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0)
- 2023(10847)
- 2022(8415)
- 2021(7321)
- 2020(5776)
- 2019(12629)
- 2018(12229)
- 2017(23311)
- 2016(12360)
- 2015(13682)
- 2014(13760)
- 2013(13340)
- 2012(12460)
- 2011(11426)
- 2010(11875)
- 2009(11365)
- 2008(10279)
- 2007(9339)
- 2006(8777)
- 2005(8551)
- 学科
- 济(58122)
- 经济(58069)
- 业(34329)
- 管理(31040)
- 中国(28067)
- 融(26536)
- 金融(26536)
- 企(25350)
- 企业(25350)
- 银(24261)
- 银行(24248)
- 行(23666)
- 地方(21948)
- 农(18566)
- 业经(16632)
- 制(13826)
- 农业(13420)
- 方法(13336)
- 财(12701)
- 发(12491)
- 中国金融(11173)
- 数学(10874)
- 数学方法(10796)
- 地方经济(10783)
- 贸(10250)
- 贸易(10234)
- 发展(9908)
- 展(9882)
- 易(9859)
- 产业(9847)
- 机构
- 学院(173657)
- 大学(169303)
- 济(76047)
- 经济(74384)
- 研究(66849)
- 管理(59770)
- 中国(57674)
- 理学(49132)
- 理学院(48481)
- 管理学(47694)
- 管理学院(47360)
- 科学(38188)
- 京(37572)
- 财(35853)
- 所(34027)
- 中心(31747)
- 研究所(30437)
- 农(29549)
- 江(28522)
- 财经(27201)
- 范(24880)
- 师范(24623)
- 北京(24577)
- 经(24547)
- 经济学(24169)
- 院(24093)
- 州(23976)
- 农业(22469)
- 业大(22434)
- 银(22288)
- 基金
- 项目(107467)
- 科学(84604)
- 研究(83321)
- 基金(75192)
- 家(64727)
- 国家(64078)
- 科学基金(54511)
- 社会(53736)
- 社会科(51104)
- 社会科学(51095)
- 省(43862)
- 基金项目(38637)
- 教育(36554)
- 划(35689)
- 编号(34573)
- 自然(31320)
- 发(30761)
- 自然科(30596)
- 自然科学(30591)
- 自然科学基金(30035)
- 资助(29811)
- 成果(28723)
- 发展(25534)
- 课题(25241)
- 展(25097)
- 重点(24949)
- 创(22909)
- 国家社会(22491)
- 部(22413)
- 性(21550)
共检索到294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峰华 蒙莎莎
金融地理学主要研究金融要素和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网络等成为金融地理学的新兴前沿领域,文章重点梳理和评述以上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一方面,分权化、财政紧缩以及发展为导向的政治动机促使政府积极实施并推广金融化政策和金融工具,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金融化主要集中在住房、土地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大量的案例研究分析各级政府采用金融化政策的动机、过程以及影响,揭示金融化带来的政府治理变革的迫切性和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下,地方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有了更广泛和直接的联系,全球金融网络(Global Financial Network,简称GFN)的提出为分析金融全球化如何影响区域发展提供分析框架,已有研究致力于揭示企业和地方经济融入GFN的过程和影响,以及定量刻画GFN中的企业和城市/区域网络。最后,文章倡议国内学者关注金融地理领域,特别是要利用中国丰富的素材加强对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网络的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文章回顾了西方金融地理学近40年的萌芽、兴起和学科地位的建立。19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金融地理的研究逐渐兴盛。西方金融地理学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深受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影响。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金融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最近十年金融地理学的学科地位正式确立。金融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体现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融合,具体表现在:文化经济、制度、网络、金融化和"地理"的政治经济等研究方法在学科框架内实现了共存共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星垣
浙江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特色鲜明,同时也带动了浙江金融业整体水平上的提升。我们把浙江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如下:1.金融总量增长快。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长为例,浙江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存贷款增长速度更快。正因为如此,以存贷款近似计算的浙江金融相关率也由1995年的1.67上升到2000年的2.73,再升到2004年的4.18。相对于全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言,我省金融保险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见表1)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月晓
金融功能的国际化进程,通常按以下次序演进:结算功能的国际化→融资功能的国际化→资产管理功能的国际化。金融功能国际化高级阶段的到来,加速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步伐。中国银行业加速国际化,改变了我国国际债务的管理形式、促进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变和规模集中,也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银行业国际化提高了银行机构金融服务的能力,使银行经营效率提高,增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联动性。
关键词:
国际金融 金融开放 银行业国际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佳 金雪军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了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实证结论表明:经济地理因素中地理位置对区域非国有金融发展有显著影响;新经济地理因素中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历史经济基础等都对金融发展有显著正影响,而科技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不显著;经济政策对金融发展有差异化的区域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平
一、金融经济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从学术上讲,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仍是微不足道的。金融学的研究大多依赖于经验分析而非理论上的、合乎规范的探讨。但在短短的30年之后,金融经济学俨然出落为经济学家族中的一个新生贵族,该领域研究所获得的诸多成果不仅有效地指引了经济金融化的进程,而且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重大挑战,使得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在金融经济学的令人惊异的活力面前黯然失色,以至于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经济学的怀疑和批评。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辉煌
金融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时代潮流。金融全球化将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削弱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能力,影响其国际收支均衡,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在加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强化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以有效地维护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伟 常海忠
金融全球化(financial globalization),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动力因素,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世界各国金融业——包括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征,中国政策性金融业也概莫能外。正如普罗米修斯从天堂给人类盗来的火种,既造福人类,也带来了灾难的可能一样,金融全球化既为规范和促进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对政策性金融造成了一定冲击,使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探析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影响,寻求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应对之策,实现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建军 王利辉
选取1999—2011年中国金融体系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分析方法探讨金融全球化、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三者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全球化会增加不确定性风险,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实证结果对促退论和无关论提供了较多的实证依据,而促进论没有得到有力支持;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具有积累效应,不同类型金融稳定指标的即期效应与滞后效应存在差异,且滞后效应高于即期效应。金融全球化虽然对金融市场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但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要求政府须在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间做出权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厚文 王龙 陈淮 余永定 周刚 黄范章 林志远
经济全球化及其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愈益显示了金融的突出地位和作用,然而世界各国在金融全球化的赛场上并非处于同一起跑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既提供了机遇,又潜在着巨大的风险。因而中国作为已经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并且还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发展中大国,在制定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时,必须积极而审慎地对待金融全球化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举行笔谈会,特邀七位专家学者就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取的对策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讨推向深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