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9)
2023(16584)
2022(13051)
2021(11745)
2020(9874)
2019(22019)
2018(22031)
2017(42359)
2016(22917)
2015(25558)
2014(25426)
2013(24795)
2012(22466)
2011(20106)
2010(20498)
2009(19951)
2008(19307)
2007(17421)
2006(15725)
2005(14737)
作者
(62038)
(51732)
(51420)
(49150)
(33311)
(24403)
(23521)
(20002)
(19635)
(18479)
(17909)
(17491)
(16873)
(16580)
(16348)
(15910)
(15098)
(14984)
(14894)
(14774)
(13117)
(12664)
(12622)
(11940)
(11700)
(11697)
(11643)
(11466)
(10264)
(10062)
学科
(102546)
经济(102406)
(93095)
(84373)
企业(84373)
管理(82614)
方法(42923)
(35787)
业经(35217)
数学(34329)
数学方法(34058)
中国(32664)
(31395)
(28955)
金融(28953)
(28926)
(27654)
银行(27640)
(26647)
(24698)
财务(24658)
财务管理(24613)
企业财务(23440)
农业(22450)
(20626)
地方(20309)
技术(18944)
理论(18150)
体制(17637)
(17547)
机构
学院(322749)
大学(318769)
(141605)
经济(138925)
管理(128311)
理学(109192)
理学院(108176)
管理学(106831)
管理学院(106201)
研究(102349)
中国(88484)
(73380)
(65714)
财经(56484)
科学(55430)
(51399)
(51279)
(49386)
中心(49372)
(48538)
经济学(44810)
研究所(43527)
财经大学(41718)
业大(41237)
北京(41149)
(40519)
经济学院(40489)
(38279)
师范(37939)
农业(37233)
基金
项目(203887)
科学(163770)
研究(155881)
基金(150408)
(127627)
国家(126447)
科学基金(111514)
社会(103443)
社会科(98222)
社会科学(98199)
(79560)
基金项目(78842)
教育(71751)
自然(67879)
自然科(66363)
自然科学(66348)
自然科学基金(65256)
(64912)
编号(62788)
资助(60272)
成果(52087)
(46249)
(45592)
重点(45554)
(44689)
(44090)
国家社会(43728)
课题(43449)
创新(41880)
教育部(41181)
期刊
(163192)
经济(163192)
研究(101960)
中国(68686)
(61954)
管理(53919)
(48296)
金融(48296)
(46370)
学报(40881)
科学(40488)
教育(33873)
大学(33709)
学学(31707)
农业(30160)
财经(29888)
技术(29493)
业经(27716)
经济研究(25878)
(25715)
问题(21386)
(18033)
技术经济(17358)
(16639)
财会(16493)
现代(15946)
商业(15521)
世界(15359)
理论(15102)
会计(14991)
共检索到508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琦   钟夏洋  
分层制度是资本市场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化制度安排,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2016年开始实施的分层制度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法构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标,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分层制度能够显著驱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分层制度提高了新三板市场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了外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推动要素资源向创新层企业集聚,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此外,分层制度促进创新层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了多样性董事会功能,缓解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使企业调整经营战略,激发其数字化转型动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分层制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和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更为显著。本文验证了资本市场制度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不仅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相关启示,而且对理解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廷瑞  张昭  
借助中国金融新闻网高级检索,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方法构建金融监管强度指标,并采用2012~2019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探究金融监管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严监管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所收缩。由金融歧视引致的信贷资源错配,使得金融监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仅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中,而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宏观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监管与中小企业创新的关系中具有良性调节作用;而金融严监管会通过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最终对其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冲击。研究结论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晓玲  王婉濛  王光远  
基于13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匹配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标,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为企业创新提供动能。研究表明:第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驱动中小企业创新;第二,这种创新驱动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激励技术创新;第三,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在民营企业、内部治理质量较差公司表现更显著,呈现“扶持效应”;在创新层企业表现更显著,呈现“激励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王连峰  彭一  
新三板实施分层制度的实质是通过差异化的监管安排实现对不同风险企业分层管理,目的是筛选和培养一批优质创新层企业并以此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时至今日,分层制度已实施两年有余,是否有效促进创新层企业的发展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选取新三板6 668家公司2014年至2017年半年度数据,基于PSM-DID法以创新层企业为实验组从股票流动性、股票估值、增发融资、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等五个方面对分层制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层企业相比,分层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创新层企业股票的流动性、股票估值,但是其公司治理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与进入创新层之前相比下降了,公司绩效也没有明显的改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此外,分类研究表明:实体行业中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获益最大,但其融资困难、绩效低下的现实并无显著改善,而且激励了这些企业控股股东的代理人行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使创新层企业质量得到实质性改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莹翔  姜柯柯  张慧  
