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07)
- 2023(23390)
- 2022(19763)
- 2021(18284)
- 2020(15559)
- 2019(35546)
- 2018(34773)
- 2017(65980)
- 2016(36178)
- 2015(40697)
- 2014(40595)
- 2013(40264)
- 2012(36999)
- 2011(33347)
- 2010(33298)
- 2009(31036)
- 2008(30076)
- 2007(26654)
- 2006(23046)
- 2005(20749)
- 学科
- 济(143951)
- 经济(143791)
- 管理(101014)
- 业(97692)
- 企(79723)
- 企业(79723)
- 方法(65313)
- 数学(57141)
- 数学方法(56429)
- 中国(43570)
- 农(39871)
- 财(39768)
- 学(32808)
- 业经(31980)
- 融(31477)
- 金融(31473)
- 银(31132)
- 银行(31044)
- 地方(30339)
- 制(29919)
- 行(29731)
- 贸(28185)
- 贸易(28166)
- 易(27393)
- 农业(26936)
- 务(24979)
- 财务(24889)
- 财务管理(24835)
- 企业财务(23595)
- 理论(23285)
- 机构
- 大学(515324)
- 学院(512997)
- 济(205892)
- 经济(201548)
- 管理(194100)
- 研究(179112)
- 理学(168036)
- 理学院(166071)
- 管理学(162842)
- 管理学院(161942)
- 中国(138398)
- 科学(114045)
- 京(110229)
- 农(94534)
- 财(94503)
- 所(92309)
- 研究所(84627)
- 中心(82145)
- 业大(81769)
- 财经(75998)
- 江(74941)
- 农业(74749)
- 北京(69530)
- 经(69214)
- 范(66810)
- 师范(65997)
- 院(64667)
- 经济学(63366)
- 州(60815)
- 经济学院(57306)
- 基金
- 项目(352181)
- 科学(274569)
- 基金(255314)
- 研究(248409)
- 家(226761)
- 国家(224920)
- 科学基金(190524)
- 社会(156258)
- 社会科(148075)
- 社会科学(148033)
- 省(137146)
- 基金项目(134399)
- 自然(126486)
- 自然科(123583)
- 自然科学(123542)
- 自然科学基金(121325)
- 划(116782)
- 教育(114376)
- 资助(106327)
- 编号(99108)
- 成果(80463)
- 重点(80057)
- 部(76985)
- 发(75159)
- 创(72543)
- 课题(69340)
- 科研(68433)
- 创新(67909)
- 计划(66111)
- 教育部(65042)
- 期刊
- 济(217992)
- 经济(217992)
- 研究(147029)
- 中国(98816)
- 学报(92548)
- 农(85800)
- 科学(80725)
- 财(72623)
- 管理(69134)
- 大学(68667)
- 学学(64988)
- 农业(57962)
- 融(54796)
- 金融(54796)
- 教育(52937)
- 技术(42515)
- 财经(37165)
- 经济研究(36347)
- 业经(34900)
- 经(31941)
- 业(30975)
- 问题(28733)
- 版(26490)
- 科技(24566)
- 图书(24357)
- 贸(24112)
- 技术经济(23787)
- 统计(23744)
- 业大(23735)
- 理论(23150)
共检索到75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甜迪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甜迪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进一步加剧经济"空心化"和"资产价格泡沫",给经济转型平添阻力。理论分析发现:金融化对人力资本和收入结构造成非对称冲击,直接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随着金融化程度加深,金融部门凭借资本跨期配置提前抽取其他部门的未来价值,间接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且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研究结论对中国当前金融领域国有企业薪酬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化 行业收入差距 金融业 非金融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娟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东、中、西部两个层面去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7年前,金融集聚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和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方向影响不显著,但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在1978—2013年和1978—1997年两个时间段都会明显地拉大其城乡收入差距。1997年成为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拐点,原因可能是源于1996年的农村金融改革。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水土 毛绍俊
本文综合考虑了移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测算出2011~2015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综合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各地城乡差距,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综合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外贸依存度、财政支出偏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除支持传统金融发展外,也应综合考虑移动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规范和扶持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金融同线上移动互联网金融结合的优势,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洪功翔 张兰婷 李伟军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区位熵指数法分别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和金融集聚指数进行测度,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金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的TFP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银行业集聚对TFP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业集聚。保险业集聚对TFP增长效应存在消极作用,其中,以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集聚促进TFP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益明 李慧
本文通过对200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研究了普惠金融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缩小正规金融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该作用随着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削弱。当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普惠金融与正规金融都能缩小收入差距,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凡 邹东涛 苑西恒
本文利用197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经济金融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与效果。研究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化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效果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轨迹,且当前处于缩小收入差距阶段。因此对东、中、西部地区,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区域金融的差异化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晶 彭琴燕 国肖娜 李会敏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间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毋庸置疑,合理的收入差距可以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然而收入差距过大,无疑会对行业的均衡发展、社会的公平分配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厘清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而探寻缩小或根治行业收入差距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业和制造业为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水平和行业垄断程度,且这三个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洪艳
在测度金融集聚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居民消费,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和房价4个控制变量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正向作用,总人口负担比变量则抑制了居民消费。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居民消费 区域异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洪艳
在测度金融集聚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居民消费,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和房价4个控制变量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正向作用,总人口负担比变量则抑制了居民消费。分地区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居民消费 区域异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年咏 张甜迪
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功能性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视。本文通过构建卡莱斯基分配增长模型分析表明,金融化会增大股东权利,从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不断降低劳动力收入份额。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及城乡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印证了这一结论,且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及东部城镇地区实证结果均表明,金融化对劳动力收入份额的挤占存在门限效应:在金融化的初期会大幅降低劳动力收入份额,超过门限值后这一负面影响明显减弱;中西部城镇及农村地区未发现门限效应,但两者仍呈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喻微锋 吴刘杰
采用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法对中国地方政府干预行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不考虑政府行为时,金融发展对中国城乡收入的差距只能产生微弱的正效应;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重要影响,相对于金融发展,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才是造成现阶段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关键原因;政府干预主要不是通过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对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文胜 柴用栋
本文以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西部地区由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快西部金融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建议:做好区域金融体系的选择;发展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构建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区域金融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琳
通过采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FEVD)方法,并利用我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即倒U型关系。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据此,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发展效率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外开放与区域收入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服务贸易对我国异质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服务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房价与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与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异质性分析
中国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距及影响因素——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对外开放、贸易商品结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