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6)
2023(10311)
2022(8465)
2021(7524)
2020(5968)
2019(13331)
2018(12840)
2017(24247)
2016(12705)
2015(14054)
2014(14101)
2013(14041)
2012(13526)
2011(12571)
2010(13258)
2009(12665)
2008(11500)
2007(10405)
2006(9755)
2005(9474)
作者
(37158)
(30660)
(30538)
(29168)
(19686)
(14617)
(13888)
(11878)
(11747)
(11114)
(10736)
(10165)
(9973)
(9911)
(9693)
(9643)
(8964)
(8957)
(8837)
(8414)
(8034)
(7522)
(7426)
(7170)
(7114)
(6961)
(6757)
(6635)
(6302)
(6121)
学科
(77318)
经济(77264)
管理(34255)
(33858)
中国(27922)
地方(26452)
(26335)
金融(26335)
(25647)
企业(25647)
(23940)
银行(23931)
(23390)
方法(19419)
(17218)
数学(16844)
数学方法(16759)
业经(16698)
地方经济(15493)
(14665)
(14547)
农业(12725)
(12184)
(11776)
中国金融(11187)
(10890)
贸易(10874)
(10412)
环境(10264)
(10097)
机构
学院(185841)
大学(182359)
(91207)
经济(89398)
研究(72139)
管理(64768)
中国(61542)
理学(53272)
理学院(52634)
管理学(51996)
管理学院(51646)
(41619)
(39471)
科学(39084)
(36558)
中心(33496)
研究所(32408)
财经(31744)
经济学(29892)
(29691)
(28550)
(28093)
经济学院(26542)
北京(26241)
(25640)
(24924)
师范(24702)
(24641)
财经大学(23273)
(22476)
基金
项目(110473)
科学(86928)
研究(85446)
基金(77980)
(66375)
国家(65767)
社会(56399)
科学基金(56121)
社会科(53747)
社会科学(53737)
(44268)
基金项目(40033)
教育(37740)
(35912)
编号(34507)
资助(32234)
自然(31831)
(31446)
自然科(31044)
自然科学(31040)
自然科学基金(30478)
成果(28744)
发展(26352)
(25918)
重点(25487)
课题(25482)
(23845)
国家社会(23663)
(22980)
(22175)
期刊
(115687)
经济(115687)
研究(67778)
中国(45465)
(36342)
金融(36342)
(31299)
(27647)
管理(27184)
学报(22949)
科学(22749)
教育(20975)
经济研究(19808)
大学(18255)
农业(18149)
业经(17607)
技术(17402)
学学(17199)
财经(17013)
(14825)
问题(14331)
(11043)
世界(10989)
技术经济(10821)
国际(10796)
商业(9563)
(9437)
经济问题(9342)
统计(9042)
经济管理(8958)
共检索到320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杰   李佳   王荣   李学敏  
<正>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域广阔,总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聚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生态基地和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内蒙古进行考察调研,五次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强调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明确“五大任务”的战略定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京阳  
2017年开始,内蒙古金融业出现了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增速加速下降;二是实体部门新增贷款创历年新低;三是同业拆借市场相较于全国逆势上行。这些明显的金融特征表明内蒙古金融业出现了"流动性下降"的问题,与之对应是内蒙古经济活力下降、实体经济融资难加剧和金融业经营状况欠佳,这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融资和发展制约影响会显得更加突出。因此,面对当前内蒙古金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制定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红  张德强  
伊金霍洛旗是内蒙古一颗璀璨明珠,隶属于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历史厚重,是全国百强县。2016年以来,为实现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伊金霍洛旗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构建了"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第一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第二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环保型转型,第三产业向高层次、高效益、宽领域发展的战略。通过加快制造业升级,因地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子军  
<正>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提供了强力支持,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细化和落地实施,民营经济必将持续迸发创新创造活力。《意见》指出,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强化融资支持,优化金融供给,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玉梅   陈洋毅  
<正>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取得成效普惠金融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激活实体经济血脉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发展。而普惠金融通过扩大覆盖面、加深数字化等途径,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丰富普惠金融产品,可以为企业优化多元融资方式提供资金便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中小企业为技术创新寻找资金的时间与交易成本。
关键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峰  程亚欣  
绿色金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绿色金融发展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界定绿色金融的内涵,明确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绿色金融通过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资金,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实现产业节能减排、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此,提出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建立统一标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监管机制,构建科学的约束与激励举措;构建统一交易平台,打通合作壁垒,寻求长足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雷  周铃  毛丹玲  
基于新时代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金融需求、普惠金融需求和金融基础设施需求,详细探讨金融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首先,金融科技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能够提高投资效率,满足新兴企业成长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新金融需求,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其次,金融科技创新能够引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满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消费升级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普惠金融需求,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此外,金融科技龙头企业输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还有助于国内企业"走出去"和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需求,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振  付琼  
科学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为金融业注入了无限的创新动力,推动了金融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力量,在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率运转的新动力,在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个人消费金融发展、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我国应建立数字技术驱动的商业体系、构建金融科技创新产业格局、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加强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从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峰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国有大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必须增强责任担当,主动靠前发力,全面深度融入,在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头雁效应”。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重大使命,是地方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机构争相抢抓的重要战略机遇。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剑   胡可欣   柴智慧  
[目的]科学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理,为推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支持。[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5个维度14个具体指标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墨兰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探究其发展水平及五大指标体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论证草原畜牧业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22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呈M型波动,且33个牧业旗县的时序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分维度看,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3)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格局。从空间聚集模式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H-H”聚集旗县始终位于内蒙古东部,“L-L”聚集旗县常年分布于中部,“H-L”聚集旗县由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4)内蒙古各旗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实施联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草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张霜  
通过深入研究外贸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2001—2020年中国外贸一线与二线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结果发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确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但是助力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引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后发现,中国省级外贸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林建华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外汇局各项工作要求,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建新  
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资本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2)资本错配显著降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资本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负面影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3)资本错配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因素,且各地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4)依赖增加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消费、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镇化水平以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