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6)
- 2023(5377)
- 2022(4446)
- 2021(4136)
- 2020(3341)
- 2019(7436)
- 2018(6815)
- 2017(13698)
- 2016(6820)
- 2015(7486)
- 2014(7560)
- 2013(7669)
- 2012(7154)
- 2011(6592)
- 2010(6717)
- 2009(6693)
- 2008(5732)
- 2007(5160)
- 2006(4891)
- 2005(4790)
- 学科
- 银(32657)
- 银行(32512)
- 行(30964)
- 融(29113)
- 金融(29112)
- 济(24494)
- 经济(24473)
- 业(19054)
- 管理(17646)
- 企(16980)
- 企业(16980)
- 制(16773)
- 中国(16430)
- 中国金融(11701)
- 业务(11146)
- 度(10578)
- 制度(10576)
- 方法(10066)
- 银行制(9784)
- 财(9647)
- 数学(8616)
- 数学方法(8564)
- 务(7447)
- 财务(7426)
- 财务管理(7417)
- 企业财务(7182)
- 体(6891)
- 地方(6719)
- 业经(6509)
- 体制(6238)
- 机构
- 大学(91386)
- 学院(89054)
- 济(41701)
- 经济(40694)
- 中国(39054)
- 管理(33819)
- 研究(29673)
- 理学(27731)
- 银(27669)
- 理学院(27459)
- 管理学(27166)
- 管理学院(26998)
- 银行(26624)
- 行(24722)
- 财(22955)
- 融(19994)
- 金融(19655)
- 京(19023)
- 财经(17852)
- 中心(17765)
- 经(16282)
- 人民(16196)
- 国人(14721)
- 中国人(14672)
- 中国人民(14545)
- 经济学(14515)
- 所(14178)
- 科学(13926)
- 江(13745)
- 财经大学(13733)
- 基金
- 项目(51509)
- 科学(40938)
- 研究(40179)
- 基金(38733)
- 家(31941)
- 国家(31641)
- 科学基金(28058)
- 社会(26557)
- 社会科(25496)
- 社会科学(25492)
- 基金项目(20187)
- 省(18509)
- 教育(17611)
- 自然(16546)
- 编号(16462)
- 资助(16239)
- 自然科(16208)
- 自然科学(16207)
- 自然科学基金(15975)
- 划(15477)
- 成果(14170)
- 融(11961)
- 部(11927)
- 创(11566)
- 性(11431)
- 重点(11365)
- 国家社会(11341)
- 项目编号(11268)
- 发(11175)
- 教育部(11018)
共检索到160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粟勤 张娜
根据中国现阶段的金融业结构,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包容性发展必然要以银行业机构为主要实现渠道。文章梳理了金融包容与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金融包容与银行业机构方面的文献并进行了述评。文献梳理发现:现有大部分研究未对普惠金融与金融包容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必要方式,但因数据缺乏,目前未能对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充分研究;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包容性发展中作用不同,政策性金融有助于狭义金融包容的实现,而广义金融包容的实现则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促进金融包容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关的研究却相对缺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粟勤 张娜
根据中国现阶段的金融业结构,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包容性发展必然要以银行业机构为主要实现渠道。文章梳理了金融包容与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金融包容与银行业机构方面的文献并进行了述评。文献梳理发现:现有大部分研究未对普惠金融与金融包容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必要方式,但因数据缺乏,目前未能对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充分研究;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包容性发展中作用不同,政策性金融有助于狭义金融包容的实现,而广义金融包容的实现则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雍冀慧
工具取向的银行业监管政策研究对于全球新监管体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文献数量相当有限,基本将之等同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研究,并且对政策工具的构成缺乏全面、统一的分类,对政策工具的选择、优化等问题研究不够。建议按工具的识别和分类、工具特性及其适用情境、工具选择与优化的思路进一步深化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为银行业监管实践服务。
关键词:
银行业监管 政策工具 宏观审慎 公共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婕
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以来,有关的研究文献大体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中资银行的视角,探讨中资银行的经营转型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如何实施国际化经营并推进跨国并购;另一类则是基于外资银行的视角,研究它们在中国的经营发展,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这些文献的研究热点转换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实践,研究视角多元化,在研究方法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重。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危机后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和并购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典型案例的收集以及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影响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婷 沈杰 周志霞
微型金融机构(MFIs)建立的初衷是为贫困人口服务,然而,随着其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MFIs开始倾向财务可持续性目标,这违背了其降低贫困、促进发展和改善不公平状态的初衷,目标偏移问题出现。对于目标偏移的治理,国际上多认为社会绩效管理较为有效,国内学术界则立足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制度改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目标偏移的界定、社会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财务目标(财务可持续)与社会目标(扶贫)兼容制度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也即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对于当前正在寻求财产性收入增加、金融改革和消费需求扩大突破口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评述了自Markowitz(1952)以来国内外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发展历程,认为金融与消费的融合,向家庭金融的拓展,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等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资产选择 家庭金融 金融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粟勤 魏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在金融包容领域的相关文献梳理,阐释了金融包容的内涵和各种测度方法,并强调提高金融体系的包容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中小银行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升家庭金融包容水平。