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4)
2023(7278)
2022(5939)
2021(5457)
2020(4512)
2019(9940)
2018(9293)
2017(17684)
2016(9392)
2015(10084)
2014(10015)
2013(9926)
2012(9350)
2011(8391)
2010(8624)
2009(8383)
2008(7263)
2007(6378)
2006(5605)
2005(5251)
作者
(27727)
(23266)
(22668)
(21971)
(15121)
(11466)
(10473)
(9360)
(8668)
(8555)
(8312)
(8132)
(7748)
(7612)
(7476)
(7430)
(7199)
(6945)
(6656)
(6649)
(5866)
(5662)
(5656)
(5486)
(5300)
(5259)
(5208)
(4941)
(4913)
(4709)
学科
(35686)
经济(35648)
(26579)
(25313)
金融(25313)
管理(24714)
(22509)
银行(22495)
(21903)
(21404)
企业(21404)
中国(17213)
方法(13945)
地方(13108)
数学(12530)
数学方法(12393)
(12117)
中国金融(11068)
(11007)
(10312)
(9329)
业经(8737)
(8722)
财务(8705)
财务管理(8687)
企业财务(8409)
农业(7593)
(6784)
(6537)
贸易(6528)
机构
学院(127894)
大学(126300)
(51540)
经济(50414)
研究(47247)
管理(44150)
中国(41829)
理学(37597)
理学院(37095)
管理学(36376)
管理学院(36151)
科学(30170)
(26886)
(26485)
(26291)
(26197)
(24618)
中心(24022)
研究所(22635)
业大(21125)
农业(20888)
财经(20682)
(18719)
(17585)
(17578)
(17317)
金融(17262)
(17094)
经济学(16945)
银行(16932)
基金
项目(89381)
科学(69741)
基金(65005)
研究(62025)
(58129)
国家(57656)
科学基金(48716)
社会(39878)
社会科(38025)
社会科学(38013)
(37141)
基金项目(34304)
自然(32285)
自然科(31479)
自然科学(31465)
自然科学基金(30930)
(30001)
教育(27369)
资助(26682)
编号(23254)
重点(21232)
(20157)
(19270)
(19165)
成果(18639)
创新(18157)
(17906)
科研(17621)
课题(17326)
计划(17263)
期刊
(54905)
经济(54905)
研究(37204)
(30321)
金融(30321)
中国(27186)
学报(24857)
(23732)
科学(20850)
(20606)
大学(17933)
学学(17411)
管理(16314)
农业(15040)
财经(10589)
教育(9796)
(8987)
技术(8881)
业经(8806)
经济研究(8768)
(8236)
问题(7013)
(6845)
(6484)
资源(6467)
业大(6368)
理论(6100)
科技(5907)
现代(5663)
林业(5650)
共检索到199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娟  
青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高海拔地区,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近年来,青海省通过出台专项制度、实施生态工程、深化生态补偿、加强科学研究等措施,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青海省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促进资金精准对接,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世伟   任秋潇   刘叶畅   
2021年10月1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全球的与会人士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背景生物多样性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在遭遇外部冲击之后具有更强韧性,能较快恢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依赖生物多样性,但在过去50年中,全球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了60%,海洋、森林、淡水水体和其他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削弱了大自然产生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却是支撑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作全  王佐龙  张立  苏永生  
本文以现代生态法文化观念为理论导引,在对传统生态法理论进行检视和对三江源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深度考证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法律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友均  崔国发  邹大林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应用典型抽样法研究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各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内部,3个层片间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反映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森林群落层片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2)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大果圆柏林>川西云杉林,主要与群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海拔等环境因子和建群种生态学特性有关;(3)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布在阴坡地段的青海云杉林、川西云杉林和紫果云杉林差别不大,但都比分布在阳坡地段的大果圆柏林高,主要与阳坡早春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建东  王晓醒  马晓岗  马瑞强  李长慧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7份糙毛以礼草(Kengyilia hirsuta)穗部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染色体组核型分析及标签-简单序列重复(EST-SSR)分子标记分析,旨在阐明糙毛以礼草种质的形态学差异及种质间遗传多样性,为牧草育种和麦类作物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糙毛以礼草的不同穗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桴毛的差异最大;在穗部大小及密度、小穗特征是引起差异的3个主成分,颖长、稃毛长、穗长、穗宽指标是造成糙毛以礼草形态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海晏糙毛以礼草的种质内差异最大。7份糙毛以礼草种质均为六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主要染色体类型;在不同类型的着丝点染色体数目、有无随体上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核型指标多样性丰富,其中贵德糙毛以礼草、海晏糙毛以礼草为2C型,其余种质均为2B型;共和糙毛以礼草进化程度最高,海晏糙毛以礼草次之,莫湘滩糙毛以礼草最低。