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2)
- 2023(5016)
- 2022(3844)
- 2021(3386)
- 2020(2641)
- 2019(5875)
- 2018(5243)
- 2017(9834)
- 2016(4797)
- 2015(5271)
- 2014(5252)
- 2013(5245)
- 2012(4740)
- 2011(4213)
- 2010(4413)
- 2009(4531)
- 2008(3246)
- 2007(2879)
- 2006(2667)
- 2005(2523)
- 学科
- 融(24104)
- 金融(24104)
- 济(21842)
- 经济(21824)
- 银(20943)
- 银行(20943)
- 行(20435)
- 业(16728)
- 中国(15000)
- 财(12063)
- 农(12024)
- 管理(11841)
- 企(11828)
- 企业(11828)
- 中国金融(10837)
- 农业(9579)
- 收入(8372)
- 地方(8261)
- 制(8232)
- 业经(8150)
- 方法(7077)
- 数学(6672)
- 数学方法(6648)
- 务(5680)
- 财务(5667)
- 财务管理(5658)
- 企业财务(5470)
- 体(4837)
- 农业经济(4769)
- 国民(4578)
- 机构
- 学院(65919)
- 大学(63381)
- 济(32715)
- 经济(32052)
- 中国(24417)
- 管理(23489)
- 研究(21323)
- 理学(19892)
- 理学院(19725)
- 管理学(19503)
- 管理学院(19383)
- 财(17635)
- 银(14442)
- 银行(13996)
- 融(13887)
- 金融(13628)
- 财经(13446)
- 行(13155)
- 中心(12473)
- 经(12266)
- 经济学(12128)
- 京(12035)
- 人民(11388)
- 经济学院(11133)
- 国人(10360)
- 中国人(10304)
- 中国人民(10242)
- 财经大学(10182)
- 农(9970)
- 科学(9866)
- 基金
- 项目(42552)
- 研究(34131)
- 科学(34062)
- 基金(31628)
- 家(26215)
- 国家(25939)
- 社会(24193)
- 社会科(23083)
- 社会科学(23079)
- 科学基金(22876)
- 省(16871)
- 基金项目(16216)
- 教育(14256)
- 编号(13539)
- 划(12958)
- 资助(12586)
- 自然(11868)
- 自然科(11637)
- 自然科学(11636)
- 自然科学基金(11445)
- 成果(11175)
- 国家社会(10796)
- 融(10478)
- 发(10408)
- 性(9638)
- 创(9566)
- 重点(9558)
- 制(9393)
- 课题(9318)
- 部(9202)
共检索到10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旻
本文使用2006~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金融包容指标的基础上测算了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区分总体样本和地区样本,检验了金融包容、金融深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总体样本还是分地区样本中,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都能够显著减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金融深化显著减小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深化则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旻
本文使用2006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金融包容指标的基础上测算了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区分总体样本和地区样本,检验了金融包容、金融深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总体样本还是分地区样本中,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都能够显著减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金融深化显著减小了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深化则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勇斌 李仪
从渗透性、使用有效性和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金融包容指数,对我国各省份金融包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金融包容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域金融包容水平普遍较低,整体分布呈"东高中西低";(2)金融包容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集聚特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3)总体来看,金融包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倒U型左侧。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天宇 董劲
文章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系统效率研究我国金融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总体上拉大了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系统结构和效率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则存在库兹涅茨效应。
关键词:
金融深化 城乡收入 影响实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春苗 任常青
金融地域性排斥会扩大收入水平的地理差异,而金融包容通过降低融资门槛、提升金融减贫效应、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等路径有利于弥合地域间收入分配不平衡。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发现:我国当前金融包容度整体偏低,东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西部远低于东部。使用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包容度的提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弥合作用;其作用大小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金融包容度更低的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边际效用更大,金融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更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产品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根据金融深化理论的观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门槛效应、减贫效应、排除效应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级区域的泰尔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会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出现内生性问题,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可靠的计量结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廖杉杉
我国城乡金融差异非常明显,不仅表现在规模和结构方面,效率方面的差异也很显著。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2—2009年29个省区的数据,分析城乡金融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城乡金融规模差异、结构差异和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城乡金融差异的扩大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仅需要竭力缩小城乡金融差异,还需要特别重视农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金焱 卢立香
基于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果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从长期看,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从短期看,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明显。应完善金融市场、促进区域间金融均衡发展、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和稳定农村金融资源,在促进金融业整体协调发展中逐步提高金融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立军 湛泳
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它们均未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研究。本文从农村自身经济金融发展层面出发运用1978-200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资金的不断外流和非正规金融的不规范发展,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现实的出路是遏制农村资金外流,提供更多的农村正规金融资源;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薛宝贵 何炼成
基于市场竞争、金融排斥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作用机制,利用1999—2009年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从全国样本层面来看,市场竞争确实使得资本要素向城市集聚,导致农户存款不能就地转化为农户贷款,产生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从分组地区样本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由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这一作用机制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更容易导致农村金融排斥,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正宇
我国城乡发展失调,有历史、政策、制度、金融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资本的集聚,带动该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与技术的提高,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此,应制定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扩大农村资金投放,制定农村金融激励制度,取消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门槛等,以抑制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位志宇 廖士光 韩忠伟
农村金融支持是我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文章基于我国1980—2005年统计数据资料,首先利用协整检验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在VEC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了我国自198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间的交互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乡镇企业贷款的提高有助于缩少城乡收入差距,而农业贷款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我国农业贷款相对于乡镇企业贷款来说,存在资金配置低效率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王永仓
虽然大量研究从金融发展的视角讨论了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但是从金融化的逻辑深入分析中国这一主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金融部门与金融劳动力扩张作为金融化的代理变量,测度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以金融部门扩张为代表的金融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稳健的U型关系,以金融劳动力扩张为代表的金融化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2)在东部地区金融部门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U型关系,金融劳动力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不明显,在中西部地区金融部门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金融劳动力扩张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关系;(3)贸易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放大了金融部门扩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是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本文为研究金融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做出了边际贡献,为金融化在转型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利于纠正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进而关注提高金融发展的普惠性和金融对外开放的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牧辰 封思贤 谢星
数字技术融入普惠金融大大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并使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易落实,然而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势必使得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受到数字鸿沟等问题的制约。基于201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排斥理论和金融功能观出发,重点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区别于现有文献,本文不但从总体上分析,还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不同业务类型等方面开展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收敛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主要体现为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数字化程度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不同业务的收敛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属于基础功能和主导功能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具有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而属于衍生功能的业务则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以点带面"通过数字支付业务来拓宽覆盖广度,另一方面"以面带点"通过广泛应用来规范、创新各类型业务,优化监管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