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9)
2023(11025)
2022(8674)
2021(7554)
2020(6026)
2019(13283)
2018(12932)
2017(24565)
2016(13212)
2015(14629)
2014(14698)
2013(14393)
2012(13387)
2011(12271)
2010(12752)
2009(12108)
2008(11145)
2007(10007)
2006(9381)
2005(9130)
作者
(39739)
(32629)
(32603)
(30851)
(20803)
(15638)
(14683)
(12873)
(12708)
(11807)
(11332)
(10923)
(10629)
(10612)
(10389)
(10223)
(9640)
(9540)
(9467)
(9424)
(8452)
(8270)
(8070)
(7667)
(7545)
(7425)
(7395)
(7321)
(6735)
(6533)
学科
(60330)
经济(60276)
(35787)
管理(33056)
中国(28519)
(26609)
企业(26609)
(26403)
金融(26403)
(24289)
银行(24264)
(23668)
地方(22486)
(19116)
业经(16972)
方法(14984)
(14342)
农业(13681)
(13336)
(12630)
数学(12544)
数学方法(12441)
中国金融(11178)
地方经济(11122)
(10815)
(10226)
贸易(10210)
发展(10019)
(9994)
产业(9849)
机构
学院(186158)
大学(182205)
(79558)
经济(77772)
研究(72833)
管理(63089)
中国(61238)
理学(51974)
理学院(51335)
管理学(50423)
管理学院(50085)
科学(43373)
(40249)
(38056)
(37258)
(35865)
研究所(34204)
中心(34077)
(30783)
财经(28381)
农业(27681)
业大(27025)
北京(26206)
(26198)
(25804)
(25727)
(25614)
师范(25477)
经济学(25085)
(23663)
基金
项目(117464)
科学(91293)
研究(87641)
基金(81746)
(72071)
国家(71394)
科学基金(59638)
社会(55794)
社会科(52978)
社会科学(52966)
(48427)
基金项目(42234)
(39918)
教育(38527)
自然(35778)
编号(35715)
自然科(34947)
自然科学(34941)
自然科学基金(34299)
(32932)
资助(32919)
成果(29618)
重点(27555)
发展(26612)
课题(26491)
(26167)
(24955)
(24319)
创新(23440)
国家社会(23316)
期刊
(98891)
经济(98891)
研究(62412)
中国(46741)
(36335)
金融(36335)
(35882)
学报(29966)
(27569)
科学(27267)
管理(26029)
农业(23526)
教育(22765)
大学(22400)
学学(21096)
业经(17579)
技术(16493)
经济研究(15914)
财经(14313)
问题(12916)
(12554)
(12385)
国际(9759)
(9744)
世界(9352)
现代(9085)
技术经济(8913)
科技(8857)
商业(8839)
(8682)
共检索到313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江涌  
构建具有高技术进步率和高技术扩散效应的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一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一国实现繁荣的关键,并能增进国民福祉。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发展,对社会财富的增进具有良好的引致增长效应,但超越发展阶段的过度的金融化会弱化其经济增长效应,并可能引发价值分配的引致贫困效应,甚至导致后发或转型国家丧失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壮大实体经济的基础上适度地促进金融发展,推行包容性的金融发展模式,可能更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进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健柏  刘维臻  
本文主要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部门出现的资本深化现象,及由此引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讨论,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尝试进行阐释,运用协整方法对两组金融发展变量与资本深化的动态关系进行实分析,基于VEC模型的格朗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说明,金融发展与资本深化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在长期能促进工业资本的形成,要实现中国工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加快金融深化和市场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有贵  
中国共产党基于工业的地区布局、服务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和国家现代化发展,提出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战略构想,成功探索出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探索出一条城乡"两条腿"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产业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拾余补缺"的"五小工业"向全面发展拓展,地域布局由散落乡村转向城镇和产业园集中,规模由发挥"船小好掉头"优势到为增强竞争力而组建乡镇企业集团。农村工业的崛起,缘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战略主张,缘于在走共同富裕道路下构建起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和积累机制下乡镇企业能够成功起步,缘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给乡镇企业打开发展空间,缘于广大农民发扬"四千四万"精神投身乡镇企业的创业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范章  
本文对工业化历史任务、“崛起”的经济含义、新型工业化特征均作了系统阐述,着重阐明中国的“崛起”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崛起”则必须依靠对外的和平合作来实现,跟传统工业化依靠殖民掠夺、炮舰政策、殖民战争的手段完全不同。“和平崛起”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一种“政治意愿”,而且是中国人民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进行自觉、长期、艰苦的和平建设的结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光  
本文指出实施生态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论述了实施生态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原则,并详细构建了发展生态工业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正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俊华  
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对主导产业发展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战略,同时重视对后续主导产业的培育,可以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国斌  刘静  赵儒煜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用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利用技术进步进行产业技术变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张炜  
本文从西部工业化的历史起点和发展基础分析入手,从经济结构演进的角度出发,围绕西部经济双层二元结构的形成、内涵、特性及对西部工业化进程的制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京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张炜  
本文在对中国西部工业化历史进行了反思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西部经济双层二元结构转化的角度,探索了中国西部工业化进一步推进的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范章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属于战后兴起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笫二轮工业化,较之发达国家在18和19世纪实现的世界笫一轮工业化,是迟到的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它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有巨大后发优势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将导致中国崛起。“崛起”的经济含义就是把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为现代化经济,把几亿农民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把中国建成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之一。实现新型工化的手段,决不像传统工业化那样靠殖民战争和掠夺,只能靠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对外贸易、共享市场等,这就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和平崛起”战略,是新型工业化的惟一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敏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主题。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正确把握经济增长要素重要性及其组合的变化,以及所引发的工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新形势下,内生性新型工业化理论框架,并结合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伟江  
经济学理论正经历一个由物理经济学向生物经济学转向的崭新阶段,遗传、周期、变异、发育、演化等生物学术语,开始进入到经济学主流理论中。经济发展的“重演律”,是生物学发生律与进化论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表述形式,深入研究区域性经济个体与人类经济发展史的互动关联,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螺旋上升趋势,对于深化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推动经济学理论的生物学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