 管理(48401)
- 财(47926)
- 学报(42144)
- 融(40225)
- 金融(40225)
- 科学(40022)
- 农业(33119)
- 大学(32737)
- 学学(31607)
- 业经(26321)
- 技术(25016)
- 经济研究(23651)
- 财经(23443)
- 教育(22448)
- 业(20608)
- 经(20315)
- 贸(19513)
- 问题(19506)
- 国际(17708)
- 技术经济(16430)
- 商业(16086)
- 世界(14869)
- 现代(14653)
- 科技(14572)
- 财会(13606)
共检索到436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露
引导金融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当前金融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赖资本,而且需要依赖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发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助力,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2010-2019年的经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泊松回归法就金融化程度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挤出作用;在高水平金融发展市场环境下,金融化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大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金融化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金融化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绩效,但从长期来看效果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随
商贸流通企业作为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沪深两市商贸流通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探究金融技术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科技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呈正相关;企业文化中的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会对金融科技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联产生负面影响,男性气质文化在金融科技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采用金融科技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更高创新效率。此外,政府需要出台支持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政策,帮助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雪峰 左静静
以2010~2015年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影响,对于提高民企创新投资积极性具有一定意义。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但这一"挤出效应"在高科技行业中被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科技行业特征能够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在产业政策支持下,高科技行业特征会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而未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民企,高科技行业特征对金融化与民企创新投资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海锋
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销售网络时代,世界产业主导权和高附加值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布局也随之改变。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调整升级转型的关键时刻,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流通革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辽 林鑫涛
文章从预防储备动机和资本套利动机两个方面阐释了金融化行为影响实体企业创新质量的内在机理,并探讨了融资约束影响金融化行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调节作用。选择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与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不同融资约束情景条件下实体企业金融化动机差异及其可能存在的调节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配置金融资产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导致企业创新质量下降0.496 7%,即实体企业配置金融资产行为并不必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企业创新投入并最终降低实体企业创新质量;从不同动机的分类回归结果看,实体企业出于预防储备动机抑或资本套利动机配置金融资产对创新质量的边际效应呈现出显著差异;此外,金融化行为对实体企业创新质量的抑制效应会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下降而减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芮 曹廷贵
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金融化对企业总体技术创新、突破式创新以及渐进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且对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较大。在此基础上,将经济不确定性纳入研究框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不仅会扩大金融化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且这一抑制作用因企业所有权和所属产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于低创新强度的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会扩大金融化对其渐进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创新强度的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则会扩大金融化对其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长期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而短期金融化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岚岚 李百兴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会抑制创新持续性;创新资源侵占、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短期收益是企业金融化影响创新持续性的中介变量,创新资源侵占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短期收益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遮掩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董亮 陈相甫
创新是国家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存在单调的助推效应或挤出效应,且两种效应之间可以动态性转换,但动态性转换的发生条件和结果尚不明晰。文章使用2009年-2019年间21800个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在探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效率的若干核心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化适宜度判别模型分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对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金融化适宜度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呈动态性转换的倒"U"形;偏离最优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企业应结合宏观环境与自身状况,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推动创新;投资人应结合技术市场发展前景与企业金融化现状进行理性投资;政府应调整经济政策,引导企业金融化合理适度开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平
分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利用2009-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各种机制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融负债渠道对于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创新规模而非比重上;金融资产渠道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企业房地产投资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创新规模;股东价值导向渠道对企业创新未表现出显著作用。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的研究表明,金融负债渠道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次之,中央国有企业不显著;金融资产和股东价值导向渠道没有表现出产权异质性。因此,可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严控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推进股票市场改革、探索更为多元和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措施4个方面不断提升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创新的正面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秋含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现状,指出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重点聚焦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健全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商贸流通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 金融模式 服务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鑫 顾新莲
本文基于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商贸流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并考察数字化转型的强化作用。研究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在线性回归中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正向作用机制,但促进效应的时间延续性不强;商业信用融资在STR模型中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存在跨越门槛特征值后的非线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强化商业信用融资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并提升促进效应的延续性;数字化转型放大商业信用融资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效果,导致非线性关系中的拐点左移(阈值下降)。为此,文章提出科学控制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融资水平、全面推动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引导商业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倪志良 张开志 宗亚辉
近年来,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深刻冲击企业资产配置决策,从而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构建演化博弈理论模型研究企业金融化过程及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IV-GMM估计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显著抑制企业创新能力,金融化程度越高,其创新能力越低。且该影响因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不同而存在差异,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融资约束宽松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相对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化对企业主营业绩具有负向冲击,不利于其长期成长。因此,应优化创新激励政策以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避免企业过度金融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成琼文 李钰
鉴于企业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探讨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高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对企业不同创新行为所产生的选择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双元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产生的选择效应,相较于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摩擦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突破式创新;贸易摩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度、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较为显著;金融化程度对贸易摩擦和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产生替代效应。由此提出企业应正视贸易摩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视平衡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政府应根据企业异质性特征制定相应创新激励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刘容秀
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2462家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我国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无论从企业金融资产持有角度还是从企业金融渠道获利角度衡量企业金融化,均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现金持有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现金持有在企业金融渠道获利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遮掩效应,融资约束、盈利能力在企业金融渠道获利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盈利能力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在创新技术依赖程度、企业成长性、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资本结构方面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创新活动 异质性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立韦 干胜道
以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其2008~2016年的财务、公司治理数据,探讨金融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化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上。此外,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盈利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中较为明显。
关键词:
金融化 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 金融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