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3)
- 2023(15854)
- 2022(13224)
- 2021(12020)
- 2020(9759)
- 2019(22019)
- 2018(21662)
- 2017(41117)
- 2016(22013)
- 2015(24702)
- 2014(25092)
- 2013(24506)
- 2012(23143)
- 2011(21197)
- 2010(22047)
- 2009(21147)
- 2008(20223)
- 2007(18636)
- 2006(17064)
- 2005(16078)
- 学科
- 济(107573)
- 经济(107384)
- 管理(66370)
- 业(62922)
- 企(52186)
- 企业(52186)
- 中国(36487)
- 方法(34200)
- 地方(29431)
- 融(28933)
- 金融(28929)
- 农(27676)
- 银(27567)
- 银行(27548)
- 财(27280)
- 数学(26770)
- 业经(26739)
- 行(26687)
- 数学方法(26495)
- 制(25331)
- 学(20265)
- 农业(19307)
- 理论(19022)
- 体(17033)
- 地方经济(16445)
- 务(16410)
- 财务(16356)
- 财务管理(16314)
- 和(16146)
- 贸(15980)
- 机构
- 学院(321300)
- 大学(319460)
- 济(141704)
- 经济(138633)
- 管理(116196)
- 研究(114192)
- 理学(96961)
- 理学院(95845)
- 管理学(94339)
- 管理学院(93743)
- 中国(93327)
- 财(70809)
- 京(68462)
- 科学(63910)
- 所(57415)
- 财经(53858)
- 中心(52797)
- 江(52164)
- 研究所(50587)
- 经(48471)
- 农(46856)
- 经济学(45323)
- 北京(44246)
- 范(43772)
- 师范(43371)
- 州(41875)
- 院(40817)
- 经济学院(40248)
- 业大(39727)
- 财经大学(39546)
- 基金
- 项目(195003)
- 科学(154021)
- 研究(150009)
- 基金(139798)
- 家(119032)
- 国家(117904)
- 科学基金(101402)
- 社会(98959)
- 社会科(93020)
- 社会科学(92996)
- 省(77063)
- 基金项目(72525)
- 教育(69064)
- 划(63216)
- 编号(61684)
- 自然(59814)
- 自然科(58378)
- 自然科学(58368)
- 自然科学基金(57355)
- 资助(56906)
- 成果(52657)
- 发(46982)
- 课题(44560)
- 重点(44535)
- 部(43350)
- 国家社会(40839)
- 制(40776)
- 创(40672)
- 性(39461)
- 发展(38670)
- 期刊
- 济(177097)
- 经济(177097)
- 研究(109006)
- 中国(76446)
- 财(57007)
- 管理(47697)
- 融(46388)
- 金融(46388)
- 农(45438)
- 学报(43768)
- 科学(42096)
- 教育(40809)
- 大学(34954)
- 学学(32434)
- 农业(29412)
- 技术(29169)
- 财经(28666)
- 经济研究(28227)
- 业经(27271)
- 经(24845)
- 问题(22124)
- 贸(17141)
- 技术经济(16498)
- 世界(15992)
- 国际(15432)
- 理论(15119)
- 图书(15036)
- 现代(15010)
- 商业(14833)
- 坛(14425)
共检索到529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秋起 刘春梅
迄今为止,关于金融制度差异与演进的较成熟的理论包括金融发展的“结构”理论和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前者强调法律渊源、法律传统是金融制度差异的核心影响因素;后者洞察了金融制度的内生性质、利益集团的组织能力对金融制度差异与演进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与引申,旨在创造性综合出一种金融制度差异或变迁的社会经济动力学理论,以期能够对金融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惠卿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性质、特征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邹惠卿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是一门正在创建中的新兴学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问题,是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始终的主题。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社会动力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组合,客观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英 范炳全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技等的综合系统,它具有结构复杂、动态时变等特征,且系统中流的反馈关系基本上都表现为非线性关系,不能进行简单的线性化处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系统动力学在处理行为随时间变化等系统问题方面的研究优势,通过VEN SIM仿真,以上海宝山区域为例,建立宝山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下简称宝山SD模型),对区域发展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探讨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观察区域不同发展模式的特征因子,并对政策的导向性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实现“政策实验室”的功能,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上海宝山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冷冰 周盛武
发展合作金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人民银行江苏分行金研所冷冰,周盛武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合作金融事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丰富多样的形式、有效的服务手段同其他金融组织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世纪初,随着合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杰 魏海丽
信托具有财产独立、风险隔离、产权分离及权益重构等特有制度设置,这种制度安排不仅在财产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由其本源制度内涵演生出来的金融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主要结合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实践,探索信托支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信托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托制度 信托金融 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志耕 刘安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秋起 刘春梅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度,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从中央政府理性行为介入的分析视角,可以构建一个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框架。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以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为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并可以在这一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展望国有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作者认为,目前我国远期外汇市场难以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因此,要创造真正的远期外汇市场,就必须首先进行产权改革,将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造成真正拥有独立财产的产权主体,并创造众多的所有者及市场主体。
关键词:
产权改革 浮动汇率制度 远期外汇市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比较分析国际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思考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历程,剖析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与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灵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代行财政职能。出现了诸多问题。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如何有效地配合使用,是今后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二者如果配合适当,就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金融 金融杠杆 财政杠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寿涛 鞠新瑞
对金融部门和金融资本的运行机制与内在矛盾进行深度分析是正确理解当代金融危机的基础,伊斯梅尔·侯赛因—扎德提出的以金融资本积累动力学为内核的金融危机理论在此方面有独特贡献。他从历史和理论双重维度确证金融部门独立化的事实,以此为基础,提出金融资本动态积累理论,强调金融资本积累根源于生产资本积累趋势的内在矛盾,是这一内在根本性矛盾的历史转化形式。金融资本动态积累理论揭示出金融资本在金融部门内部系统性自我膨胀的运行机制及其界限。以此为内核,他给出解释当代金融危机的新框架,即“金融部门独立化——金融资本的动态积累(金融资本过度积累)——金融危机——长期性经济衰退”。这一解释框架将以生产资本积累内在矛盾为核心的经济危机理论拓展到以金融资本积累动力学为核心的金融危机理论,实现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时代发展。他的理论对中国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有重要启示,一方面要规制和疏导金融部门独立化的倾向;另一方面要防范国际金融资本收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彩霞 冉茂盛 廖成林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因果反馈特点,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了符合我国发展情况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反馈 区域社会经济系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霄枭 项晓敏 金晓斌 周寅康
研究目的:系统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对整治区域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方法:从资金投入产出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土地利用子系统和社会影响子系统入手,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湖南省长沙县典型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冲突。研究结论:土地整治项目在拉动区域国民经济和维持区域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有效反映这些社会经济影响的系统性、复杂性、反馈性、长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并为土地整治政策调控、宏观决策和空间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