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0)
2023(15452)
2022(13241)
2021(12323)
2020(10372)
2019(23643)
2018(23070)
2017(45153)
2016(24351)
2015(26718)
2014(26431)
2013(26266)
2012(23988)
2011(21381)
2010(21304)
2009(19726)
2008(18254)
2007(15825)
2006(13691)
2005(11877)
作者
(71229)
(59113)
(58734)
(55920)
(37360)
(28631)
(26592)
(23161)
(22564)
(20896)
(20016)
(20015)
(18664)
(18630)
(18428)
(18325)
(17890)
(17538)
(16884)
(16849)
(14901)
(14382)
(14297)
(13408)
(13387)
(13219)
(13013)
(12990)
(11926)
(11701)
学科
(92765)
经济(92662)
(67275)
管理(67162)
(55220)
企业(55220)
方法(44719)
数学(39407)
数学方法(39028)
中国(28760)
(27610)
金融(27609)
(26146)
(25977)
银行(25904)
(24935)
(24837)
(21840)
业经(20639)
地方(20511)
(19271)
(17957)
贸易(17943)
(17572)
财务(17508)
财务管理(17483)
(17473)
农业(17419)
企业财务(16705)
理论(15331)
机构
大学(337347)
学院(335628)
(133470)
管理(131559)
经济(130717)
理学(115180)
研究(113975)
理学院(113901)
管理学(111846)
管理学院(111280)
中国(88274)
科学(73437)
(70698)
(62930)
(60615)
(57930)
业大(55998)
研究所(53627)
中心(53029)
农业(50008)
财经(49663)
(46857)
(45366)
北京(43985)
(41728)
师范(41152)
(41092)
经济学(40982)
(38768)
财经大学(37408)
基金
项目(239901)
科学(186858)
基金(174777)
研究(167776)
(155555)
国家(154298)
科学基金(131015)
社会(105976)
社会科(100618)
社会科学(100591)
(93951)
基金项目(93601)
自然(87859)
自然科(85831)
自然科学(85805)
自然科学基金(84286)
(79586)
教育(75904)
资助(71989)
编号(66382)
重点(54065)
成果(52225)
(52017)
(50950)
(50326)
创新(47037)
科研(46918)
计划(45808)
课题(45387)
教育部(44008)
期刊
(135261)
经济(135261)
研究(95097)
学报(62445)
中国(59433)
(56054)
科学(53919)
大学(45825)
管理(45387)
(45082)
学学(43840)
(40455)
金融(40455)
农业(37918)
教育(30745)
技术(25464)
财经(23942)
经济研究(23088)
业经(22204)
(20416)
(19318)
问题(17716)
科技(17355)
(16812)
业大(16720)
理论(16439)
技术经济(15306)
实践(15056)
(15056)
图书(15020)
共检索到476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淑芳  梁洁莹  
实现包容性增长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金融包容指数和包容性增长指数,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门槛特征。结果表明:(1)金融包容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包容性增长的子维度方面,金融包容对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均有显著影响。(2)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水平的门槛特征。(3)在东部地区或营商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研究,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氛围、推动区域之间金融包容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方芳  
本文使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结构性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家庭收入、能力、保障等)的影响基本表现为劣势群体获益较多的普惠红利,但包容性增长状况较差的家庭获益相对较少。普惠金融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包括创业、就业、金融素养和发展型消费,作用机制对不同群体也存在结构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传统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能够增强对包容性增长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嫦娥  李允尧  易华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梳理了包容性增长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的测度、包容性增长的策略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外文献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评述。这些研究对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轶琳  吴晓波  
随着社会排斥与不平等的不断加剧,包容性增长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而后分别从概念、测量和政策等方面对包容性增长研究进行述评,最后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展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建新  刘德学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不考虑其对减贫和不平等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减贫速度的下降和不平等的增长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作为利贫增长的替代,包容性增长成为世界银行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从定义、度量、诊断、机制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包容性增长的产生、发展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文辉   龚灵枝  
在金融科技创新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限制,帮助广大群体实现金融包容和经济普惠性。中国区域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增长效应、包容效应和减贫效应,对构建更加公平的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测度,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挑战与对策三个方面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梳理与述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金波  
我国以1992年为界,实现了金融机构先缩小后扩张的发展。然而以政府为主导型的金融资源配置仍存在着不均衡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这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本文用金融资源配置解释其与"包容性增长"的矛盾,提出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向弱势群体倾斜以普惠制金融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人类正在经历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中国尤其得益于互联网革命,使得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评估互联网革命所推动的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基于分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其次,对于数字金融至包容性增长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最后,通过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特别有助于促进低物质资本或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愿景下,使用2011—2019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与产业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社会福利公平性三个维度构建地级市层面的包容性增长评价体系,并从地级市和省级两个层面刻画包容性增长的演变特征;其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和交互项效应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因此,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统筹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策效果、提升机会公平程度,从而有效地促进包容性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北伟  李霁雯  
本文利用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地区异质性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3个方面促进包容性增长。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的促进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提高包容性增长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在人力资本程度较低的地区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加快实现社会包容性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磊  潘美丽  
微型金融作为向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理念,倡导弱势群体共享金融资源,参与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论文以2011年各省份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探究了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微型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艳林  
发展数字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指数测度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包容性增长,且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的扩张;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阿莱·也尔肯   邓峰  
选取2005—2019年46个国家和地区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服务贸易对开放视角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通过就业促进效应和创新效应,显著促进了国内包容性增长。然而,数字服务贸易将通过知识产权资本化效应阻碍国家间包容性增长。研究还发现,数字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对包容性增长产生异质性影响,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数字服务贸易对包容性增长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数字服务贸易与包容性增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制定更加开放和共赢的数字服务贸易政策,构建包容性的全球贸易体系,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新杰   丁辰鑫   辛龙  
论文以2010—2021年中国270个城市作为数据样本,以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围绕“经济—社会—低碳”三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从效率视角对中国城市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进行了测度;其次,运用合成控制法验证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的影响;最后,剖析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碳普惠制显著提升了地区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2)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3)碳普惠制可以在不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社会包容与低碳发展水平。(4)碳普惠制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增强公众环境关注,提升数字经济水平三条路径促进包容性低碳增长。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对碳普惠制的评估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新杰   丁辰鑫   辛龙  
论文以2010—2021年中国270个城市作为数据样本,以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围绕“经济—社会—低碳”三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从效率视角对中国城市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进行了测度;其次,运用合成控制法验证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的影响;最后,剖析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碳普惠制显著提升了地区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2)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3)碳普惠制可以在不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社会包容与低碳发展水平。(4)碳普惠制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增强公众环境关注,提升数字经济水平三条路径促进包容性低碳增长。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对碳普惠制的评估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