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1)
2023(16463)
2022(13798)
2021(12611)
2020(10858)
2019(24403)
2018(23493)
2017(45185)
2016(23739)
2015(25701)
2014(24968)
2013(24189)
2012(22012)
2011(19318)
2010(19084)
2009(17374)
2008(15748)
2007(13404)
2006(11346)
2005(9933)
作者
(65628)
(54847)
(54306)
(51695)
(34801)
(26581)
(24749)
(21241)
(21003)
(19194)
(18654)
(18400)
(17319)
(17106)
(17002)
(16844)
(16291)
(16126)
(15775)
(15696)
(13391)
(13339)
(13236)
(12640)
(12460)
(12205)
(12072)
(11685)
(10961)
(10683)
学科
(90982)
经济(90873)
(66192)
管理(65377)
(54579)
企业(54579)
方法(43714)
数学(39218)
数学方法(38685)
(29370)
中国(28868)
(27877)
金融(27876)
(25781)
银行(25733)
(24782)
(24239)
业经(19993)
(19444)
地方(18412)
(18145)
(18076)
财务(18024)
财务管理(17991)
(17668)
贸易(17656)
(17257)
企业财务(17246)
农业(16771)
技术(14594)
机构
大学(315421)
学院(313185)
(131441)
经济(129086)
管理(122232)
理学(107011)
研究(106059)
理学院(105874)
管理学(103830)
管理学院(103269)
中国(84987)
科学(65213)
(64438)
(61462)
(56871)
(52120)
中心(51632)
业大(49985)
财经(49557)
研究所(47981)
(45494)
农业(44822)
(44576)
经济学(41840)
北京(39374)
(38611)
经济学院(38075)
(37735)
财经大学(37511)
师范(37174)
基金
项目(226734)
科学(179429)
基金(169075)
研究(158074)
(151349)
国家(149850)
科学基金(128451)
社会(103833)
社会科(98859)
社会科学(98830)
基金项目(89337)
(87094)
自然(85174)
自然科(83395)
自然科学(83366)
自然科学基金(81882)
(74105)
教育(72052)
资助(68464)
编号(60407)
重点(51506)
(49818)
(48465)
(47898)
成果(47306)
创新(45345)
科研(45008)
国家社会(45000)
教育部(42890)
计划(42836)
期刊
(128868)
经济(128868)
研究(86490)
中国(58553)
学报(56452)
(50167)
科学(49241)
(48498)
管理(44644)
大学(42898)
学学(40898)
(40780)
金融(40780)
农业(32952)
教育(26171)
技术(25171)
财经(24426)
经济研究(22733)
(20991)
业经(20317)
(18273)
问题(16936)
(16117)
统计(15410)
科技(15138)
理论(14914)
业大(14684)
(14404)
(14381)
技术经济(14009)
共检索到455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相宁  曾思韶  
构建"一带一路"包容性金融体系是提高"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效率,有效防控项目风险的根本。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动态面板广义矩回归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沿线国家金融包容性对收入差距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包容程度的提高加大了收入差距,对金融稳定有消极作用,其中信贷扩张是风险增大的主要因素,但存款基础增大对金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建设"一带一路"项目的同时,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以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康柳婷  柳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成为我国对其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相关研究甚少。选择13个"一带一路"国家2006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门限(DPT)模型,在考虑了GDP、政府公信力等7个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对我国对其直接投资是否存在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存在积极的门限效应,"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也显著影响着我国对其直接投资,由此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作为投资指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沈晓敏  
境外园区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其对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3-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82个园区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境外园区建设能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分类型来看,加工制造型园区与资源利用型园区促进中国投资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多元综合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促进作用最弱;分区域来看,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参与建设的园区能显著扩大中国投资,但欧洲与非洲的境外园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暂时存在负向影响,中亚与西亚地区园区建设的投资促进效应尚不明显。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境外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国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参与国际合作模式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婷  汤继强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风险抑制中国OFDI流入的同时会将投资挤入邻国。渠道分析发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信贷活动是金融风险影响中国OFDI的重要因素,其中公共部门债务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不同,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誉夫   谢建国  
“一带一路”倡议已然历经十年征程,在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效,本文基于2005—2021年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流动性指数的包容性增长指标,以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驱动沿线国家经济包容性增长,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在处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内部治理水平较高、对华情感水平较高的参与国中更加突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通过基建改善、贸易惠及、政策合作、文化包容、绿色共享五大机制来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本文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中国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重要实践,有效弥合了沿线国家的发展鸿沟并助力世界减贫,引领推动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的到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广青  杜海鹏  
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变化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汇改前后的差异。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了自贸区2的成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及波动增加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远小于升值的影响;我国同其它国家成立自贸区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汇改前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动力。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敏  刘清杰  刘倩  