在EST-SSR多样性分析中,海晏糙毛以礼草和刚察糙毛以礼草两个种质与其他种质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实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4)更加注重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期管护的有效性,主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结论]土地整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贯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研究成果丰富土地整治内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单菁菁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2005—2013年开展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虽然取得了积极的生态成效,但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生态环境保护缺乏长效机制,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为此,论文建议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同时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健全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参与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勇  苏智先  方精云  
在野外样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沱江源头九顶山植被生物多样性随海拔而变化的规律,并简要分析了植被生物多样性垂直格局的影响因子。从河谷到林线,乔木占据群落上层,其郁闭度对林下灌草层群落发育影响很大,生物多样性体现出乔木层与灌草层的相互关系:乔木盖度大的群落其灌木和草本层稀疏,而盖度小的次生林和林线上的高海拔区域灌木和草本种类与个体都迅速增加。多样性指数Hill指数及N1、N2指数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林线以下乔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小,尤其在中度海拔体现明显,海拔3 500 m以上,草本多样性指数最高,灌木次之,而乔木已退出竞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翔汉  税晓洁  
1995年盛夏,曾在三江源采访过的朋友税晓洁这样向我描述三江源:"那里,蓝天白云下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点缀其间的,是高傲的灰鹤和悠闲的藏羚羊。来自雪山冰川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振忠  鲁淼  卢兵友  高欣  刘焕章  
长江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的资源活体库,对维系我国水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鱼类完整性达到了“无鱼”的级别。2021年起,国家开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现已初见成效。但是,水电开发、水污染、江湖阻隔造成的栖息地退化等问题依旧严重。本文综合评估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已有的保护措施,认为生境破坏、水质恶化、外来种入侵、科研和保护工作投入不足,是目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十年禁渔实施的新形势下,为了修复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提出了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保育,转换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目标;加强水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与项目实施;加强生态观测站和水生生物战略资源库建设;加大保护研究的投入;完善长江禁捕水域科研监测的审批和管理制度,健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体系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溥发鼎  
岷江上游按行政区划包括汶川、茂汶、理县、黑水、松潘 5县 ,是羌族的集中分布区 ,藏、回兄弟民族聚居区 ,区内广漠的森林 ,本是岷江流域得天独厚的大自然保护屏障 ,然而这些林地多分布在高山峡谷坡面上 ,由于长期过伐 ,森林的蓄水保水性能降低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泥石流、滑坡增加 ,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自 1 998年森林禁伐后 ,为该区生态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西部大开发中 ,区内的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有了好的机遇 ,但仍是一项长期繁重的任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荣胜  
淮河源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与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及旅游收益转化机制、科普宣教功能不足、部分旅游发展政策不合理、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严重不足。明确区域功能、加强旅游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地周边社区经济、完善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严格旅游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是促进淮河源旅游产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丽云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居群遗传学原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归根结底是遗传多样性保护 ,如果缺乏遗传基础的保护 ,生物多样是无法实现的。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则是对基因多样性的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龙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当代许多人类活动却在极大地破坏生物多样性。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必须修正错误的伦理观念,树立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伦理观。生物多样化生存具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必须承认和尊重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义务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组织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