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2)
- 2023(15149)
- 2022(12913)
- 2021(12216)
- 2020(10151)
- 2019(23275)
- 2018(22901)
- 2017(44421)
- 2016(23490)
- 2015(26199)
- 2014(25995)
- 2013(25729)
- 2012(23419)
- 2011(20936)
- 2010(21234)
- 2009(19970)
- 2008(18424)
- 2007(16288)
- 2006(14362)
- 2005(12725)
- 学科
- 济(88972)
- 经济(88856)
- 管理(75151)
- 业(73520)
- 企(63180)
- 企业(63180)
- 方法(40016)
- 数学(33928)
- 数学方法(33525)
- 中国(29829)
- 融(27613)
- 金融(27612)
- 财(26801)
- 银(26348)
- 银行(26316)
- 行(25340)
- 农(24990)
- 业经(22446)
- 制(20459)
- 技术(20270)
- 地方(19688)
- 学(18178)
- 务(17984)
- 财务(17916)
- 财务管理(17879)
- 农业(17167)
- 理论(17079)
- 企业财务(17063)
- 贸(16540)
- 贸易(16524)
- 机构
- 学院(326060)
- 大学(325813)
- 管理(133977)
- 济(130699)
- 经济(127783)
- 理学(115619)
- 理学院(114439)
- 管理学(112691)
- 管理学院(112097)
- 研究(103366)
- 中国(84415)
- 京(68393)
- 财(62258)
- 科学(61665)
- 所(50091)
- 财经(49804)
- 中心(49420)
- 江(47271)
- 农(46457)
- 业大(45297)
- 研究所(45195)
- 经(45170)
- 北京(43523)
- 范(42275)
- 师范(41964)
- 州(39572)
- 经济学(39037)
- 院(37712)
- 财经大学(37188)
- 商学(35961)
- 基金
- 项目(221206)
- 科学(175246)
- 研究(166519)
- 基金(160371)
- 家(137443)
- 国家(136184)
- 科学基金(118810)
- 社会(105456)
- 社会科(99972)
- 社会科学(99946)
- 省(87030)
- 基金项目(85652)
- 自然(76067)
- 教育(76028)
- 自然科(74292)
- 自然科学(74277)
- 自然科学基金(72950)
- 划(71979)
- 编号(68697)
- 资助(64938)
- 成果(55534)
- 创(49834)
- 部(48672)
- 重点(48535)
- 发(46789)
- 课题(46678)
- 创新(45736)
- 项目编号(43073)
- 国家社会(42683)
- 教育部(42536)
- 期刊
- 济(144549)
- 经济(144549)
- 研究(99598)
- 中国(63336)
- 管理(49989)
- 财(47381)
- 学报(45692)
- 科学(43482)
- 农(42306)
- 融(41835)
- 金融(41835)
- 教育(38066)
- 大学(35469)
- 学学(33140)
- 农业(28555)
- 技术(27965)
- 业经(24942)
- 财经(24135)
- 经济研究(22700)
- 经(20570)
- 问题(18216)
- 图书(17201)
- 理论(17190)
- 科技(16750)
- 技术经济(16330)
- 实践(15741)
- 践(15741)
- 商业(15362)
- 现代(14976)
- 业(14583)
共检索到484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涛
在金融创新加速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结构套利、透明度套利以及对监管的"竞次"博弈等行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认识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个体利益、影响公平交易,而且还会威胁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文章研究了金融创新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大伟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国柱
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征信制度保护缺陷日益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尚需时日,征信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缺乏、保护乏力,信息采集、信息共享缺少规范等。为此,需要构建征信业法律规范合理的效力体系,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程;加快构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夯实金融消费者主体权益信息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征信数据质量,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等权益;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救济权,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
征信管理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征信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民源
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产品与服务日益丰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逐步凸显。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设立了专门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要求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把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重要监管目标,放在突出地位。福建银行业监管部门紧紧围绕银监会的工作部署,立足福建实际,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缺失是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重大缺陷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相关立法和制度构建也在强化之中。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以界定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定义及其基本权利为逻辑起点,明确立法思路和保护路径,努力构建适应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格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立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开禹
金融服务产品提供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日益频繁,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建设和谐的金融经营环境、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发展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先进经验,对构建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框架和基本路径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金融服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冼宇航 朱伟彬
本文指出了我国金融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参照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从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地位、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与改进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下称"晋中中支")探索建立了金融消费者维权中心和金融服务维权网络,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践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法对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杰 李杰
从2010年起,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及其辖内的7个县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活动,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试点开展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紧围绕人民银行履职能力建设要求,坚持服务"民生金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思路,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原则,在前期广泛调研、多方协调、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5月份开始在江西省辖内试点开展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倩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数字金融服务竞相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民许 杨奕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服务领域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成为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无法回避的内容。修订工作应充分考虑这种制度需求,在立法宗旨完善、消费者概念界定、保护范围扩展、政府责任强化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则,促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修订 金融消费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