文章根据"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在1996-2015年间的数据,采用动态门槛面板模型检验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其一,总体来看,政治稳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二,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不同经济区间下政治稳定差异化的经济影响;其三,政治稳定的经济效应具有三个门槛值,人均GDP低于2 807美元为第一和第二门槛区间,其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高于2 807美元的第三和第四门槛区间国家,政治稳定性显著地刺激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入到此门槛,说明政治稳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正在日益显著。可见,"一带一路"推进下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利用双边或多边合作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释放政治稳定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梁金跃  
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57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2015年国家风险的面板数据,并应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国家风险评价模型,对各国国家风险及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新加坡和卡塔尔等国在长期国家风险波动性及风险水平方面均优于其他国家,而乌克兰等国却表现不佳;不同地区(除西亚中东外)国家风险水平从2012—2015年均呈下滑趋势,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东道国投资环境大体有向好趋势,其中,中东欧地区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最低;东南亚地区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表现较好,两者风险特性具有互补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军  王晓辰  
本文为探究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纳入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通过门槛模型探究其在中国OFDI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过程中的门槛效应。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从影响效应来看,结构效应促进了碳排放规模的增加,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和OECD国家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小;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3)门槛效应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对FDI的碳排放效应分别存在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建军  李明洲  彭俞超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线金融合作表现在“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方面。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合作是否提升了沿线国家资金融通环境质量,进而促进金融资源更有效配置,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本文对沿线国家层面金融效率进行测算,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金融效率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沿线国家的金融效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改进资金融通程度提升沿线国家金融效率;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金融效率的提升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非邻近国家和低风险国家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金融效率相关领域研究,为了解“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环境、提高“一带一路”资金融通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广乾  刘莉  
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不高,且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沿线国家因单一的金融结构而使其金融效率高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沿线国家;多数沿线国家的金融资源投入的规模收益处于报酬递增阶段。因此,应该建设积极稳妥的沿线金融支撑机制,促进各国金融效率的提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耦合,促进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努力消除"短板效应";完善"一带一路"区域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方慧   赵胜立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岳林峰   韦东明   张辉  
本文采用2006—2019年国别数据构建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以衡量包容性发展水平,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等机制发挥作用。(2)“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发展效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一路”国家,对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不具有明显的分化效应。(3)拓展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高沿线国家债务增长水平,“债务陷阱论”缺乏实证基础。本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效应,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虹  陈文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发展水平呈现分层化,总体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程度中等偏下。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上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与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埃及等国家存在双向互补关系。沿线国家彼此之间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我国也要逐渐通过"放管服"帮助金融机构"走出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熊彬  刘泽宇  
文章利用Lane&Milesi-Ferretti的资本流(存)量法测度金融开放度,并计算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研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的区域差异和特征,最后采用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开放度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国家金融开放度的差异最大,中亚及阿拉伯国家次之,中东欧国家最小。金融开放度存在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即在提升制度质量、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情况下,各区域金融开放度将在一段时间后达到各自的稳定水平。同时各区域的收敛速度呈现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收敛速度最快,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地区次之,中东欧国家最慢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