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1)
2023(7142)
2022(5783)
2021(5441)
2020(4492)
2019(10044)
2018(9717)
2017(18586)
2016(10070)
2015(11394)
2014(11503)
2013(10846)
2012(10103)
2011(9064)
2010(9500)
2009(9048)
2008(7990)
2007(7200)
2006(6334)
2005(5869)
作者
(27827)
(22864)
(22425)
(21538)
(14456)
(10854)
(10403)
(8917)
(8829)
(8140)
(7766)
(7590)
(7302)
(7270)
(7186)
(7057)
(6806)
(6553)
(6474)
(6445)
(5877)
(5549)
(5459)
(5372)
(5197)
(5086)
(5080)
(4975)
(4740)
(4719)
学科
(33557)
经济(33497)
(26764)
金融(26757)
管理(25306)
(25265)
(23153)
银行(23130)
(22543)
(20976)
企业(20976)
中国(18469)
(13410)
(12700)
方法(11740)
中国金融(11061)
数学(9771)
(9730)
数学方法(9658)
地方(9261)
(9228)
(8829)
财务(8795)
财务管理(8779)
业经(8637)
企业财务(8437)
(8061)
贸易(8053)
理论(7954)
(7911)
机构
学院(131430)
大学(131019)
(54607)
经济(53270)
研究(48455)
管理(44698)
中国(44606)
理学(37073)
理学院(36651)
管理学(36070)
管理学院(35824)
(29369)
(27911)
科学(26948)
(24548)
中心(24451)
(23110)
财经(22385)
研究所(22104)
(20486)
(20378)
(18901)
(18361)
银行(18233)
农业(18136)
金融(18022)
北京(17869)
(17769)
经济学(17763)
业大(17706)
基金
项目(83802)
科学(64580)
研究(64559)
基金(58937)
(51300)
国家(50817)
科学基金(42236)
社会(39913)
社会科(37893)
社会科学(37886)
(33102)
基金项目(30124)
教育(29560)
(27830)
编号(26881)
自然(25009)
资助(24701)
自然科(24442)
自然科学(24429)
自然科学基金(23979)
成果(23944)
课题(19626)
重点(19372)
(18901)
(18546)
(18112)
(17857)
项目编号(17072)
创新(16943)
国家社会(16746)
期刊
(60414)
经济(60414)
研究(43562)
(31824)
金融(31824)
中国(31021)
(23013)
(22147)
学报(21083)
教育(18111)
科学(17217)
管理(16675)
大学(16206)
学学(15191)
农业(14226)
财经(11352)
技术(10257)
经济研究(10234)
国际(10087)
(9727)
业经(8969)
(8687)
世界(7885)
问题(7760)
(7735)
理论(6997)
(6349)
论坛(6349)
实践(6301)
(6301)
共检索到218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翔  张韶华  赵大伟  
近年来,金融包容逐渐从一个金融发展的框架性理念,上升为一项为国际社会和业界主流所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并形成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方案。本文回顾了金融包容的基本概念及历史背景,论述了金融包容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了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金融包容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金融包容指标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巧莎  杨伟坤  杨京昊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贫困差距,是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在借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巧莎  杨伟坤  杨京昊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贫困差距,是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在借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慧中  侯世宇  
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几个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的特点及其构成,介绍了发达国家在这个前沿领域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在构建经济先行指标体系方面的难点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峰  高明华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金融监管治理的重要性。现阶段专门针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治理进行系统量化评估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融入独立设计的指标,总计4个纬度47个指标,针对我国银行业构建了金融监管治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监管治理已具备良好监管治理的形式,但也存在不足,需要从独立性、责任性、透明度和监管操守四个方面加强监管治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闫妍  
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研究国外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经验,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其次,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实际,探究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春亚  
通过借鉴国外征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等成功范例,探讨推进我国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体系,整合有效信用信息,加强风险监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信息共享。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萌萌  
金融监管主要有统一监管、分业监管、不完全统一监管三种模式。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特别注重健全和完善本国金融监管体系,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适应性变革。从长远看,中国应当走金融统一监管或综合监管之路,变分业监管为统一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分工协作、伞形管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理顺协调沟通机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加强国际合作是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趋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应绘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统计体系经历了重大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统计能力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统计改革任重道远。分析了世界先进国家在统计管理体制、数据调查体系、数据传输及发布体系等方面的国际经验,并对照中国国情,指出了对中国统计体系改革的若干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列平  李淼焱  徐艳兰  
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加剧亟待发展老龄产业,而老龄产业的发展又面临着诸多瓶颈,其中融资瓶颈最为突出,必须尽快构建老龄产业融资支持体系,以解决老龄产业融资难问题。在比较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发展融资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老龄产业的融资现状和困难,提出政府推动是基础、创新融资方式是关键、完善融资担保机制是有效办法、健全法律制度是保障等观点。建议从开拓融资渠道、改进融资服务和筑牢融资保障三个维度构建老龄产业融资支持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扬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其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经济理论的研究,还是经济发展实践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对金融资源整合利用和理论研究就是这方面代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景天奕  黄春晓  
本研究首先对弹性城市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根据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家、大都市、城市、社区四个空间尺度对弹性城市指标体系进行比较,进一步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在评价目的、关注内容、指标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我国开展弹性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苏  
西方审计学家认为,在政府审计史上,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绩效审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发达国家开展绩效审计已经成为政府促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对于节约资源和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资源相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翔华  王子慧  
我国房地产统计指标以宏观指标为主、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指标体系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等问题突出。以住房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相对完善的美国为参照,在分析其统计指标体系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房地产统计应丰富统计指标、突出基础性统计指标等建议,为完善房地产统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  
可持续发展观目前已逐渐被各国政府和民众所接纳,而如何构建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指标体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GDP的缺陷,然后比较了目前国际上三种常见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优缺点,指出绿色GDP指标体系应是我国的现实选择,但从长远看应过渡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最后本文指出了我国可以从这几种指标体系中得到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