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8)
- 2023(18496)
- 2022(15651)
- 2021(14578)
- 2020(12090)
- 2019(27729)
- 2018(27091)
- 2017(51764)
- 2016(27715)
- 2015(31436)
- 2014(31256)
- 2013(31242)
- 2012(29833)
- 2011(27119)
- 2010(27710)
- 2009(25964)
- 2008(25330)
- 2007(22646)
- 2006(20205)
- 2005(18924)
- 学科
- 济(130662)
- 经济(130544)
- 管理(74773)
- 业(72586)
- 企(56727)
- 企业(56727)
- 方法(49070)
- 数学(43092)
- 数学方法(42746)
- 中国(40961)
- 农(34124)
- 地方(32671)
- 财(31084)
- 融(30353)
- 金融(30350)
- 银(29488)
- 银行(29453)
- 行(28432)
- 制(27037)
- 业经(26899)
- 学(26217)
- 贸(24874)
- 贸易(24854)
- 易(24085)
- 农业(23184)
- 环境(21226)
- 务(18852)
- 财务(18802)
- 财务管理(18753)
- 企业财务(17866)
- 机构
- 大学(404706)
- 学院(402654)
- 济(178040)
- 经济(174284)
- 研究(149969)
- 管理(145725)
- 理学(123317)
- 理学院(121771)
- 中国(119993)
- 管理学(119832)
- 管理学院(119066)
- 科学(88260)
- 京(87740)
- 财(82015)
- 所(77131)
- 农(70866)
- 研究所(69597)
- 中心(68873)
- 财经(64376)
- 江(62591)
- 经(58348)
- 业大(57420)
- 经济学(56813)
- 北京(56507)
- 农业(55322)
- 范(54262)
- 师范(53728)
- 院(53677)
- 经济学院(51065)
- 州(50184)
- 基金
- 项目(257749)
- 科学(202133)
- 研究(189162)
- 基金(186820)
- 家(163416)
- 国家(162045)
- 科学基金(137090)
- 社会(121712)
- 社会科(115454)
- 社会科学(115423)
- 省(99678)
- 基金项目(97801)
- 自然(86058)
- 教育(86043)
- 划(84210)
- 自然科(84007)
- 自然科学(83978)
- 自然科学基金(82511)
- 资助(77254)
- 编号(75112)
- 成果(62037)
- 发(60412)
- 重点(58856)
- 部(57806)
- 课题(53463)
- 创(53291)
- 国家社会(51317)
- 创新(50029)
- 教育部(49451)
- 科研(49291)
- 期刊
- 济(205811)
- 经济(205811)
- 研究(131196)
- 中国(88441)
- 农(65284)
- 财(63790)
- 学报(63343)
- 科学(58537)
- 融(55714)
- 金融(55714)
- 管理(53760)
- 大学(47989)
- 学学(45004)
- 教育(44205)
- 农业(43342)
- 经济研究(33950)
- 技术(33733)
- 财经(33149)
- 业经(30676)
- 经(28699)
- 问题(26890)
- 业(23870)
- 贸(23425)
- 国际(21411)
- 世界(20958)
- 技术经济(20592)
- 理论(18681)
- 版(18667)
- 统计(18590)
- 图书(18070)
共检索到638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杨 张宗新
金融加速器理论是关于金融市场通过信贷渠道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放大效应的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有三个重要的假设:资产负债表状况是企业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在经济衰退时期比其它时期对于企业支出更具解释力;金融加速器影响小企业的可能性大于大企业。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波及中国经济,金融加速器"小冲击、大波动"的特点在中国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中国经济自身的特点又对金融加速器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中国 次贷危机 存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蔚 马骏驰
笔者利用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研究了我国资产泡沫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净值、投资规模、资产泡沫为核心变量的系统;其次综合运用统计数据、计量工具和参考文献三种途径估计了模型的22个参数值;最后基于以上模型,分析了次贷危机前后我国经济的实际波动与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比不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波动更大;我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前后的波动特征符合超跌破裂方式的形态,即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小于价值;盯住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可以防止经济大幅波动,但是其应对危机时期的负向产出波动比应对泡沫时期的正向产出波动的能力要弱;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降低不利冲击的影响幅度,但是过度的投资刺激会加大经济的波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蔚 马骏驰
笔者利用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研究了我国资产泡沫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净值、投资规模、资产泡沫为核心变量的系统;其次综合运用统计数据、计量工具和参考文献三种途径估计了模型的22个参数值;最后基于以上模型,分析了次贷危机前后我国经济的实际波动与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比不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波动更大;我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前后的波动特征符合超跌破裂方式的形态,即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小于价值;盯住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可以防止经济大幅波动,但是其应对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刘淼
本文从金融加速器理论出发,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信贷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非线性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结果我们发现:在1990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中国存在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表现为对于相同特征的各种外生冲击,经济波动在信贷市场处于"紧缩"状态下的反应均明显强于信贷市场处于"放松"状态下的反应。另外,信贷冲击对于信贷市场状态变化的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货币冲击和价格冲击,最后是实际冲击。进一步的检验还表明:信贷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既是重要的波动源,同时也是波动的有力传导媒介,运用金融加速器理论有助于合理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轨迹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惠晓峰 杨川 刘斯旸
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给中国带来了严峻考验,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此次危机向我国金融体系蔓延?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传染具有波及效应、净传染效应、免疫效应与寄生效应;其中外债市场膨胀、通货膨胀压力与外贸依存度是导致金融危机国际传播的主要因素。在全球金融环境不容乐观的背景下,施行适度紧缩的利率政策与扩张的财政支出政策能有效抑制金融体系进一步恶化的进程。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传染 结构方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珂 徐湘瑜
