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60)
2023(18052)
2022(14584)
2021(13662)
2020(11391)
2019(25478)
2018(25068)
2017(48188)
2016(25694)
2015(28503)
2014(27829)
2013(26618)
2012(23952)
2011(21162)
2010(21177)
2009(19473)
2008(18031)
2007(16097)
2006(13715)
2005(12103)
作者
(69093)
(57224)
(56883)
(54381)
(36540)
(27433)
(25990)
(22258)
(21852)
(20307)
(19337)
(19319)
(18314)
(17996)
(17829)
(17611)
(16983)
(16723)
(16718)
(16345)
(14124)
(13923)
(13722)
(13268)
(13028)
(12692)
(12651)
(12519)
(11492)
(11447)
学科
(95898)
经济(95792)
管理(77050)
(76702)
(65613)
企业(65613)
方法(41235)
数学(35298)
数学方法(34808)
中国(33472)
(28506)
金融(28499)
(27616)
(27489)
银行(27451)
(27226)
(26469)
业经(24565)
(23262)
地方(21227)
技术(20881)
(18660)
农业(18441)
(18201)
财务(18128)
财务管理(18093)
理论(18077)
企业财务(17299)
(17252)
贸易(17237)
机构
学院(341113)
大学(338325)
(140096)
经济(137222)
管理(133481)
理学(115167)
理学院(113985)
研究(112678)
管理学(111994)
管理学院(111334)
中国(90412)
(69603)
科学(66504)
(65650)
中心(54661)
(54312)
(54286)
财经(52409)
(51238)
研究所(49402)
业大(48694)
(47765)
(43326)
经济学(43211)
师范(42824)
北京(42745)
农业(42312)
(41666)
(41123)
财经大学(39252)
基金
项目(235009)
科学(187577)
研究(173602)
基金(171859)
(149420)
国家(148160)
科学基金(129118)
社会(111842)
社会科(106171)
社会科学(106148)
(93382)
基金项目(90375)
自然(82654)
自然科(80917)
自然科学(80896)
教育(80863)
自然科学基金(79512)
(77963)
编号(69551)
资助(68517)
成果(56016)
(53757)
重点(53116)
(51642)
(50897)
创新(49531)
课题(48685)
国家社会(46901)
科研(45033)
教育部(44980)
期刊
(149149)
经济(149149)
研究(98444)
中国(70515)
管理(53208)
(51943)
学报(51331)
(49710)
科学(48225)
(44265)
金融(44265)
教育(40262)
大学(40260)
学学(38042)
农业(32997)
技术(31421)
财经(25998)
业经(25488)
经济研究(24826)
(22499)
问题(19192)
(18102)
科技(17047)
技术经济(16192)
(15990)
理论(15471)
现代(15445)
(15316)
商业(15215)
图书(14765)
共检索到508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亭亭  
探索金融化与创新的良性循环机理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而理清金融化与企业创新战略决策的内在逻辑是把握金融资本与研发资本转化机制的重要切入点。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年-2018年面板数据,基于创新位势差异的视角考察了金融化对于企业创新战略激进度影响和机制的主体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化通过数字化转型机制显著提高了“创新者”的创新战略激进度,知识产权壁垒对于金融化与“创新者”的创新战略激进度的正向关联机制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金融化对于创新者创新战略激进度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获得一定政策倾斜和选择较长研发周期的情境下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维度,为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蓉丽  夏圣洁  王化成  
公司战略的制定影响公司整体发展方向。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激进度越高,创新成果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和产品竞争较强的情况下,公司战略激进度对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管理层激励和失败容忍度在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通过分析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对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治理层激励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国良  谢思维  
加强创新能力和健全商业信用体制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战略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路径和手段。本文从从公司战略层面出发,使用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衡量公司战略的激进程度,探讨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将商业信用融资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其中,分析检验商业信用在两者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激进度与公司创新成果显著正相关,且商业信用融资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战略激进的公司可以通过获得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企业选择合适的战略定位,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正文   许康  
文章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动态能力和资源配置理论,构建主效应和边界机制的双重固定效应验证模型,实证检验管理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管理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在进行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以及动态面板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管理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受到企业战略激进度的正向调节及金融错配的负向调节;企业竞争优势在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增长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非国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管理创新促进可持续增长作用更显著,管理创新的影响不存在区域异质性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芸   马硕   魏田苡薇  
在科技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关键议题。本文采用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战略激进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越高,技术创新成果越丰富,且主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渠道机制实现。此外,以饮酒文化为代表的关系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分别在战略激进度影响技术创新中产生负向、正向调节作用。拓展研究发现,战略激进度对技术创新质量提升效果相对弱化。本文研究结论为管理者决策、激励技术创新与培育高价值专利提供新的思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玉香  朱紫怡  杨萍  杨林  
借鉴权变思想,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动态视角探究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选择的战略越激进,企业创新水平越高,而在衰退期两者的关系并不显著,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移不断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在职消费均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但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公司战略以及高管激励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马若微  黄解宇  
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然而现有关于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忽略了创新模式的异质性。文章选取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数字金融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为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青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文章以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0年86家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344个公司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创新战略中介作用的视角,运用分层多元回归技术实证考察了董事会认知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董事会职能背景异质性与创新战略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任期异质性与创新战略显著负相关,创新战略部分中介了董事会职能背景和任期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董事会认知异质性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经验研究成果,同时为在实践中优化董事会构成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华  翟宛东  
在经济新形势下,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是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研究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选择2003-2019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金融集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若金融集聚过度对技术创新有阻碍作用;分行业来看,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过度集聚均不利于技术创新,这可能是因为银行业和保险业主要从事间接融资服务,分别存在企业研发项目的风险收益不匹配的问题以及偏向稳健的资产管理;证券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为倒U型,这可能是因为证券业主要从事直接融资服务。基于此,应合理控制金融集聚的规模,加强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金融行业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华  
基于我国深化改革与"双创"的时代大背景,在职业教育中制定、实施与建设创新战略不仅可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与优化驱动力,同时也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多方主体协同视角,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创新战略发展过程中的主体目标分散、研究水平低下、环境秩序混乱和沟通交流不畅等问题,从包含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公众等在内的多主体领域入手,提出统一目标、团队建设、环境营造和管道疏通四方面进行职业教育创新战略建设的建议,以期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探索为全国教育体系内的创新战略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白昆艳  张巍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组织理论的双重视角,以2011—2015年沪深A股高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考察董事会异质性对于创新战略的具体影响,以及组织冗余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不同维度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战略实施的倾向性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教育水平异质性对创新战略具有负向作用;学术背景异质性对创新战略具有正向作用;而职业背景异质性对创新战略无显著作用;组织冗余正向调节董事会异质性与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青   武永霞   王先柱  
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对创新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供应链视角,实证分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金融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发挥促进作用。进一步基于供应链视角,考察商业信用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发现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商业信用供给对上述作用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即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越高,企业金融化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越显著,相应地,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投资受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企业产权性质与年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成立11~20年的企业而言,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提出构建支持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产业供应链联盟、有效利用商业信用助力企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菲菲  刘宇星  黄解宇  
利用201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及地级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察了数字金融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2)相对于开发式创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强。(3)数字金融能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整体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制定债务管理措施、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