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0)
- 2023(11733)
- 2022(9811)
- 2021(9289)
- 2020(7800)
- 2019(18034)
- 2018(17504)
- 2017(33987)
- 2016(17645)
- 2015(19681)
- 2014(19159)
- 2013(18544)
- 2012(16534)
- 2011(14421)
- 2010(14424)
- 2009(13409)
- 2008(11658)
- 2007(9815)
- 2006(8260)
- 2005(6975)
- 学科
- 济(68620)
- 经济(68546)
- 业(52427)
- 管理(51095)
- 企(42749)
- 企业(42749)
- 方法(36380)
- 数学(33213)
- 数学方法(32572)
- 融(26339)
- 金融(26338)
- 银(23821)
- 银行(23817)
- 中国(23395)
- 行(22990)
- 财(20562)
- 农(20199)
- 业经(15476)
- 制(14633)
- 农业(14556)
- 务(14318)
- 财务(14261)
- 财务管理(14234)
- 地方(14176)
- 企业财务(13607)
- 理论(12618)
- 贸(12157)
- 贸易(12144)
- 易(11904)
- 中国金融(11215)
- 机构
- 学院(232256)
- 大学(229428)
- 济(97142)
- 经济(95280)
- 管理(95006)
- 理学(83393)
- 理学院(82627)
- 管理学(80819)
- 管理学院(80404)
- 研究(69558)
- 中国(59592)
- 京(45377)
- 财(44988)
- 科学(40128)
- 财经(36703)
- 中心(36322)
- 经(33572)
- 农(33303)
- 业大(32748)
- 江(31966)
- 所(31698)
- 经济学(30981)
- 研究所(28969)
- 经济学院(28234)
- 财经大学(27845)
- 北京(27606)
- 范(27514)
- 师范(27207)
- 州(26424)
- 院(26022)
- 基金
- 项目(166812)
- 科学(133593)
- 基金(123537)
- 研究(122940)
- 家(106656)
- 国家(105792)
- 科学基金(93319)
- 社会(79538)
- 社会科(75696)
- 社会科学(75679)
- 省(65492)
- 基金项目(64880)
- 自然(60428)
- 自然科(59149)
- 自然科学(59137)
- 教育(58106)
- 自然科学基金(58054)
- 划(54621)
- 资助(51065)
- 编号(49700)
- 成果(38173)
- 重点(37665)
- 部(37102)
- 创(36298)
- 发(35752)
- 创新(33871)
- 国家社会(33688)
- 课题(33422)
- 教育部(32793)
- 科研(32529)
共检索到327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艳娟 孙刚
本文分别以金融包容深度、宽度两个单指标和金融包容综合指标表示金融包容,以我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适合小样本的ARDL方法检验金融包容、金融稳定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包容对贫困减缓有着积极的作用,金融发展的稳定能够显著提高这一效果;金融包容和金融发展的稳定对贫困减缓具有长期的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重要的间接影响路径,其中经济增长有利于贫困减缓,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利于贫困减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杨 陈三毛
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6年宏观经济数据、金融数据,分别构建金融压力指数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来反映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利用ARDL—ECM模型来分析金融压力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短期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并且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深化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不利于金融稳定。同时,长期内金融深化可以加大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有利影响,但是短期却会加大普惠金融不利于金融稳定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鹏岁 孙姝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对本地区减贫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其关联地区的贫困率,即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关联地区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偏误修正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深入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发现短期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减贫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从长期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减贫的直接影响仍然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素絮
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使用了边界协整分析法、ARDL-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研究其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1994-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证实了变量间的长期关系,金融发展使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而通胀也会使得收入分配差距增加,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不显著。所以,不能将收入分配差距归结于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需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好通胀,解决金融发展部门和区域不均衡问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分配 边界协整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振环 朱洪革 曹博
受制于中央垂直压力的考核约束,地方部门可能面临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两难抉择,围绕节能减排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的争议,一直颇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刺激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效应。结论显示:在样本期内,金融发展和城市化在长期刺激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是短期内造成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诱因,工业化则对能源消费存在抑制效应;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会减缓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节能减排并未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消极影响,反而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由于短期内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反馈机制的存在,只有渡过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才能真正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能源消费 节能减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石新 葛芳婷
数字金融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2017年CHFS数据库,在借鉴相关研究得出家庭数字金融使用指标值的基础上,考察数字金融使用与家庭贫困之间基本关系,检验城乡差异和有无补助两方面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通过机理分析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使用显著减缓家庭贫困,且在农村和无政府补助的家庭中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数字金融使用间接通过减缓信贷约束、增加创业概率和提高风险管理来减缓家庭贫困。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使用 家庭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刘多晨曦 覃文 姜娇阳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减缓家庭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存在异质性,减缓效应在中部地区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最后,居民金融市场参与意愿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家庭相对贫困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相对贫困 金融市场参与意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碧云 王雨秋
本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合2006—2016年中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发挥减贫作用。(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包容性金融服务渗透度的提升对贫困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包容性金融发展可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作用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作用于贫困。(3)稳健性检验表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乃至农村减贫的贡献表现出较大不平衡性。本文的政策建议为:首先,应持续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以更快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其次,要继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金融服务均等性,充分发挥金融减贫的优势;最后,要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注重地区间发展的公平性,以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弘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各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在纳入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及门槛面板模型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在促进本地区贫困减缓的基础上,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减贫;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存在着双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一味追求包容性金融规模扩张反而会削弱对贫困减缓的促进效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艳娟 孙刚
分别选取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采用1978~2010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检验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结论表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途径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但金融波动会抵消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同时由于金融服务成本等限制,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作用会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贫困减缓 金融波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宏宇 阳超
基于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信贷可得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以期强化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社会资金捕获能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客户触达能力,促使城乡之间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化,降低融资交易成本,破解金融排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水平。但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只能够有效地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村相对贫困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中国应因地适宜改进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各类微弱经济体信贷可得性、增强金融赋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信贷可得性 相对贫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梁榜
基于2005—2017年的中国县域和地区面板数据,考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广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贫困减缓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地区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但该缩小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欠发达地区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更明显,体现出普惠性特征。从作用机制来看,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县域农村居民贫困减缓,进一步地,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也显示,促进农村地区贫困减缓是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机制,且相比而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减缓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门槛效应 PST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VAR模型的旅游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贫困减缓关系研究
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
金融稳定与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系统GMM估计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县域金融发展与多维贫困减缓——基于湖南省51个贫困县的实证研究
基于广义稳定人口模型的中国生育率估计
金融发展减缓了农村贫困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普惠金融发展及其收入分配效应——基于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双重视角的研究
金融可得性、经济机会与贫困减缓——基于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统计监测县级门限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估计稳定性的变系数模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