本文主要研究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文章首先描述了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企业外部融资升水的基本模型。然后,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模拟、脉冲反应和二阶矩数据对比分析,考察了中国经济中的金融加速器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林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探讨次贷危机引发和扩散中的利率风险问题。主要结论是:从长期利率角度看,对房市的"松"货币政策从2001年降息一直持续到2005年6月;过低的长期利率会过度挤压金融机构放贷的长期收益,进而增大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高利率、强美元导致的大量外资流入与混合调息抵押初始低利率相结合,共同推动了高风险次贷的发放;在高息和房价下跌条件下,大量混合调息抵押集中进入初次利率重置期,导致次贷违约状况的急速恶化。次贷危机扩散中,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快速下降,但高风险的金融环境导致低利率对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刺激作用失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孙进 汪川
本文从信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角度分析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对于真实经济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显示,外部冲击会通过"金融加速器"渠道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而较大的冲击甚至会造成金融市场的融资中介功能的丧失。这样,企业部门的融资困境会使得投资和产出水平大幅缩减,从而出现经济衰退的局面。通过分析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包括1929年的"大危机"、1990~1991年的经济萧条和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本文进一步验证了"金融加速器"理论对历次经济危机的解释力,从而揭示了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和演进机制。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效应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万承刚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流动性过剩、绿色意识形态影响升级等多重压力之下,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可能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在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新形势,对外熟练运用WT0规则,推动国际合作;对内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出口为内销,不遗余力地扩大内需;同时抓住机遇实施海外并购,鼓励企业走出去,跨越贸易壁垒,利用税收手段引导产业升级,降低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让民众获得真正的实惠,从而提高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纵观人类的经济史,金融危机必然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剧烈波动甚至是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传统的周期理论却无法解释金融市场变化如何能够大幅度改变真实经济变量。伯南克等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为理解金融市场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本文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的思想源头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资产价格泡沫与产出波动、经济周期的非线性、非对称性特征以及信贷的超常增长与金融不稳定性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进行了透视。随着现代经济表现出愈来愈明显的金融经济周期特征,有必要高度关注金融加速器效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铁
本文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蓝本,对我国长三角、京津冀和西南经济区金融加速器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加速器的经济效应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且金融加速器对不同区域外生冲击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产业结构和资本效率则是金融加速器经济效应呈现区域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区域异质性 成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川 黎新 周镇峰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受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似;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对产出等其他变量,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信 周晴
从本轮次贷危机我们可以看出:"大而不倒"问题比危机之前显得更加严重,关于防止危机再次发生之前提条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系统性重要机构或"大而不倒"银行上面。文章认为,解决"大而不倒"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涉及资本金、流动性管理、对手方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目前,理论界对解决"大而不倒"问题是有分歧的。文章试图从多维视角对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琳华 柯翠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负债率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显著性。同时,通过期房预售实现滚动开发的筹资模式也增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非对称性。为缓和房地产景气周期进入下降通道时,金融加速器效应引发的产业衰退与宏观经济紧缩,除应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外,还需要转变开发模式和拓宽筹资渠道,降低房地产业负债水平及对银行资金的过度依赖。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房地产 周期波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颜晖 黄叶苨
通过考察各国经济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货币政策的效应可以用来作为判定一国经济是否走出危机或是否即将发生危机的判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经济的常规调控措施(如货币政策)失效或效应严重衰减,则该国经济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或仍未走出危机。本文以美国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危机期间,特别是在经济扩张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基本有效;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前兆期(2004~2007年),美国货币政策效应严重衰减乃至失效;从次贷危机发生至2009年6月期间,美国经济对美联储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不敏感,货币政策效应起伏变化,有时还表现为严重的"反效应"。研究认为,2009年6月前后次贷危机"毒素"基本释放...
关键词:
经济走势判据 货币政策效应 美国经济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