文章通过对分层制度提出的背景和具体分层标准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新三板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构建基于行业的修正Jones截面模型对新三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测度,实证发现分层制度对不同层的新三板企业盈余管理具有差异化影响:2016年处于基础层的企业不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而该年进入了创新层的企业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基础层企业;此外,通过对创新层企业在各项标准上的达标情况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明确了新三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伟波  王小华  温军  
本文通过多维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了在分层制度的三套不同标准下,新三板挂牌企业由基础层进入创新层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1)通过盈利标准进入创新层的股票,Amihud价格冲击指标和换手率分别提升了74. 1%和45. 1%,成长标准存在操纵报表进入创新层的情形,通过做市标准进入创新层的股票流动性未能得到显著提升。(2)做市商制度对分层制度的流动性提升效应不明显;相比于协议转让,做市转让的股票流动性更低,对于做市转让的股票,其流动性与做市商数量正相关。本文对新三板分层标准的逐步调整和做市商制度与分层制度的协调配合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延军  徐慢  
基于2014—2021年新三板中小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分层制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视角探讨分层制度对不同类型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新三板分层制度显著促进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融资约束在分层制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分层制度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中更加显著,且融资约束发挥中介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存在分段现象。文章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推进新三板改革进程、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5年地级市地方债数据与中国新三板企业数据,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会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融资缺口。经过检验,上述结论在地区层面同样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挤出效应对现金流较低、规模较小、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作用更显著;挤出效应仅存在于私营企业中;在市场化程度以及信贷配置效率较高的非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卫华  万迪昉  
基于2010~2013年新三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披露的研发数据,本文运用分层回归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R&D投入和R&D项目进展对债务融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高,公司负债水平越低,但是研发项目进展越顺利,则企业负债水平会提高,且研发项目进展能够负向调节研发投入强度与负债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研发项目进展越顺利,则研发投入对负债水平的负向影响越弱。因此,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研发项目进展,将降低研发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水平以缓解融资难的困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海燕  张信东  贺亚楠  
运用多期双重差分和动态分析模型,考察新三板企业转板行为对其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转板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且在转板后两年内促进效果明显。机制研究发现,转板通过增强外部监督和吸引创新人才促进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转板对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促进效果明显;对于两权合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转板有利于促进其创新投资,而对于非两权合一和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转板对其创新产出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板并不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也不会加剧管理者短视,已有IPO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并不适用于转板情境。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评估新三板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市场培育功能,为市场监管者通过转板制度安排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实践证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苗苗  
"升级式"分层制度的核心是以上带下,即使用有限资源打造一个新三板的"精品层",使其交易效率能够媲美交易所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自2012年成立以来就被寄予厚望,近年来发展较快,市场规模、挂牌公司数量、发行次数和融资金额分别由2012年底的336.1亿元、200家、24次和8.59亿元增至2016年9月底的35430.21亿元、9122家、2033次和875.66亿元,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市场不断扩围的同时,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活跃度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莉莉  李湘晋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吸纳全国10000多家中小型企业,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平台。为了更好地管理较大规模的挂牌企业,新三板分层制度应运而生。选取新三板2017年末挂牌的6575家企业作为样本,利用DEA模型计算融资效率,并通过PSM方法比较分层制度背景下不同层级的融资效率,以及不同层级中选择不同股票交易方式的融资效率,为分层制度功效提供客观评价。结果发现,创新层中企业的融资效率普遍高于基础层中企业的融资效率;在创新层中,企业选择做市转让交易方式并不会显著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在基础层中,企业选择非做市转让交易方式的融资效率比选择做市转让交易方式的融资效率高。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在不同层级中实行差异化的制度安排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崇博  刘冲  邹腾辉  
为从根本上改善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满足挂牌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新三板分层制度于2016年6月27日正式实施。本文以新三板引入分层制度为研究契机,结合2016-2017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数据,利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企业进入创新层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交易笔数、交易金额、交易数量、换手率等多个维度看,企业进入创新层之后,股票流动性出现显著提升。渠道分析表明,分层制度通过信息渠道而非公司治理渠道影响股票的流动性。市值小、成立时长短、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在进入创新层分层后,由于信息披露的完善和信号传递作用的增强,其企业流动性提升相比市值大、成立市场长、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更加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方军雄  向晓曦  
如何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证券市场永恒的话题。本文通过考察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和主板共100家上市公司3年的信息披露质量评级结果,研究了外部监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外部监管显著改善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此外,外部监管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幅度受到公司所处地区环境的影响,外部监管对信息披露的改善作用在欠发达地区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