学术界对于究竟是竞争性还是垄断性银行业市场结构更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是否应提升金融包容性,还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文对金融包容的现有研究成果和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粟勤 魏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在金融包容领域的相关文献梳理,阐释了金融包容的内涵和各种测度方法,并强调提高金融体系的包容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中小银行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升家庭金融包容水平。学术界对于究竟是竞争性还是垄断性银行业市场结构更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是否应提升金融包容性,还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文对金融包容的现有研究成果和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军辉
法与金融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后发现:支持法与金融理论的成果主要包括投资者保护、股权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投资者保护、金融中介发展、企业融资能力与经济增长;投资者保护、融资成本、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投资者保护与股利分配四个方面。反对法与金融理论的成果主要包括法律的移植效果与法源谁更重要;政治、文化和宗教因素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殖民国环境、资源禀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该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法律 金融 法与金融 文献述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孟娜娜 粟勤
作为普惠金融实践的主要参与者,一国(地区)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即银行业集中度下降,能够促进各类银行业机构的发展,使得私有部门可以以公平的价格获得可持续性的正规金融服务,进而促进一国(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银行业市场结构内不同类型银行业机构会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必要的积极作用,而且通过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形成适合地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特点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通过金融业务与模式创新、金融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等途径促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稳健发展。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结构 普惠金融 银行业集中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慧敏 田颖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对金融包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仅考虑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金融包容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降低有利于促进地区金融包容水平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作用要强于经济发达地区;要全面实现金融包容,必须针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实行差异化的中小银行准入门槛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晶
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鲜明的草根特性以及具有的"小规模优势",使其在服务中小微企业、低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时更具内在动力和竞争优势,成为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文章基于"小银行优势论"和银行业结构相关假说等理论,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深入分析中小金融机构影响金融包容的传导渠道和作用机制,丰富了金融包容的相关理论,为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洋航 张雅萍
使命效价是指员工对组织使命的参与、被吸引以及对其价值的感知程度,体现了个体对组织价值的体悟状态和对组织使命的融入水平,是实现个体发展和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已对使命效价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国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研究梳理与系统述评。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增强使命效价理论研究进展与管理实践成效,本文对使命效价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首先,基于个体感知视角与组织效能视角对使命效价的概念进行梳理讨论,并通过与相近概念辨析,进一步明晰使命效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从组织工作重要程度和个体情绪唤醒程度论述有关使命效价的测量方法。再次,基于不同层次与理论视角对使命效价的前因变量、作用机制及结果变量进行分层归纳,进而构建使命效价研究的整合分析框架。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从前因体系、作用机制、结果变量、数据方法及学科融合五个方面进行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洋航 张雅萍
使命效价是指员工对组织使命的参与、被吸引以及对其价值的感知程度,体现了个体对组织价值的体悟状态和对组织使命的融入水平,是实现个体发展和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已对使命效价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国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研究梳理与系统述评。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增强使命效价理论研究进展与管理实践成效,本文对使命效价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首先,基于个体感知视角与组织效能视角对使命效价的概念进行梳理讨论,并通过与相近概念辨析,进一步明晰使命效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从组织工作重要程度和个体情绪唤醒程度论述有关使命效价的测量方法。再次,基于不同层次与理论视角对使命效价的前因变量、作用机制及结果变量进行分层归纳,进而构建使命效价研究的整合分析框架。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从前因体系、作用机制、结果变量、数据方法及学科融合五个方面进行未来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